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鞋套、换工作服、带帽子已经成为刘英(化名)每天走进车间必须完成的程式化步骤。“我现在的工作压力很大,每一个环节都不敢出差错,一是因为怕影响流水线上的其他同事,二是目前打工的公司是一个品牌企业,不像我之前待过的那个小作坊,两年换过三个牌子,对质量要求不太严格。”
刘英是欧普照明吸顶灯流水线上的一名普通员工,别看年龄不大,却有着在素有灯饰之都—古镇从事灯饰加工工作8年的经历,是灯饰这个发展良莠不齐行业的亲历者。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照明电器生产国和出口国,据相关权威部门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电光源产业年产值约为560亿元,同比增长22%。而刘英打工的古镇去年全镇灯饰业总产值就达165亿元,占全国灯饰业市场份额的60%以上;出口总额6.62亿美元,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日本、美国及欧洲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比起巨大的行业产值,更为巨大的是企业数量。据记者了解,在总面积仅有47.8平方公里的古镇就有注册灯具厂家逾万,而在当地没有经营执照、以小作坊形式进行生产加工的“黑作坊”更是远远多于注册企业而大量存在。
小小古镇更折射出整个灯饰行业的现状,企业数量众多、小作坊林立、行业发展良莠不齐。纵观其他家电、房地产等行业发展,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几家品牌企业独领风骚,带动行业发展,而其间经历的行业洗牌更是在所难免。
“照明电器产品与家电等其他行业相比,应该说还有不小差距。”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理事长陈燕生表示:“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灯饰产品种类多、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同时,我国灯饰企业的历史大多比较短,而要建立一个国际知名品牌,时间的积累也不可小视。”
欧普营销总监朱祖欢表示,目前整个灯饰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灯具品牌众多,同质化、山寨化很严重,这严重的阻碍了行业发展,行业洗牌势在必行。
灯饰行业目前的发展存在三种明显的分化,一种就是纯做OEM,进行订单加工生产;一种是严重抄袭、模仿,不做自主品牌研发;另一种则是重视品牌自主研发,建立高素质的研发团队,重在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
在这种鱼目混珠的背景下,一直有人质疑:灯饰行业要不要做品牌?做品牌是否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在刚刚经历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中,这三种企业经历了迥然不同的的命运。或许能给这种质疑一个明确的回答。古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灯饰商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古镇做OEM的企业倒闭了半数以上,那些仅靠抄袭、模仿的企业命运也是岌岌可危,因为大家在捂紧钱袋的同时消费更加理性了,对品牌的信任度空前增长。而那些一直不被大家理解,花钱在搞企业文化、品牌文化的企业反而受到的影响最少。
新特丽灯饰董事长孙跃告诉记者,“之前我们主要是外销为主,2004年开始在国内打造新特丽品牌。我们选择了一种模式,就是做特许加盟。目标就是在中国的现代 家居 灯饰领域里面打造我们新特丽品牌。经过了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发现做品牌的思路是正确的,因为在危机面前,有品牌企业抗风险能力明显强过没品牌企业,知名品牌强过一般品牌。这更加坚定了我们长期打造品牌的决心。
在采访过程中,高国际灯具港总经理何汕意味深长的告诉记者,一年前当我跟灯饰商谈品牌的时候,他们还在不以为然,今年这种现象已明显有所改观,大家已经肯定了品牌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得不说是金融危机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但整个行业品牌意识的觉醒和发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道路的艰难性也是不言而喻。毕竟行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更希望相关部门和媒体大力支持和宣传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