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装家居网
沈阳 上海 南京 广州 深圳 长春 哈尔滨 大连 天津 更多分站洽谈中
   设为首页  居家生活  联系我们  商 城
  
 
 
尊敬的用户:{#LoginUser},欢迎您的到来! 点击进入会员空间
中国家装家居网
行业资讯 - 装修专区 - 设计师 - 商城 - BBS

60年流行语回眸
发布时间:2009-9-13 22:52:34   来源:精品网   编辑:中国家装家居网

  流行语:女同志的布拉吉

  苏维埃风尚带动了1958年的女性服饰消费崛起,连幼儿园的小女孩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布拉吉”,大街上的漂亮姑娘更是穿着五颜六色的“布拉吉”。当时的女同志几乎每人一件,大概穿不穿“布拉吉”,不仅仅是风尚的取向了,更多的是思想觉悟的问题。

  流行语: 吃饭不要钱

  解读: 吃饭不要钱

  五六十年代,领袖与群众大都有一种理想主义、乐观主义的豪情壮志,这种精神本来是好的,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鼓舞人们的干劲,但是发展到极端,超越了客观规律,就成了一种浮夸。1958年,昂扬向上的精神变成一种盲目激进的做法,终于导致大跃进。大跃进时为彻底消灭人们头脑中的私有观念,各村成立公共食堂,不许各家开小灶做饭,后来干脆把一些人家的锅砸了,用得到的废铁去炼钢。当时提出一个“吃饭不要钱”的口号,并在少数地方实行了一段时间。这是对共产主义“供给制”的一种冒进的试验,给人们提供了美好幻想的空间,当时毛泽东视察安徽的一个公社后说:“吃饭不要钱,既然一个社能办到,其它有条件的地方也能办到。既然吃饭可以不要钱,将来穿衣服也可以不要钱了。”所以该短语流行一时,但这种做法很快被取消了,该短语也只流行了半年。大跃进以后办公共食堂等做法造成粮食极度短缺,就采取一个应急措施:以瓜果蔬菜代替粮食,以副食代替主食。比如以产量高的红薯、胡萝卜、白萝卜代替粮食作主食,有的地方将玉米杆磨碎当主食。这种做法称作“瓜菜代”, 又叫“以副代主”,成为1959年以后流行全国的一个口号。河北一带有个顺口溜:“低指标,瓜菜代,得了浮肿胖起来。”

 

 

  

  流行语:粮票油票各种票

 

  

物资短缺的时代,买青椒也要排队

 

  那时候,家家都有这样的粮本

  

 

  “文革”期间,购物券上都印有“语录”

  

 

  直到1991年,吃糖要票的历史才终结

  

 

  有票才能吃上肉

  粮票、米票、油票、购物证……这些曾经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票证,诞生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轰轰烈烈,如夏花般绚烂了四十年,1993年戛然而止,见证了新中国经济生活的风风雨雨。

  商品短缺催生票证

  1953年,年轻的祖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穷二白的家底,把捉襟见肘的商品平均分配的理念,造就了票证。“全国一盘棋,计划体制促使了票证的诞生。当时全国发行统一的票证,各地方又根据自己的需要发行具有地方特色的票证。”

  1953年11月1日,北京市首次发行面粉购买证,这是北京市发行的第一种票证。

  紧接着,1954年7月1日,北京市开始正式实行食油定量供应,发行油票。

  1955年12月1日,粮食实行以人定量,凭票供应,北京市粮票诞生。

  ……

  伴随着票证的诞生,“全国一盘棋”模式开始,并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

  经济发展,票证悄然消失

  票证,计划经济最具特色的代表。现在上点岁数的人都不会忘记,什么叫一票难求。“就连买个鸡蛋都得拿票。”当年筹备组副组长,现在的市档案馆社教处处长韩京生介绍道。

  走进展览的最后一个部分,“经济发展,票证悄然消”,让人深刻领略到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票证这个计划经济的产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后,商品流通加快,但还是供不应求。那时产生很多二道贩子,只要能弄到商品,就不愁卖不出去。如电视机,洗衣机,真正是一票难求。后来就逐渐多了,好买了。”韩京生说。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繁荣,越来越多的票证退出历史。

  1983年,北京市停用购物券和布票。

  1984年,北京市停用牛奶供应证。

  1987年,北京市停用侨汇券。

  1991年,北京市停用食糖票。

  1992年,北京市停用肉票(猪、牛、羊),蛋票、肥皂票、居民购货证。

  1993年,北京市停用粮票、油票、城镇居民粮食供应证。票证历史结束。

  “办公室的电话没闲过”

  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的布置,1998年12月5日,“让昨天告诉今天——北京商品票证回顾展”在北京市档案馆拉开了帷幕。今年,展览已经走入了第十个年头。

  “展览的社会反响超乎了我们的预期,很多市民都赶来参观,一些老人带着孩子,抱着孙子,一家三口赶来看展览,给家里的年轻人介绍当年岁月,忆苦思甜。”韩京生说,“那段时间,办公室每天都接到各个单位和个人的电话,都没有闲过。”

  为了方便巡展,利用展览回家的空闲,1999年3月中旬,社教处的同志们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把展柜中的展品制成展板,重新布置展品。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有一次布展时,一枚邮票大小的白薯票掉在地上,由于颜色很接近,大伙找了半天都没找着,“这可是珍贵的文物啊。最后才发现掉地上了。”韩京生说,“所以,档案馆决定,把所有真品换成高仿品用于巡展,既方便又安全。”

  风风雨雨,回顾展走进了第十个年头,见证了北京市乃至全国上下日新月异的进步。并且,它还将继续走下去。

  “这个展览本来是作为历史记录的见证,现在,它本身也成为了一段历史。”韩京生感慨道。

  故事

  

 

  “潘冬子”捐出供给证

  说起祝新运,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提起潘冬子,很多人都会想到一部经典的电影《闪闪的红星》。祝新运就是潘冬子的扮演者。

  在数以千计的展品中,有很多从民间征集来的实物,如粮食证,供给证。其中,有一个小白本子,上面写着“供给证”,下面署名是祝新运,发证时间是1974年10月。说起这个本子,还有一番由来。

  据介绍,1998年,档案馆准备办展览,并且开始面向社会征集实物。祝新运得到这个消息后,在家寻觅了半天,终于在一个旧箱子里找到了这本“供给证”,并托人捎给了档案馆,作为捐献实物供展览。

  “这本证说明了当时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都离不开票证。票证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韩京生说。

  

 

  人人都唱苏联歌曲

  流行语:人人都唱苏联歌曲

  在50年代,苏联歌曲在中国的流行不仅跟当时的政治有关,同时也是中国老百姓第一次消费来自西方的文化艺术有关。

 

  50年代流行的中山装

  流行语:男同志的中山装

  50年代的中国,中山装是一个时代的生命符号,这一符号带动了男性服饰消费,它的出现与当时的政治息息相关。中山装作为服装虽然是一种革命性的设计,但也还继承了中国服装的一些传统元素。当然,它最大的特点还是开放性。首先,它颠覆了清朝时期的“长袍马褂”,吸取了西欧猎装和日本服装的元素,并结合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和学生装风格,又参照了西服平整、挺括、有衣兜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开明开放精神。

  流行语: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解读: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在那个物质生活极为匮乏的年代,有这样的顺口溜:“日本产尿素,做成飘飘裤,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是那一代年轻人似乎并不是把美把装饰穿在身上,而是把建设、革命、热情和理想这样一些简单而崇高的理念穿在身上。中山装、人民装、军服是他们的首选。

  

 

  人人爱“武装”

  流行语:人人爱“武装”

  60年代 人人爱“武装” 无论大人小孩,几乎人人都有一套红卫兵装。鲜艳夺目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人人都湮没在黑、深蓝、军装黄和白色的服装之中。

  流行语:土包子

  解读: 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各地刚解放时,大批的解放军士兵与干部进入城市,因为他们大部分出身农民,对城市的事情不熟悉,显得土气,城里人称他们“土豹子”,意思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后来变为“土包子”,可能是由于解放军穿的土棉袄被人戏称为“棉花包”,这一词与“土豹子”合称为“土包子”。文革时期政治气候多变,一些群众组织或个人见风使舵,随政治风向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旗号和观点。这类人被称为“风派”,该词在1967 年开始流行。“闯将”本来是明末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的名号,1958年至“文革”期间被借用来表示敢想敢干、勇于标新立异的人。现在看来,当时标榜的闯将有一些是不尊重客观规律或搞打砸抢的人。但该词当时常与“革命”二字结合在一起,号称“革命闯将”,头上就有了一道神圣的光环,是很时尚的人物。

分享到(可积分): 转贴
到开心网 雅虎收藏
关键字:
【进入论坛】  上一篇:
  下一篇:

延展阅读
论坛热点
近期聚焦
 
TOP 热点点击排行
 
今日推荐
 
家装美图欣赏
 
 
居家美图欣赏
 
产品评测
 
横线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加盟 | 招贤纳士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6 中国家装家居网 版权所有
广告招商 QQ:917562717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524号函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919   京ICP证06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