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装家居网
沈阳 上海 南京 广州 深圳 长春 哈尔滨 大连 天津 更多分站洽谈中
   设为首页  居家生活  联系我们  商 城
  
 
 
尊敬的用户:{#LoginUser},欢迎您的到来! 点击进入会员空间
中国家装家居网
行业资讯 - 装修专区 - 设计师 - 商城 - BBS

“2010年中国室内设计周”新闻发布会暨设计·艺术·生活深度对话
发布时间:2010-7-2 11:56:32   来源:家装家居网   编辑:中国家装家居网

  杨冬江:我觉得李老师回国以后可能遇到很多问题,但是我觉得有点过于消极,因为评委,我今天说一个问题,说评委不公布,确实不能公布,像我们经常参加一些评审,就是不公布,像头一天公布,当天去,都有人会打电话给你。像下周就有一个地铁评标让我去,还没公布这个电话就接二连三来了,实际有时候也并不能说是主办方或者说招标公司它做的不好,他也在一点点努力。

  李文军:我说一次,两次,你作为建筑师或者设计师碰到这个,很受打击,我费这一个月时间,我把我的创意都给想出来,然后做出来,然后我去投这个标,最后石沉大海,如果说哪怕给一个公平的答案,就是你不是这个资格,你就是最差的,那大家都看着,这个也无话可说,我觉得很公平,很公正,我就是最差的,但是如果说最后你交上去以后什么信没有,或者说交上去以后没有变成入围的,但是实施方案是你的方案,这个时候你受的打击我估计可能就是说不想在国内再投标了。

  梁建国:我觉得蛮有意思,我觉得我们还是回到生活,我觉得设计师,其实你就是这个社会或者这个宇宙中间一员。

  主持人:其实李先生代表了一批从西方回来非常有专业影响的心声。

  王中:就这个问题其实都一样,在国外也一样,你不得不承认,比如国外很多的城市它的工艺要做,只限于本州的艺术家。像悉尼歌剧院评审团都评完了,最后来一个评委会主席不满意,把你们以前淘汰的都看一看,最后做的这个东西,我认为这个东西好,就拿出来,最后就实施了。因为艺术的东西我觉得它的判断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中国其实不是这个判断东西,他谈的是我们运转机制确实有问题,这个差距如果不补上的话,会影响我们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实我想梁老师谈的跟这位先生谈的其实不矛盾。黑暗都会有,永远不是说西方是明亮的,不是那么回事。

  主持人:台下有没有问题,可以互动的。

  李文军:我们虽然在国外投标,但是我们国内拿到的项目也是国内甲方委托的。

  主持人:没有问题的话,我想今天差不多就结束我们的对话。

  杨冬江:因为在座的有很多媒体的朋友,我呼吁中国实际现在最缺少的是设计批评,其实这种设计批评就是说媒体应当有一个很好的一个价值观跟判断力,现在整个的行业的发展,我觉得需要很多东西通过媒体的力量,通过媒体的判断去引导大家向前发展。

  记者:我是来自于经济管理学院的,今天过来学习一下,因为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上面谈话设计,艺术,生活,这个对,现在人们都追求物质生活,很实在的东西,人的精神上很缺乏,但是我想艺术这个东西也建设在物质基础上,但是如何能更好地生活,就是现在很多人很迷茫。所以我想请教在座的设计师,就是说如何更好的生活?

  梁建国:其实我觉得你挺幸运的,就是你遇上一个最好的时代,现在开始精神第一了,物质第二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也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为什么呢?其实大家未来的社会,未来的需求,因为中国经济发展是全世界最快的,大家东西都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有了,接下来就是想看美女了,就是看的东西美一些,周围一切都会越来越好,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时候,不管你学经济还是学什么,最主要是有得看,就是你要置身于里面生活,要去体验,就是学会怎么生活。我觉得这个是一个给我们未来的想去活的开心一点的人的挑战,就是要用心跟这个社会,跟这个自然交流,我觉得这个是最主要的。谢谢。

  王中:我就这个话题说几句,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让我一下想到一个什么呢?就是中国的教育问题,因为什么呢,中国人习惯于什么事都会有一个标准去做,比如说什么是更好的生活?我相信一百个人他是有一百个不同的更好的生活,它一定是不同的。比如我说欧洲和美国,我们说最好的一些中等教育,还不说高等教育,它的三大法宝:第一,就是独立的批判精神,创作,独立思辨能力培养;第二,演讲,交流能力;第三合作,就是把独立的批判精神放在首位的。这点就可以看到,中国人现在为什么整个社会富裕了,但是反而我们的幸福指数其实比八十年代初要下降了,就是因为大家都觉得他买好汽车,他那儿有三套房子,那就是好生活,是这样。我觉得其实我们不妨看一看,比方说我在法国,可能这个人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大师级的人物,大家他的邻居根本不知道,他觉得他跟我没什么区别。其实每个人他应该找到自己的一个价值标准,我觉得更好的生活其实没有什么一定的。所以我说其实真正好的生活是让每个人更完善,就像我们现在教学里头也在谈的,你说我们平常判断学生作业,你说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我觉得那是不正确的,我在说我们学生,你读四年也好,五年也好,我只告诉你一个判断标准,这就够了,作为一个人他如果能够走向成熟,这就很好。

  杨冬江:什么是好的生活,我觉得跟每个人状态有关。像我个人来讲,我一会儿觉得我生活挺好,一会儿觉得我生活特别不好,我想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个过程,这个状态,就是放平心态。我觉得这个问题自己觉得好就行了,而且物质跟精神我觉得两个都需要,因为生活中我们也接触过很多平凡的人也好,或者有一点成就的人也好,我觉得人都差不多,想法各个方面,因为他的身份不同,角度不同,我说真话的话,我觉得人的追求都一样,当然我不能讲太多,我觉得大家都是人,都一样。我觉得作为设计师也一样,我们放平心态,还是看自己的一个成长的发展的进程来看。所以我刚才讲,设计师我觉得专业的设计师应当现阶段应当是增加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像一些设计师做的很好了,但是他对一些古典的现代的不是很了解,你能说他的作品不好,很多人喜欢。很多院校人讲起来头头是道,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又让他走下神坛。另外我还讲了媒体朋友也要自己的追求,有一定的批判精神,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引导。

  记者:我是中华建筑报的。以前中装协和室内装饰协会我有时候分不清,还有点矛盾,现在和谐社会了,我们那次马总讲话我们都报道了,这次我们也会报道的,刚才家具理事长说了一些,就是现在和谐社会,互相之间怎么沟通?我不知道工装,家具什么怎么和谐统一一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把老百姓的生活弄的更好,我觉得怎么沟通,不要光是室内的,家具,都分着单打独斗,为老百姓怎么和谐统一一下,看看这方面怎么做?

  主持人:我觉得这个问题代表了很多消费者的心声。

  李文军:这个不太可能,就是说把室内家具和建筑都整合在一块儿。因为这个涉及到好几个层面,最大的层面是城市规划,做城市规划是有城市规划师,它可能考虑容积率,标高,密度这些东西,然后才是建筑,建筑考虑的是外形,还有它能营造的外部公共空间,能够给周边带来多少好处,还有功能会达到什么程度。再涉及到的才是室内,而这个是用户自己,它有不同的需求还有审美,所以这个跟建筑有时候…

  记者:我不是那个意思,我们每年评一百家建筑装饰公司,这个很多就是设计师的,管室内,管室外,这个是我们都是互相的融合的,怎么更好融合?

  杨冬江:室内设计在全球来讲也就是五六十年来真正独立出来。室内设计师实际有不同专业方向,这跟职业定位有关,室内设计它就是两条线在并行,一条线就是跟着建筑那条线,就是跟建筑紧密配合的一条线,就是更多设计是公共空间,比如一个大厦,一个酒店做好以后要跟建筑统一,要协调配合。还有一条线是跟建筑完全脱离的,我一个酒店里突然有一个日式餐厅,另外一个是一条线是按照建筑风格走。关键看每个人的定位是他从事的哪个专业,你如果从事的就立志于像您说的公装,就应该跟其他的专业做好很好的协调的配合工作,就同步设计的理念在整个,我觉得还是在建筑的体系引导下,大家共同把事情做好。如果单纯是做住宅或者做很独立的空间的话,咱们就单纯讲,我觉得就是居室设计,实际上更多的就完全是一个家具顾问的一个角色,因为我做一个室内设计,实际上最终达成什么效果,还是业主说得算,我以后生活在这个空间,要什么样空间实际我心里有数的,起码冷调,暖调我很明白的,我不是专业人员我怎么实现我的理想,做 家装 如何以顾问身份去实现他的理想。但是现在很多 家装 的设计师好像说也不一定,说你看这些业主们什么都不懂,不是不懂,是他们没有这些专业知识,他不敢说。所以我觉得设计师应该更好为他服务,这样是不是更和谐了我觉得。

  王中:我觉得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我认为它应该引起一场革命,分的清楚的这种回答,说不可能,我是坚决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原来想的是一个纵向机制问题,比如说城市规划一个层面做完了,建筑师进去了,然后景观设计师,然后所谓以前搞雕塑的,搞园林的,这叫纵向机制,而这个纵向机制已经把我们城市搞这么烂了,我们还要它干什么?我们说实际上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巴塞罗那就已经采用横向机制,当然它不是说一个人所有事都能做,这个跟以前的城市不一样,我们知道比如使雅典的卫城它的设计师是一个人,今天不一样了。横向机制可以做什么呢?我们的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市政工程人员为什么一开始不能组成横向的协作呢?是完全可以的。所以我特别赞同您的观点,我们就得打破这旧有的机制。

  记者:我有一个问题小问题,我是设计师,我叫姜昆。我现在遇到什么困惑呢?像我们这些设计师都不是经过正规大学毕业,我们在从事这个行业,在做了十多年以后,现在回头想想我现在做的作品,我觉得缺少一种灵魂,或者缺少一种思想。我想问一下杨老师,就是说对于我们这种类型的设计师,我们该怎么学习,该怎么上进,该怎么找到我们的灵魂?就是我们不可能天天学习,比如上清华大学天天来学习,这时间可能是不行的。所以说我们怎么办?谢谢。

  杨冬江:灵魂不好找。我觉得现在起码室内设计风格大的可以形成风格的还是跟,也还是和谐社会的,就是跟建筑是在一起的,因为建筑本身对人的影响比较大,它引领潮流相对来说比较明显,比较直观一些。但是室内设计跟建筑有很大的区别,建筑正因为它可以保存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它的风格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室内设计不一样,室内设计它更新比较可,可能这五年流行什么,可能到了五年以后原来流行的东西又很土,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做设计的觉得欧式的好,他并不是说这些怎么奢侈,其实还是因为它经典,很多很流行,很时髦的东西过了五年以后你觉得它可能是最土的东西,它没有经过时间检验,就像历史一样,只有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看清楚。所以设计师,因为你的水平我也不了解,搞了十多年很多经验,也有一定造诣了,关键还是从建筑立面吸收一些经验,像建筑风格,发展的流派,包括它的建造的技术跟技法,对我们这个专业有非常大的帮助,而且建筑师他确实比我们,因为他整个体系比我们要完善,我们从他们当中可以有很多学习跟借鉴的内容。作为室内设计师我觉得起码中国古代建筑史,西方的古代建筑史,包括西方的近现代的设计师,如果把这个脉络搞清楚,我们自身就会梳理出一条比较清晰的发展潮流的动向,然后再结合当代,我觉得慢慢地形成自己的一个风格和自己的观点就会形成。

  李文军:我想再补充几句,从我个人经验,我觉得你已经做了11年的话,如果觉得自己创意还是少的话,可能最好的一个方法就要出去旅游。不知道你十一年去过多少次国外,你最好找一个机会周游一下,比如说欧洲游,美国游,北美游什么之类的,走一圈之后,你喜欢哪一种风格,就尤其找这种风格的所有的建筑都去看。刚才可能也涉及到这个大主题,我说的可能跟这个大主题说的并不太多,如果说这个大主题,我认为的一个观点,就是现在的生活是多元化的,所以艺术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艺术家,设计师跟艺术家一样,我做的一个作品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没必要所有人喜欢,只要一个人喜欢,有一个人愿意住,我就成功了。所以你既定了你喜欢的一个东西,你把这个东西都遍了,你就有创意了。

  记者:我现在也出去看看东西,包括设计师,首先你自己见的过,识的广,你才能把客户需求满足。因为我们不能决定生活长度,我们可以决定生活宽度。我们不像杨老师他们经过专业培训,我们属于土八路。

分享到(可积分): 转贴
到开心网 雅虎收藏
关键字::“2010年中国室内设
【进入论坛】  上一篇:
  下一篇:

延展阅读
论坛热点
近期聚焦
 
TOP 热点点击排行
 
今日推荐
 
家装美图欣赏
 
 
居家美图欣赏
 
产品评测
 
横线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加盟 | 招贤纳士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6 中国家装家居网 版权所有
广告招商 QQ:917562717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524号函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919   京ICP证06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