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爆发性增长的中国液晶电视产业迎来了大豪客:急于摆脱组装商角色的李东生和徐图新霸业的郭台铭。
随着全球经济特别是中国市场迅速触底反弹,以往大肆清理库存的电视制造商又开始摩拳擦掌,重新加大马力生产以应对热情的消费者。更重要的是,中国即将迎来液晶电视市场的拐点,业内人士估计,明年第二季度—最迟至明年年底,中国对这一客厅新宠物的需求将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大市场。而且,基于巨大的人口红利支持,“一旦超过,就会永远超过。”爱德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徐文选告诉《环球企业家》,全球最大的电脑显示器制造商冠捷科技是爱德蒙的持股企业之一。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给出的时间表是,2012年全球液晶电视市场需求将达1.88亿台,届时中国市场份额达21%,成为最大的液晶电视消费市场。
26寸以上的液晶电视市场被视为电视机制造业升级换代的新希望所在,这成为最近一年来中国各地纷纷上马8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动因。显示面板是液晶电视的主要部件,所谓“几代线”,指的是面板生产线的经济切割尺寸,生产线的代数越高,基板的最佳切割尺寸—即生产的显示屏尺寸越大。八代线的经济切割尺寸为46至52英寸。
中国家电厂商一直饱受高世代液晶面板稀缺之苦。两年前,全球液晶面板供不应求甚至直接导致中国液晶电视厂商集体败北。2007年,在液晶面板极度紧缺的情况下,三星、LGDisplay等液晶面板巨头的联合涨价令国内电视制造商苦不堪言。
11月16日,TCL集团宣布,与深圳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深超)成立合资企业华星光电,双方将投资245亿元人民币打造一条国内最先进的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TCL董事长李东生称,此举有望解决中国彩电“缺芯少屏”的现状。按规划,其设计产能为每月10万张玻璃基板,将在2011年年底试产。
“庞大的市场需求是企业纷纷投资高世代液晶面板的最大动力。”DisplaySearch研究总监张兵在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时表示。但他提醒,企业应该谨慎行事。
中国电视制造商们的急迫心情可以理解,它们希望忘掉传统CRT电视时代的噩梦,不再扮演“组装车间”的角色。现在的机会是,液晶面板市场的前五大主力军—韩国三星、LGDisplay、台湾友达光电(AUOptronics)、奇美和日本夏普纷纷在中国下注,这一产业的重心正向东方加速转移,并正处于合纵联横的大变局之中。今年6月,长虹牵手友达光电;7月,夏华和台湾华映达成合作;而创维则有望联姻LGDisplay。11月14日,鸿海旗下的群创光电(InnoluxDisplay)宣布,将以换股方式收购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该交易的价值达新台币1720亿元(合53亿美元),创下台湾科技史上金额最大的并购案。在明年4月合并完成后,新奇美在全球面板市场的占有率将达18%,此举将超越友达光电的16%,成为次于韩国三星、LGDisplay的全球第三大面板制造商。
但投资者的厚望不一定会带来厚报。基于各厂商规划产能的统计,这将远远超出目前可预见到的需求。不过,现实悖论是,即使在产能过剩的阴影下,各厂商除了加快扩充产能以挤掉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以外,似乎难以有其它选择。尤其对于TCL这样的中国电视制造商而言,掌握此上游产业链已成为其一项战略要务。“液晶板占电视机70%的成本,如果现在不投8代线,那只有一条路:等别人来收购。”徐文选说。
新时局
李东生坦言,曾为液晶面板“寝食难安”,TCL一直希望在液晶面板领域有所作为。早在2006年,TCL曾与创维、康佳和长虹四家彩电巨头联合国内主要面板生产商京东方,试图在深圳建设一条名为“聚龙光电”的6代液晶生产线。但因各方产生分歧最终夭折。
现在,李东生面临的首要难题是资金问题。对于一个以周期性著称的产业而言,投资高世代液晶面板线所需的庞大资金是很多企业望而却步的原因。TCL刚刚公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其账面资金为66.78亿元。若除去公司运营所需的部分资金,TCL可用于8.5代线的出资实际上已经不多。目前,TCL拟通过定向增发募集新资金50亿元,剩下的资金则需借助于银行贷款。
相比资金缺口,技术门槛恐怕是令TCL更为头疼的问题。作为TCL的合作伙伴,深圳深超虽然在去年投产了一条5代液晶线,但也并无高世代液晶线生产经验。因此业界也传出,华星光电近来已主动对友达、奇美、华映、龙腾等面板制造商进行人才挖脚,目前已有奇美的100多位技术人员加盟(该团队包括原奇美电视面板事业处处长陈立宜、原技术总监陈政嵘等),极有可能会引发两岸面板人才的加速移动。
“TCL自身显然没有建设8.5代线的技术实力。”DisplaySearch研究总监张兵说,“中国企业如果完全依赖本土化人才,肯定都生产不出8.5代液晶面板。”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本刊表示,建设一条8.5代线“至少需要2000个博士”。
但对于TCL而言,提前战略性的布局已是刻不容缓。今年4月5日,国务院正式颁布《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以面板生产为重点,完善新型显示产业体系。随后,国家发改委也下发通知,将有条件地对6代以上的液晶面板厂家给予贴息支持。中国政府首次将面板产业上升至战略高度。在此背景下,一批高世代液晶面板线在今年纷纷上马,投产时间均为2011年左右。这直接引发了有关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工信部信息司司长肖华提醒:企业应避免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他透露,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筹划出台针对液晶面板行业的具体相关产业政策。
尽管如此,中国各个地方政府仍对打造高世代面板基地表现出浓厚兴趣,这恰好迎合了日韩台三地主要面板制造商转移产能以降低成本的渴望。8月底,夏普与南京熊猫集团签署合资意向。而近期公布的三星在苏州、LGDisplay在广州的8代线合资计划,则因涉及技术外流而未被韩国政府放行。有消息说,韩国政府将于本月在由总理担任委员长的产业技术保护委员会上,决定是否允许两家公司对中国进行投资。
郭台铭的奇袭
而一项史无前例的大并购,让台湾制造之神—鸿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也就此卷入全球液晶面板的热战中。就面板产业来说,郭台铭后来居上。鸿海旗下的群创光电迟至2005年才成立,比起友达、奇美双虎迟到多年,但群创在电脑液晶显示器的代工市场跑得飞快,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仅落后于冠捷科技。
但更大规模的面板战局,众所周知,是液晶电视,全球一年的出货量就达1.3亿台。郭台铭心理非常清楚,拿下液晶电视市场,才是真正的胜利。9月中旬,郭台铭刚刚从日本索尼手上买下墨西哥后段组装厂。身为全球前三大的液晶电视品牌,索尼从今年下半年起开始大量释出外包生产订单,鸿海无庸置疑是最大的受惠者。现在,郭台铭又向产业链上游进军,群创收购奇美后,将取代友达成为全球第三大液晶面板制造商,出货量更要追上三星与LGDisplay。
郭台铭的经营哲学是:市场中只有第一名能赚大钱、第二名有点钱赚,第三名有时赚、有时亏,第四五名都已是小赚大赔。“很多日本朋友问我,郭台铭究竟是何方神圣?我都说他就是当代的成吉思汗。”奇美集团创办人许文龙比喻,蒙古当时靠着成吉思汗在短时间内征服半个地球,而郭台铭正是透过并购,已在过去的十年内打造出营业额达900多亿美元的鸿海帝国。
基本上,未来全球面板产业将分为三类:一是拥有自己品牌的面板厂,例如三星、LG、夏普(Sharp);二是从面板到电视组装的全产业链厂,也就是富士康;三是独立的面板厂,比如友达。但包括索尼、夏普在内的一些原本自产面板的日本品牌,在成本价格不敌韩国与台湾的前提下,早就开始缩小面板生产规模,加速外包。以索尼为例,今年初其拥有13个生产基地,预计到明年3月将缩减到6个以下。日本的8大液晶电视品牌,将由最盛时期的58个生产基地,缩减为39个。
而日系品牌将更青睐于和台湾面板制造商的合作,不可能放任三星、LG这些同时具备面板零组件供应又有自己品牌的韩国厂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吃下日本品牌的外包订单,同时拉拢大陆的面板制造商与韩国对决,是郭台铭心里打好的算盘。中国家电制造商一直倾向于减少向拥有竞争品牌的面板厂采购,因此台湾公司往往受惠更多。今年6月时,由长虹、TCL、海尔等9家厂商组成的贸易团在访问台湾时,采购了价值44亿美元的液晶面板。
无庸置疑,这是三星、LG最担心的事:台湾与大陆进行优势互补,再加上与日系品牌的合纵联横,已隐然形成对韩系厂商的围攻之势。
奇美就是最好的例子。奇美在2006年就和夏普签约,可相互使用对方的相关专利,鸿海原本在大陆就有制造优势,再加上中国液晶电视市场的快速起飞,群创与奇美的这桩购并案,在台湾岛内确实人人看好。“我们要达到一加一等于五的目标!”郭台铭在谈到他的远大愿景时毫不讳言。
但因为面板在台湾仍是高度管制行业,对于厂商赴大陆投资仍然非常保守。对台湾政府来说,半导体与面板是最具影响力的“两兆”行业(年营业额各自达到一兆新台币),如果业者将产能都转移至大陆,对于台湾经济杀伤力很大,也会造成失业浪潮。
台湾前“经济部长”何美最近公开指出,台湾花了很长时间和资源建立了芯片和面板的产业基地,如果没有妥善规划就让产业转移,届时一定是“整块铲起来、移植到大陆”。她认为,若让大陆无缝式接轨到相同的技术曲线,对台湾并不公平,如果一定要开放,必须是有次序地开放,技术上至少要间隔两个世代。据悉,台湾将在本月审议一项旨在放松芯片和液晶面板制造商对大陆投资限制的计划。
“这个‘卡住’的政策真的蛮糟糕的,但我想应该卡不住鸿海。”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说。联电曾因为投资大陆事宜与台湾政府多次对簿公堂。
曹兴诚认为,高科技业者去大陆投资,台湾政府不需要管,也不该管。他以飞利浦为例:飞利浦在故乡荷兰的产品生产比例只有10%,但仍然是影响力很大的荷兰企业。
过去十年,郭台铭是“利用大陆”最成功的台湾高科技企业家。现在,除了计算机、手机之外,面板正是他的下一个标的物。6年前,郭台铭信誓旦旦说,2008年是他交班的一年,在2008年尾牙上,郭还曾说,过了愚人节后,他将只回答是非题,不再回答选择题与问答题,正式进入退而不休的状态。但随着金融风暴来袭,郭台铭又回到第一线掌舵,新奇美购并案成局,则成为其有能力带领全球最大的代工制造商继续保持“世界纪录”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