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将当代的中国陶瓷产业现状虚拟为一个小社会,虽不算大但也是很热闹的。过去了的是历史,未来的留给人去追逐去创造,最终还是归为历史。20世纪上半叶的几十年,陶瓷业是在衰败中度过的。中叶这一段是在艰难之中寻觅生机。直至世纪末,中国又迎来一个陶瓷兴盛的时代。判断的依据就是将中国的陶瓷产业放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说其好也不为过,放在国内的任何地方也不被小看的经济实体。试向中国有什么城镇没有陶瓷市场的?中国有多少个建筑物是没有陶瓷的?
陶瓷是地球上最早由人工实现物质的转变的产物。中国的宋、明、清多个时代都有后人认同的陶瓷兴旺并留下千载名窑名瓷的时代,但为什么又会没落下去?中国的近百年陶瓷也是在潮起潮落中过来的,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本来,这是很值得去探索的,是很值得去提取这些付出了代价才得来的经验,但就是看不到有这类课题的命题,更看不到有份量的文章了。再具体到一个在世界陶瓷近代史上应该算是顶顶有名的佛山陶瓷,起起伏伏数十年,又有谁去写出其风骚与遗憾?真真切切多少事,都仅仅化作是一席渔樵闲话。
当代中国陶瓷的真面目是什么?面对着这个无处不在的经济、瘟疫、环境变迁的社会,陶瓷又应该是什么样的真面目?依我看,陶瓷业永远是一个不得安稳的产业,一个游牧式的产业,一个难以被湮灭的产业,一个用火烧别人但常常又被火烧然而却是“春风吹又生”的产业。什么时候兴败,最主要决定于三大因素:首先是社会大环境,世昌则瓷昌,文化起着永恒的作用;其次是对社会物质资源的占用是否适当而合理,你把土地、燃料、矿物、交通占用太多,别人就要有意见了,要限制打击你了;再次就是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要负起社会责任,要懂得回报社会。认真说起来,当代中国传统陶瓷业最主要的课题与任务也是这十分浅白的三条:顺应潮流,用好资源、搞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