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相关人士透露,空气能能效标准有望于上半年推出实施。业内人士认为,该标准实施后,有望淘汰掉两成左右的落后产能,先进产能则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据相关人士透露,空气能能效标准有望于上半年推出实施。业内人士认为,该标准实施后,有望淘汰掉两成左右的落后产能,先进产能则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空气能 顾名思义,就是吸收空气中的热能,其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耗电量是同等容量电热水器的1/4,燃气热水器的1/3,煤气热水器的1/6,燃油热水器的1/4,普通太阳能的2/3,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损耗率。由于机组在环境温度下降时制热量衰减很少,能充分保证机组在低温环境温度下的制热效果。目前,空气能被认为是解决南方供暖问题的首选方案。
现在国内空气能热水器进入战国时代。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院长马德军表示,自哥本哈根会议后,低碳成为全球关键词,节能环保产品成为市场新宠。在被称为 第四代 热水器的空气能热水器,因节能环保继锅炉、电热、燃气和太阳能之后成为市场热点。
来自中国空气源热泵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去年整个空气能热水器行业销售接近20亿元。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内空气能热水器基本上每年都保持着150%-200%的增长率,今年预计市场销售总量会超过50万台。
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从去年开始,政府在节能惠民工程上加码,增加了多种节能产品,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空气能热水器,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中享受补贴额度最高,单台补贴高达600元,高于其他热水器,也因此有 明星产品 的称号。
然而,空气能热水器发展一直受到能效标准欠缺的困扰在工信部开展 能效之星 产品评价工作中,空气能热水器就因能效标准未出台未能入围。
我国第一台空气能热水器于2000年研制成功,2004年走向市场。而在2008年《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家用和类似用途热泵热水器》产品标准就已经相继颁布。此后虽然空气能热水器的能效等级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酝酿已久,但标准始终未能出台。
业内人士指出,空气能热水器迟迟未能出台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行业内企业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 空气能行业整个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参差不齐,全国范围内来看,生产空气能热水器的厂家有四五百家左右,但是真正具有研发能力的,保守估计不超过50家。 武汉朗肯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空气能热泵研发的相关国家标准已经颁布,但是目前市场上不少技术水平差的设备生产厂家鱼目混珠,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进而对能效标准的制定产生不利影响。
价格过高
中科院能源所教授李凡算了 一笔账 ,将1吨水从平均温度15℃加热至55℃为例,电价标准统取值0.62元/千瓦时(度),电热水器所需费用是30.5元,然而空气能热水器只需7.22元,也就是说,空气能热水器所耗费的电量只是电热水器的1/4。 空气能不向外界释放任何废气、废水、废渣,是一种理想的绿色技术。 赵克如是说。
然而,与低至数百元的燃气热水器以及千元左右的电热水器相比,空气能热水器动辄数千元的价格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空气源热泵里有压缩机,相对于其他单一的热水器型号,采购成本就较高。再加上很多时候空气能热水器对于家庭用户来说一年也就省1000-2000元,这个数目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吸引力不大。
赵克指出,空气能热水器的节能优势在商用场合更加明显。 像大学、工厂、医院、宾馆这些地方用水量比较大,这个时候,如果能采用空气能热水器,那么节能效果以及相应的经济收益,那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是降低了经济成本,另一方面也节省了管理成本。因为空气能热水器大多是自动的,不用像以前那样需要请专门人员值班管理了。
北上 难题待解
中科院能源所相关专家曾介绍,目前国内空气能热水器在低温状况下技术还不稳定,这制约了整个行业的扩张。在-20℃的严寒当中,热泵热水器还能正常运转,还能用上高达65℃的热水,这几乎是北方老百姓的奢望与梦想,也是热泵行业视为临界状态突破的尖端技术。
这也是空气能热水器生产厂家和市场集中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一个原因。 马德军介绍说,从国内空气能热水器生产版图来看,生产厂家集中在珠三角的佛山、东莞、深圳和珠海以及长三角的杭州、宁波地区。而消费市场上,广东、福建、浙江为第一集团军;湖南、云南、广西、江西为第二集团军;江苏、安徽、湖北、贵州、四川、海南为第三集团军。北方市场目前基本处于 空白 状态。
合同能源管理是未来方向
空气能行业目前不少企业为了竞争打价格战,形成了一种恶性竞争的态势,急需扭转。 业内专家表示,未来空气能行业的发展,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热泵技术应朝多元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要提升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尽可能使得热泵在用途上更加广泛,既能供热,又能制冷,还能提供洗澡用热水,这样就自然拉宽了行业的宽度。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更愿意倾向于选择空气能相关产品。
另外,要借助合同能源管理打造空气能在整个节能环保行业中的地位。目前来看,在国家层面上,空气能还没有获得像其他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的优惠待遇,因此需要借助合同能源管理这一形式进一步打造空气能的 品牌效应 。同时借助合同能源管理,社会单位更容易认可空气能。通过提供一整套的节能服务和改造比单纯销售节能产品往往更受用户的欢迎,但这也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