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室内设计的形态,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在造型设计领域内视觉及其对图形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是如何去看图形的,以及这些对我们进行设计有什么影响。
任何一种视觉形象一定在于某背景之上,并且在我们的视域之内,人们不可能看到孤立的视觉元素实体,而是看到由形与形,图与底的相互关系构成的图形,正是由于这种图底之间的对比产生差异,我们才能认知图形,这差异就是视差,图与底视差越大,图形越清晰,越易于被视觉认知;反之亦然。创造性的运用视觉差别的相对性,敏锐的把握视差变化,才能创造出比客观物象更生动的视觉图形。
同时,视觉还有自动组织和归纳特性。当眼睛看到可视的图形差别时,会自动进行归纳组织,把其中的一部分归纳成一种形,把其它部分组织成另外的形。归纳的原理:或是因为它们彼此临近;或是因为它们在大小、方向、形态、色彩、质感等方面,有共同的特征,这便是“群化原则”。在视觉瞬间的组织之后,我们看到了图形。
此外,在图形中,总是某些刺激因素与稳定的视觉元素整体连成一体,形成图,而另一些则混杂在无组织的流动状态中形成底。图与底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辅相成,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转换。利用这种视觉的识别特性,设计师常常在室内设计中用来形成室内空间的视觉中心或趣味中心。下面是视觉形态易于成为“图”的条件:
1.居于画面中心易于成图,如(地板、墙、顶棚等)中心位置的物体;
2.在凹凸中,凸型的物体易于成图;
3.被包围的领域比包围的领域易于成图,移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容易成图,向下边连接的物体比上边连接的物体容易成图;
4.色彩要素强烈的形易于成图,如具有明亮度、彩度很高的物体;
5.对称.规则严谨的物体易于成图;
6.画面中相对小的易于成图,如面积不大的物体;
7.群体化的形易于成图,如在质地上群集的物体;
8.在一定的画面内,性质不同的物体容易成图;
9.处于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元素比倾斜的元素更易于成图,如向垂直或水平方向扩展的物体,或者放置的物体;
10.曾经体验过的图形易于成图;
理解图与底的相对性,便于明确形象与空间的关系,从而准确得表达主题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