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两会”还在开着,季节的春天已然到来,但中国的家具行业似乎无法“淡定”地走进“春天里”。进入后经济危机时代,来自市场面和政策面的双重“挤压”,正在使家具企业集体苦恼:一方面是需求尚未回暖,却伴之以通胀的跑步来临,一方面是货币政策转向紧缩,还伴之以楼市的持续打压,市场前景殊难料断。莫非,喊了多年的“行业洗牌”,这次真的“狼来了”?
倘若真的“狼来了”,谁会成为第一批被清洗出局的输家?谁又会在规则的重构中,掌控更大话语权、网罗更多资源、占据更大版图,成为市场重新洗牌的大赢家?
因此时下,探寻成功者的“制胜之道”,似乎比追索市场的一个个坏消息来得更切实际、更合时宜些。纵观家具行业之现状,毫无疑问,倘若“狼”真的来了,三种类型的企业下场会迥然不同:那些只图一时酣畅,谁的产品好卖、哪一类产品好卖就“仿”谁,没有价值追求和目标信念,只注重“术”层面的投机与取巧的企业,一定会倒在第一梯队并不被任何人同情;那些不但在“术”层面能灵活机变,而且在产品模式、营销模式、团队模式等“法”的层面有所建树的,一定可以走得更远,但不排除有些也会倒在第二、第三梯队里而令人惋惜;只有那些既懂“术”和“法”,同时更懂得“道”,具备“谋定大局”的能力,能够掌握行业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以大境界、大智慧顺应和掌控局势者,才能在市场的洗礼中强者恒强、淡定从容并一路笑到最后。
一个客观的评价是:中国家具企业数以万计的庞大数量成就了家具“世界工厂”,成就了家具“第一输出国”。但毫不客气地说,全国多如牛毛的企业中,好“术”者或占去五成有余,擅“法”者不足三成,擅“法”而又得“道”者,更是不足两成了。因此,全行业在走过由小到大的历史阶段后,必须走上由大到强、由乱而治的新里程。锁定行业内一批标杆式的企业楷模,大力发掘和推崇一些成功企业的“制胜之道”,成为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说到此,不由得想起一个名字、一家企业,那就是联邦。从当初一张“联邦椅”的名动江湖,到如今在理念、战略、技术、市场规模、商业模式都为同行所津津乐道的领军式企业,其一贯硬朗有序的“制胜之道”,值得同行一一窥探。
联邦产品之道:关注生活,设计生活
众所周知,当今美国是全球最擅长培育大众消费品强势企业和品牌的国家。而有国内知名企业战略专家研究对比中美大企业竞争力后发现,美国著名消费品牌的成功,不在于中国人所习惯理解的宏大战略设计,反而在于回归到消费者需求的根本。这个最朴实的原理,在一个浮躁的时代里,却是企业最难以坚守的经营理念。
幸运的是,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联邦,从一开始就力求摆脱家具“低端”和“复制”的诱惑,回归消费本源,追求原创设计,打造自主品牌,并一直坚守至今。这一点,是行业公认的。与其说一张实木“联邦椅”成就了联邦的起飞,倒不如说联邦的创业者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个正确的起飞姿势和正确的起飞原点。这个正确的起飞姿势就叫做“原创设计”,而正确的起飞原点就是“生活”。其实早在“联邦椅”之前,联邦就凭清凉的“藤椅”产品闻名乡里了。而那,也是成功于对生活的关注和对需求的体贴,解决了南方天气居家闷热的大问题。
一张沙发,若单从沙发这个物的概念和表象来考虑,再有创造力的人也只能做出材质不同、装饰繁简之分。但若从人体坐的方式、坐的形态入手,从居住方式、背景和人文环境方面去研究,那就会产生很多思路了。从风靡大江南北的“联邦椅”诞生那刻开始,联邦人似乎已经找到了产品成功之道,那就是坚持原创,而且清醒地认识到:家具原创绝不是简单的一种物的设计,而是“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应当说,联邦是国内最早读懂“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这句话的少数家具企业之一。
历经一代又一代的产品更替、一次又一次的市场洗礼,如今的联邦产品研发,早已走过了单一产品系列、单一生活风格的设计阶段,而全面走向了设计市场、设计价格、设计消费群体、设计消费文化、设计多姿多彩居家生活方式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