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大足五金,是我县传统产业,起始于唐末,发展于清代,兴旺于新中国成立后,鼎盛于改革开放之初。曾在全国形成“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西南有龙水小五金”的三足鼎立之势,拥有较明显的相对优势和辉煌历史。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大足五金逐渐落伍。
大足五金目前面临的困境:
困境一:大足五金市场相对地位下降明显
纵向看,大足五金保持了较快发展水平,近三年规模从47亿跃升到82亿,年均增长超过了32%,在全县工业中的比重逐年提升,成为大足第一支柱产业。但横向比,无论是产业总体规模,还是企业数量、产品质量,都与德国、美国、日本,国内的浙江、广东等地区的五金产业相差甚远。从全国排名看,已从国内“三大乡”的第一位,跌落到了“五朵金花”之末位,其市场份额从全国的前三位退守到西南地区。
困境二:传统生产工艺面临现代集约生产挑战
以家庭手工作坊形式生产居多,采用手工或半机械化操作的生产厂家和加工户占70-80%,对产品质量认可度低。产品的同质化严重,缺乏独创性。产品的质量差和同质化,直接带来销售市场的边缘化和竞争的恶性化。
困境三:小农思想阻碍企业可持续发展
受“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束缚,企业主缺乏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前瞻性、主观能动性。据随机抽样调查,其从业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缺乏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老板“第一线”经营的思想非常明显,使企业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存在一定难度。
困境四:企业自我发展与科学规划脱节
产业还处于自我发展的初始阶段,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导向性布局,上下游链条不完善,节点性产品缺乏,生产经营者仍处于孤立的、自发的状态,制约了产业的壮大。
困境五:大产业缺乏大企业大品牌
五金品牌的培育和五金大企业的引进还任重道远。全县651家生产型五金企业中,招商引资类五金企业仅10几家,总体个头都不大,龙头带动作用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