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圣母颂》的音乐开始响起,原本有些激动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
这是一场业余的交响乐演奏,参与者有学生、白领以及从外地赶回来的生意人。他们没有制服,穿着西装、夹克衫、黑色呢子大衣,拥挤着站在上海市胶州路“重庆小天鹅”火锅店门口的4条台阶上。
演出地点,距离11月15日失火的上海静安教师公寓有300米远,隔着3条路口。这一天是11月21日,死者的“头七”,天先是阴着,后来下起雨,可前来献花的人挤满了胶州路。在这场近10万人参与的自发哀悼中,演出只持续了半个小时,《圣母颂》只响了几分钟,听众也仅有几百人。但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平民演奏者们希望,他们的音乐能让逝者“回到家的感觉更好”。
这是一首安魂的音乐
演出是在11时15分正式开始的,比预定时间晚了一会儿。越南人童光荣担任指挥,乐器只有很少几样,面前的谱架只有三四个,贝司、打击乐和管乐乐器太大,根本没有带到现场。
乐团负责人曹小夏原本希望在失火的大楼底下进行演奏,但因为前来拜祭的人太多,他们未能如愿。现场执勤的警察看到他们拿着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圆号等乐器,还挂起了横幅,便走上前来要求他们赶紧散去。
但曹小夏觉得,“听我们的音乐,大家哀思的情绪会好一些,甚至可以缓冲一下部分群众的悲愤”。经过一番协商未果后,她决定,乐团还是留在现场。
看到警察阻拦,围观者中有人激动地喊起来。曹小夏连忙站出来打圆场,希望大家不要吵,因为“我们仅仅是表达哀思,一吵就影响哀思”。
另一名年龄较大的乐团成员则在演出开始前,希望人们不要鼓掌,一起安静地听音乐。结果,曹小夏发现,第一声提琴响起之后,激动的人群迅速安静下来,只听得见音乐。一个乐团成员回忆,这“是一场没有掌声的演奏”。
《圣母颂》是乐团成员选定的第一首乐曲,因为“这是一首安魂的音乐”。他们想用它来告慰那些“可能正在回家”的灵魂。为了与现场气氛一致,他们特地把《圣母颂》改为弦乐,以便更好地起到“安魂、平抚和告慰的作用”。
这首乐曲对曹小夏自己,也有宽慰作用。从11月15日的下午4点多开始,罪恶感便在她心里挥之不去。
当时,她刚刚接完一个朋友的电话,得知胶州路那栋失火的大楼里住着人,并且有人遇难。而两个小时前,她乘车送另一位朋友去机场,曾路过大楼附近,看见了大楼上冒着黑烟,火苗像一条龙一样往上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