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面白墙到靓丽空间60年 家居 变迁看尽沧海桑田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杭州人装点居室的方式不断在发生变化。从添置家具靠向“公家”申请,到家具凭票、一票难求,到家具走向市场、买家具连夜排队,再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红红火火的“展销会”时代……每一个时代,把 家居 生活方式放入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宏大背景中,更显出沧海桑田的历史感。
【时间溯回:50年代】
两张单人床合并成个家
74岁的杨英大妈是位老杭州,解放初全家住在望江门外,别看现在是闹市区,那个时候这里属于郊区,最多的就是蔬菜地。
“我家的房子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子,只有30多平方米,奶奶爷爷、爸爸妈妈和我们兄妹仨就挤在一间屋子里。”杨大妈回忆说,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什么家具,只要人住得下就行了,全家人吃、喝、拉、撒全都在这30多平方米里面。
“根本不存在成套的家具,结婚时,两张单人床一并就算成个家了。”杨大妈说,她结婚时是1953年,丈夫家离娘家不远,也是砖木结构的平房,只有20个平方左右,还跟公公婆婆和当时未出嫁的小姑住在一起。结婚那一年,她刚满18岁,夫妻俩到乡下亲戚那弄来了点木头,钉成一张单人床,与丈夫的单人床一拼,就算结婚了。
“那时候的老房子都是泥地,很简陋。”杨奶奶回忆道,“家里除了床,一张八仙桌,一个樟木箱,几乎没有其他东西。主要是地方小,满足生活需要、实用为主。”
“我的弟弟是在1957时结婚的,他的条件比我好一些,拼拼凑凑去市区的旧家具店买了一个五斗橱,一张床,一张八仙桌和四个条凳。这些家具都是用杂木做成的,油漆是用猪血做底色,外面加一层桐油。除此之外,就没其他东西了。”杨大妈说。
【时间溯回:60年代】
两个房间一个灯泡
金凯的老家住在现在的武林路女装街东面,狮虎桥直街的对面。1961年出生的他童年、少年时期都住在民国时期一资本家留下的院子里。说起老房子,金凯至今非常怀念,虽然设施简单,但充满着浓浓温情。
“我们的房子在当时算是比较好的,两层楼高的青砖洋房,前面是个院子,中间有个天井。院子里总共住了12户人家,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和我住在一楼两间十五平方左右的房子里。”金凯说,每个房间都有两张床,读中学之前是跟奶奶一起睡的,后来便在里屋角落用硬板搭了张刚好可容下一个人的“床”,每天就踩着写字台爬到床上睡觉。
受生产能力和消费水平限制,那时真正意义上的家具企业基本没有。金凯听父亲说,家里的五斗橱是父亲与母亲结婚时到旧家具店买来的。当时很流行五斗橱,黄色的,一边是五个抽屉,一边是一扇门的柜子,妈妈陪嫁一张八仙桌、一个樟木箱,算是家里所有的家当了。
有了姐姐后,奶奶从义乌老家来杭州带孩子,搬来了一批土改后分到的菜橱、放小孩子用的立桶,红木做的一张太师椅等家具。
“那时只要住得下就已经很满足了,根本没有装修的概念。”金凯说,老房子墙下面是青砖垒起来的,上面是木结构,楼板是灰木条与泥浆糊起来的,上面罩了一层暗红色的漆。
家用电器几乎为零,与现在五彩缤纷的灯饰相比,那个最原始的灯泡一直是金凯抹不去的记忆。12户人家只有一只电表,电费是按灯泡算,为了省钱,家里的唯一一个白炽灯灯泡就装在两间房之间的门上。
水龙头也是12户人家共用的,装在天井的一个角落里,水特别小。夏天天气热了,大家一个吊桶一个吊桶地提着,在水龙头前面排队打水。整个院子里没有一个卫生间,一大早就得去对面的公共厕所倒马桶。厨房就更不用说了,做所有的饭菜仅靠一个煤炉,一大早,家里的老人就在天井里发煤炉,整个院子烟气缭绕。
【时间溯回:70年代】
结婚数家具“腿”
如果说60年代初还有一些清末留下来的家具,那么1966年“破四旧”后的家具已经失去了古风古韵。墙上挂挂日历,贴贴奖状,到了年底,把领袖画像贴在墙上当装饰画。墙上摆得越满,越能体现其政治色彩,极少能看见 家居 的风采。不论你走到哪一家,看到的都是类似的墙面、类似的家具、类似的地面。
今年54岁的郑雨是70年代末结婚的,房子是父亲单位里分的。50多平米的房子隔成了一个“田”字形,房子是水泥地、白墙,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基本和现在交的毛坯房差不多,全家人把家具一打包就搬进去住了。
虽说装修不讲究,但年轻人结婚开始注重家具和电器,当时新人追求的是“三转一响”,即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等。还要“36条腿”,就是家里的家具腿加起来要达到36这个数字,条件好点的要48条“腿”。
“我结婚时就凑足了36条‘腿’。”郑雨说,“36条腿”是那时结婚的标准配置。大约是指床、大橱、五斗橱、床头柜、桌子各一件,椅子四把,加在一起正好是36条腿。那个时候亲戚朋友结婚除了送被面、暖壶等用品,还流行送石膏像。在新房的餐柜上放上一些针织的白色工艺品也是当时的一种时尚。
【时间溯回:80年代】
装修游击队出现
46岁的姚玉仙上世纪80年代住在吴山脚下,一家三代人住在一个45方的楼房里,那时大部分人家住房面积都很小,所以折叠式金属家具得到了青睐,渐渐开始流行起来。
姚玉仙说,当时比较有名的杭州有“金鸡牌”钢丝床,宁波有“蝴蝶牌”钢丝床,价格在38.5元,相当于一个二级技工一个月的工资。钢折椅也流行起来,一把钢折椅30多元,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是31元/月,买一把折椅要花一个月的工资。但为了节省空间,她的父亲还是咬咬牙买了一张钢丝床。
当然也不是随便就能买到的,还需要凭票到家具店去买。“那时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一切都凭票供应,生产、流通、消费都要按照计划来。”姚玉仙对于“家具票”还记忆犹新:家里想置办点家具得先凭结婚证去街道领家具票,即使凭票买家具也得限量。
不过,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不少人家已经开始用石灰水或石膏粉将房顶、墙面刷成白色,再用油漆将墙面下部和地面刷成别的颜色,“一般是绿色、红色,”姚大姐说。受经济能力和住房条件所限,那时人们的脑海里没有“装修”或“设计”等词语。
随着改革开放,到80年代末期,一部分人开始对装修比较重视了,石灰水升级成了涂料,它比白灰粉墙要光亮一些。塑料地毯、亚克力地砖、大理石有了,带花纹的石膏板也有了,还出现各种图案的壁纸,包窗台,包括木门已成为重点的几个装修项目,铝合金门窗和原色时木饰也成为最时髦的装饰。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家庭要装木墙裙,市场上也出现了地毯、地砖、石膏板等建材产品。
那个时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开始尝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家庭装修”。不过确切地说,其实是装修游击队,没有营业执照,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更不要谈什么设计人员、环保装修了。他们只是在街边摆摊,家活工具一起上,干得最多的就是刷刷墙、贴贴瓷砖、吊吊顶,厨房、卫生间里最豪华的装饰也就是贴瓷砖,其他的一概没有。
【时间溯回:90年代】
家庭装修飞入寻常百姓家
90年代,家庭装修开始走入千家万户, 家装 行业也有了雏形。尽管80年代末出现的“装修游击队”的专业性和装修质量现在看来让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特定的时期为美化 家居 环境立下了汗马功劳。
林先生家安在古墩路的紫金公寓,房子装修是典型的90年代风格。“我当时是找路边的装修队来做的。”林先生说,那个时候,一些热闹的街边经常有举着“装修”牌子的“游击队”,他就从中选了一批安徽人。
“没有自己的想法,看别人家怎么装,自己就怎么装。”林先生说,当时“豪华型”、“宫殿型”比较流行,所以装修工人也给他家做了一些罗马柱,客厅的欧式吊顶上配了一盏大大的装饰灯,卧室里用墙纸装饰了墙面。新房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林先生在厨房里用不锈钢的材料做了一些柜面和吊橱,这些装修在当时算是挺不错的了。
从9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家具流行开展销会。1994年是在无锡,到了1995年则在杭州举办。同年,杭州第一个 家居 市场开始出现,也就是前不久刚刚拆迁的石祥路 家居 市场,林先生家的床、写字台就是从那里买来的。
90年代中后期,正规的 家装 公司逐渐多了起来,抢去了“马路游击队”的半壁江山。慢慢地,一些经济条件稍好的家庭开始有了设计的意识,愿意多花一些钱聘请专业的装饰公司和设计师为自己设计、装修房屋。
【时间溯回:进入21世纪】
家装 强调得更多的是个性
历史进入了21世纪,人们的装修观念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
刘晓两年前买下了滨江区的一套商品房,想让自己的“婚房”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品位。他请了专业的装修公司设计,瓷砖、洁具、地板、橱柜、居室门等均纳入 家装 公司的流程,确保整体风格统一。
“我觉得装修可以简单一些,装饰多一点。”刘晓说,他不喜欢90年代那种浓重的风格,选择家具时,特地挑选了现代感的布艺沙发,上面再配一堆各种颜色的抱枕,椅子是传统的藤条椅,给人别具一格的休闲感觉。以前装修很注重吊顶、玄关,但他只要求风格统一,另外更看重的是节约、环保。简单地硬修,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软装,已经成了他们这些80后在装修时的一个共识。
“当今的 家装 更多地强调的是个性,极简风格、田园风格、地中海风格……谁都不愿自己的装修风格和别人雷同。”刘晓说,现代人装修选择非常多,参与团购会,网购建材,软装,在网上写自己的 家装 日记,整体 家居 ,私人定制…… 家装 已经从最初的零装修到有饰无装,到追求豪华装修,再到回归简约,重设计,求个性,讲环保。
进入21世纪,人们的 家装 观念逐步走向成熟和理性。 家居 环境已经不仅仅只是一方空间,更重要的是心灵得到真正舒缓和释放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