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店面突出 家居 品牌特色,也需要选择人流量大的 家居 综合卖场“借势”。采写/新京报记者冯静摄影/新京报记者高玮王远征
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和了解一个 家居 品牌,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这个品牌的店面看看。与其他商品不同, 家居 产品需要实地体验,店面里的直观印象直接决定着消费者的购物意向,因此,门店里的感受直接影响着是否可以成交。
对于 家居 品牌而言,店面的布局、购物体验的设计、销售人员的专业程度,传递了一个品牌的形象与理念。那么,品牌是如何设计店面,让消费者一见钟情,心甘情愿地买单的?本期将剖析多个细节,呈现“藏在门店里的品牌秘密”。
门店是“第一印象”
近日,由新京报 家居 周刊主办,《居尚》杂志、《房地产世界》杂志和众多网络媒体全程支持的“新京报首届 家居 门店体验之旅暨2014年京城 家居 门店评选活动”拉开序幕。此次评选中,新京报 家居 周刊将邀请业内专家、消费者对 家居 品牌的门店进行走访体验,并对门店各个细节进行评测打分,最后由消费者、专家评选出“消费者最喜爱的 家居 门店”等奖项。
如果没有消费需求,消费者对 家居 品牌的了解几近寥寥,而当需求来临时,选择和考量一个品牌的理念、产品和服务,门店则成为最直接的方式。因此,对于 家居 品牌而言,店面如何布局、店内如何装修、产品如何陈列、产品如何定位、导购员如何介绍产品、如何承诺服务,将成为其品牌形象的直接塑造因素,而这些第一印象,将决定消费者是否买单。
如果印象不佳,消费者不太可能再次进店。在竞争激烈的 家居 市场,店面的形象、定位将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销量与品牌的口碑。
家居 门店“百花齐放”
家居 门店的发展脉络与整个产业的发展历程相伴相生,从最初的街边小店、到 家居 产品集聚地、再到专业卖场的集中与分区, 家居 门店是品牌的脸面,也反映了行业的发展段落。
据集美 家居 总裁赵建国回忆:“在80年代的市场经济初期,很多商人拿着屯来的货租个地方开个店面,卖完了就撤了。”当时的门店,还停留在“销售场所”一个作用上。由于市场的不规范、 家居 品牌还未形成,有“固定消费场所”成为考量品牌诚信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经过多年的发展, 家居 品牌集中化开始,大型 家居 卖场、大型 家居 产品集聚地也随之出现,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集美 家居 等大型卖场建立,将零散的门店统一到固定场所销售,并作为管理方进行品牌审核、管理、提供担保和售后服务,门店已经成为品牌的“门脸”,而且品牌实力往往通过门店位置、面积、装修风格展现出来。
在门店的塑造过程中,品牌更希望通过门店来展示品牌特色与形象,因此,近十年来,除了传统综合 家居 卖场外,门店的形象与形式也在悄然变化。2008年,业之峰装饰北五环店开业,开启了装修行业的“大店模式”,开设体验馆、整合产业链、提供一站式服务,成为 家装 行业的整体走向。此外,在北京市场上,各具特色的品牌独立店也开始兴起,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北四环沿线高端品牌独立店、西四环沿线红木品牌独立店等独立店面群。
大 家居 卖场、建材超市、专业卖场、独立店面,甚至将店面开进百货商场,多种形式的 家居 店面的出现,不仅是从零售角度考虑品牌定位,也标志着 家居 行业整体形象的规范与提升,品牌开始从各个角度考量选择最合适的店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