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窗帘这个原本在家纺市场里并不起眼的行业开始逐步登堂入室,成为了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员。除了花色更加丰富之外,窗帘的款式也由原来单一的平拉,演化出了掀帘、帘楣、升降式、绷窗固定式和上下开启式等许多种款式。窗帘的作用也开始又单纯的遮光向装饰方面发展。然而,就在这五颜六色让人眼花缭乱的窗帘行业里却隐藏着许多潜在的质量问题以及所谓的行业潜规则。
买的没有卖的精,消费者总是很受伤
窗帘行业内,消费者和商家发生纠纷的情况即使不说是司空见惯至少也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无非是商家在制作时偷工减料、擅自更换面料等情况。
2009年,杭州一位姓刘的女士几经挑选最后在当地某知名窗帘公司花8600元订购了一套窗帘。一个星期之后,窗帘完工该公司便派人前来上门安装。然而,当刘女士看到自己的窗帘之后便傻了眼。不但颜色、花色、面料与她当初预定时选的有较大出入。更让她恼火的还是这套窗帘的尺寸。
原来,安装时刘女士发现客厅的窗帘比预定的短了大约20厘米。而卧室的窗帘又长了一些,导致无法安装。随后,这家窗帘公司的工作人员只得把两个尺寸有问题的窗帘拿走重做。而至于面料的问题,则向刘女士答复说她选的面料已经停产无法更换。
几天之后,重做的窗帘又拿到刘女士家安装。这次让刘女士更加郁闷,气得当场便和工作人员吵了起来。原来,尺寸长的窗帘自然可以剪掉一截。但在处理尺寸短的窗帘时,该公司只是又在下面接了一截布料。并且后接上的和原来的布料颜色还不相同。老实说,窗帘公司如此掩耳盗铃的做饭换了谁也接受不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刘女士便和窗帘公司展开了一场马拉松似的交涉。刘女士要求退货赔款,但窗帘公司只同意重做。双方就这样交涉了好多次,但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最后没办法又闹到消协,但据说仍然没有达成协议。估计最后解决这事,搞不好双方还得法庭上见。
也许刘女士这只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个案。但窥一斑而知全豹,类似刘女士的遭遇在窗帘行业里也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刘女士这个消费者比较认真而已,誓与商家战斗到底。但现实生活中又能有多少消费者能和刘女士一样呢?就是有那个心还没有那个精力和时间。绝大多数消费者还是选择忍气吞声,将就着使用这类问题窗帘。与此同时,这样的行为又助长了个别黑心窗帘商的嚣张气焰。
窗帘行业也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总而言之,在窗帘消费的终端市场受伤的永远都是普通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