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家具业制度缺席商家参与热情不高
家具“以旧换新”作为一种增值性的服务,对于现时低迷的家具市场而言更像是一种激素。记者随后走访了家具协会提到的“明码实价”以旧换新的百思家具,其市场部负责人说:“家具以旧换新对于现时处于低迷期的家具消费需求会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很多消费者都有更新家具的想法,但一方面受制于价格,有些为难,另一方面得扔掉旧家具又觉得浪费。”
那么“以旧换新”果真能带来家具商家眼里的双赢吗?
而其实,以旧换新只是个名头,怎么换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事。对于这一政策,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了不一样的说法,认为“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现在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因为家具回收与家电不一样,家电可以采用回收再用的方式。而对于家具而言,除了一些优质的实木以外,普通板材的回收利用价值并不高。这部分补贴费用由谁出应该先弄清楚,而且回收后如何处理也应该规范。落实到具体的执行上,例如:普通的中纤板处理成本就高于回收再利用的价值,所以执行难度较大,政策推进的时间表也还不确定。
“回收来的旧家具做什么?翻新后卖给谁?参加这种活动等于增加我们家具经销商的运营成本”。在咨询品牌家具经销商时,记者得知,不少企业并不太愿意参加家具以旧换新。不少企业认为这种活动吃力不讨好,生产企业回收旧家具非常麻烦,人工成本也很高,而翻新后又基本没有盈利的空间,这就令家具企业对以旧换新没什么兴趣。
中国家具协会朱长岭也表示,国内真正的家具企业,几乎没有回收旧家具来做新家具的,因为处理的成本太高,完全超过了企业的承受范围。
另外没有成熟、可践行的旧家具再利用处理技术是旧家具难以重新流入市场的主因,市场也没有合理的回收机制或体系,往往看着旧家具被当作垃圾处理,
居然之家总裁汪林朋曾表示:“处理旧家具也是消费者的难题,在没有妥当的办法和技术之前,我们卖场先建立回收机制,把回收旧家具作为一项服务推广。”中国家具协会秘书长张冰冰建议:“对于旧家具可配合国家保障房建设项目,把破损程度稍轻的旧家具送给有需要的房主,或者把它送给郊区县有需要的贫困家庭。”
刚刚举办的家具行业明码实价研讨会上,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正面提出了“明码实价应制度化”的发言,让“以旧换新”落实到制度的层面上。从大局看,只有当市场处于良性竞争和氛围中,在真正负责任的品牌厂商的带动下,消费者才有可能真正享受到家具以旧换新的好处。
家具行业陷阱多防范“忽悠”有妙招
一、低折扣名不副实需多看多对比
这一现象在 家居 市场促销中较为常见。比如,有些商场大张旗鼓地对外打出“5折起”的促销口号,但实则仅有极少量的5折产品销售,大部分 家居 产品仍然在7折以上。而甚至有的商场根本就没有5折产品、仅仅是通过超低价的噱头先将消费者吸引进来,再通过推销员三寸不烂之舌来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买之前要注意其是否“明码实价”,除细细对比外,可以记下活动前后某件产品的具体价格,如果前后有差异,那其中必然有猫腻了。
二、买赠结合并不划算
在打折促销之外,买产品送赠品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促销方式。 家居 厂商往往抓住许多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理,进行买赠结合式的促销。一些 家居 厂商实施买家具建材、送 家居 饰品的活动策略,多买多送,从而刺激消费。据了解,一些家具商场卖家具送礼券,称其可以在其所有卖场的家饰品牌处使用。但当第二天消费者拿着礼券准备消费的时候,居然被店员告知:礼券已过期,仔细查看后才发现,礼券背面左下角用极小的字写着:当日有效、过期作废。
三、特价产品或是陷阱注重经营形态
在经营形态上,如果是大型卖场中集成的众多小商铺,而且每一家商铺的活动或折扣完全不同,其被忽悠的风险就更大,而集中式或是大型ShoppingMall形式,则可以放心得多。
业内人士指出, 家居 产品打折促销,消费者不可过于贪图低折扣。一分钱一分货,那些低折扣的 家居 产品,往往存在着制作工艺缺陷或产品质量问题,有的 家居 产品售后服务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建议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要尽量倾向于折扣相对适中的,不要被低折扣冲昏了头脑。消费者需要仔细鉴别,做好咨询,不要掉进促销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