案例2:独立店面和进卖场两种方式,双轨并行
作为一个以销售橱柜为主的建材商,开设厨房用品独立店,既不进大卖场,也不进国美、苏宁,未来的命运会如何?其实,商家也并无担忧。以张开一来说,把厨房电器开在一个全新的市场——集丰大厨房也只是“试探”市场,这种处于 家居 与家电之间的新行业是否会受到 家居 卖场和家电卖场的双重夹击?在新市场是否有与之相匹配的市场环境?这些都有待实践证明。但是,张开一说:“我愿意冒这个险。市场竞争势必要求商家战略创新,在此之前就已经预计到这种风险,以开独立店为主,不进 家居 卖场、不进家电卖场,相对减少成本。”
这既是一招险棋,也是一步稳棋。不进卖场,成本当然少一些,但同时有不能依靠卖场的强大人气提升销售。不过,张开一有自己的看法。电器产品的销售渠道太单一,完全依靠进家电卖场来生存,甚至还有许多橱柜品牌进不了卖场。与众多建材商家一样,橱柜商也主要借力于 家居 建材卖场的势,如果厂家仅仅开发橱柜产品,那么当竞争激烈到一定程度后,橱柜商家的命运跟电器商家一样,进不了卖场,命运多舛。“商家要两条腿走路,不能让卖场通吃。一部分产品进卖场,还有一部分开独立店,‘双轨制’并行发展,与卖场在一个公平的平台上对话。”他说,这不是跟卖场叫板,只是竞争使然,没有充分的准备,当市场整合到一定阶段,那些产品单一、渠道单一的商家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因为有北京成功经验在前,加上昆明目前厨房家电还处于空白区域,张开一对未来较为看好。北京某 家居 卖场对面,欧派开留一个3000多平米的厨房电器卖场,市场反响很好,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试点。张开一其实已有打算,在时机成熟后,也在昆明开一个2000平米左右销售橱柜、衣柜、卫浴、套装门、墙纸、厨房电器全套产品的集成店。
为此他采取的策略是“由农村包围城市”,先从四、五级县市做起,再逐步打进昆明,而昆明则先以一个体量不太大、80平米的店面开始试点。
趋势:“大厨电”,未来厨房全套配齐
这样看来,电器行业中厨房电器尤其容易被蚕食。据调查,一些品牌实力较强的橱柜企业已渐渐开始侵入家电行业,很多做家电的企业也不得不将产品涉足到橱柜行业,这两种模式都将对 家居 卖场甚至是家电行业都产生一定牵制作用。如海尔家电在多个建材市场均设有店面,以及在建立了众多独立门市,知名电器品牌也开始走终端,而不仅仅走进家电卖场。而一些橱柜品牌,也开设了多个独立门店,或者与电器品牌合作兜售,意图丰富产品类别,在橱柜行业和电器行业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大厨电”是行业人士对厨房电器行业未来趋势的看法。“大厨电”是指将厨房中能配齐的产品全套配齐的销售模式,橱柜、净水机、冷水机、碗柜、锅灶等等,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某一类别产品不好卖的时候,还可以依靠其他类别产品保证销量,容易养活商家。
据透露,由于橱柜行业发展时间较长,而厨房电器市场才刚刚开始,因此后者的利润空间往往比橱柜还高。不过,厂家有生产能力、经销商有足够实力才能使产品多元化、渠道拓展多元化成为可能,配套齐全,否则也不能和卖场叫板。
业内人士预计,橱柜行业未来还是要走品牌化道路,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变小。目前,少数建材商家尤其是橱柜商家已经开始意识到产品需要多元化,进而渗透蚕食厨房电器行业,谁先在这一相对空白的区域占领一席之地,势必在企业面临竞争时多了一个砝码。
观点:装饰公司、建材商代销部分家电,为完善服务
弘佳装饰总经理旷成东说,这种现象在装饰行业也并不鲜见。一些装饰公司在设计及代理建材的过程中,也会代销部分小家电,这些家电仅限于小型电器如洗碗柜、油烟机、热水器等产品,此外还有净水设备、厨房用品等,而大件产品如彩电、冰箱则很少涉足。
他认为,在做这些产品的代销时,目的是为了方便客户,做好配套服务,并不是想从中赚取多大利润。作为整体 家装 的代表们,配套服务越是完善,越是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省去了消费者许多麻烦。但同时他认为,这种小件电器的代销代售并不至于影响现有的行业模式,要想涉足到家电行业并有所成并非易事,毕竟专业的事还得由专业公司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