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末,农家小院里其乐融融。
住房向私有化配套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刚解放时,城镇居民住房破旧,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缺房户在1/3以上。解放以后,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住房投资不断加大,全省城镇住房建设投资步入良性循环轨道,1979年至1998年,山西基本建设中用于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的投资达到76.5亿元,比改革前30年住宅投资总额高72%。从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看,截至2007年底,全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27.3平方米,比1978年4.53平方米增加22.77平方米,增长5倍。为了不断改善居住条件,政府加大“经济适用房”投资力度,并加大房改步伐,城镇住房私有率明显增加。房地产投资领域中商品住宅投资从1987年的6207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90.25亿元,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从1987年的7.71万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846.5万平方米。随着住房商品化和私人建房投资的增加、房改措施的逐步实施,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大大改善。
上世纪80年代初居民的 家居 陈设。
住房:越扮越靓空间畅
改革开放前“忧”其屋新世纪以来“优”其屋
56岁的太原铁路局职工孟宪邦,亲身经历了住房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以前,是居者“忧”其屋,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步实现了居者“有”其屋,新世纪以来,向着居者“优”其屋迈进。
孟宪邦回忆自己小时候的居住环境时说:“我父亲是干部,在上世纪60年代初,单位就分给了我家两间房,虽然不足30平方米,但是在那个年代,有这样居住环境算很不错的。那时,父母住一间,我们姐弟三人住一间,很多同学都羡慕我们。”
在当时,孟宪邦家里基本上没有家具,换洗的衣服、被褥就放在几个纸箱子里。由于烧炭做饭,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在外边做饭,遇到天阴下雨、下雪,只好把生好火的炉子搬进屋内做饭,房间充满了油烟。
后来,孟宪邦渐渐长大,感觉房子越来越狭小。1975年,20岁出头的他,在自己家旁边依着一堵土墙搭建了一个10多平方米的小屋,就像电影《没事儿偷着乐》里张大民一样,有了自己独立的屋子。透着风、漏着雨,就在这个小屋,孟宪邦成了家。
上世纪90年代,居民小区兴起。
1979年,孟宪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太原铁路分局,并很快担任了主管技术员。那个时期城镇居民解决住房停留在“等、靠、要”三个字上: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孟宪邦也是这样,期盼着单位分房能尽快轮上自己。1983年底,这样的机会降临到孟宪邦头上。“由于工作出色,单位领导提前考虑为我分房,我有了一套40平方米的楼房,有独立的卫生间,心里觉得挺美的。”
在当时被称作 “一间半”的楼房里,孟宪邦住了8年。第一台电视、第一台洗衣机等诸多的第一,都是在这个家实现的。1991年,经过单位调整,他再次享受到福利分房,住进了一套“两间半”的楼房里。55平方米,孟宪邦当时感觉好极了,宽敞明亮的客厅,温馨舒适的卧房,煤气、自来水、厨房和厕所配置齐全。
从上世纪80年代新住房时代开始了,住房政策出现了分水岭。一方面“福利房”仍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原先分配的“福利房”以及各式各样的自建公房折价转卖给了使用者。1995年,孟宪邦将单位分给他的楼房按其工龄,扣除房屋折旧,花了一万元出头买了下来。“当时虽然没有给大红本,但单位承诺归个人了。一个自己拥有的私产房,再次让我感受到时代的变化。”
如今,房展会的新楼盘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
转眼到了1998年,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为标志,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展开。住房实物分配被取消,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许多人的住房轨迹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2001年,孟宪邦的单位集资建房,每平方米1800元,“如果要买势必是家里最大的一笔开支,但想到三室两厅的舒适环境,还是决定花20多万元买下这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总而言之,是收入水平提高了,不担心这样的负担。”孟宪邦说。
新居装修一新,高档家具,名牌家电。2004年,孟宪邦搬进了新宅。如今,小区是花园式社区,常年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全天候封闭式管理,电子监控,智能化安保。房子造型也非常新颖,设计合理,空间流畅,通透的大飘窗,视线特别宽阔。
住房变化记录时代脚印
——198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允许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自此揭开了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
——1984年 10月 11日,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扩大城市公有住宅补贴出售试点报告》指出:城市公有住宅补贴出售给个人,是逐步推行住宅商品化、全面改革我国现行住房制度的重要步骤。
——1988年2月27日,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提出的《198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将 “改革住房制度,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作为1988年的经济工作总的方针之一。
——1993年3月8日,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 《关于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将“健全住房、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作为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十五大明确指出:要建立城镇住房公积金,加快改革住房制度。
——1998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住房制度改革制度已经出台。
——2001年3月5日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指出:要着力改善城乡居民的住行条件。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建立廉租房供应保障体系;发展房地产业。
——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较大幅度增加对住房保障方面的支出;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廉租住房建设,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榆次一住宅园区内环境典雅,小桥流水。
从同挤一间土房到孩子个个有家
王怀怀老人今年76岁,保德县义门镇贾家峁村人。回忆起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家,老人竖起大拇指夸起了共产党。“我是个贫农,解放后国家实行土改政策,政府给我们分了地,还分了房。那时甭提有多高兴了。”
王怀怀老人共有8个孩子。其中4个就是在政府分的房子里出生的。当时一家6口人就挤在一间房子里。后来,孩子们逐渐长大,老人在山坡中间,又挖了一眼土窑,空间稍大一些。她让大点的孩子们在土房住,自己和老伴在土窑住。
1978年后,王怀怀老人家生活比以前宽裕了些。那时候,孩子们有的已经结婚,为了让他们能住得更好,老人决定建房子。就这样,又建起了三眼窑洞。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出生的孩子们陆续又要结婚,住房再次紧张起来,老人又开始操持着建设新的住房。之后,老人的三眼窑洞变成了七眼。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老人的生活渐渐富足起来。“生活提高了,收入提高了,孩子们渐渐也不需要我管了,他们自立门户,自己操持自己的事情,住房一大再大,家里的东西也越来越和城里人一样。”王怀怀老人说。
在同煤集团棚户区改造工程中建起的幢幢楼房。
矿山棚户区居民实现“安居梦”
77岁的柴玉莲老人,曾经在大同市矿区同家梁矿的棚户区居住了55年。2007年,她作为首批居民入住同煤集团安置新居。在此之前,老人认为能在有生之年,住进有暖气、煤气的楼房做梦都不敢想。
柴玉莲老人回忆说,1952年20岁的她与矿工结婚,婚后的住房就是依托矿山凿出的一眼窑洞。婚后的柴玉莲,每天要到河湾去担水。由于交通太不便,她轻易不出矿山。
柴玉莲的孩子们都在这个 “老窝窝”出生、长大,多年过去,“老窝窝”依旧没有变大。“那房又低又窄,上了炕就直不起腰。”后来,孩子们一个个离开了棚户区,有了自己的家,留在“老窝窝”里的只剩下老两口。
棚户区地处矿区周围的山坡或沟畔,位置偏僻,没有公共厕所和垃圾场,没有下水管道,到了夏天蚊蝇乱飞,有人干脆形容那里是“矿区的农村”。
居住在棚户区的大多数是退休矿工及工亡、工残家属和低收入的员工。棚户区成因多样,一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煤矿企业重生产轻生活,在职工的住房上投入的资金有限;二是随着房改政策的出台,矿区虽然新建了大批住宅楼,但居住在棚户区的职工却大都已经退休,收入低,无力购买;三是部分职工将楼房给了儿女住,自己仍居住在棚户区。
这些50多年前修建的平房从未翻修过,现在早已成了低矮破旧的危房。
2005年年底,柴玉莲老人听说有一个庞大的、惠及近30万居民的“大同煤矿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治理改造工程”正在酝酿。这一年,柴玉莲和许多矿山棚户区里的居民们都开始做起了“安居梦”。
2006年,国有重点煤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列入了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并将此项工作列入了山西省2006年承诺为群众办好的12件实事之一。也就在同年,“两区”治理改造一期工程矿工家属住宅楼拔地而起。
在短短8个月内,一期工程373栋住宅楼竣工,和柴玉莲老人一样,同煤集团公司有2万户居民分到了楼房,正在或者即将离开棚户区。在山西省大同煤矿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居住了大半辈子的人们,有生第一次住进有大窗户的楼房、第一次用上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