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胖记者的话说,张爱玲这个上海老女人,临死了都还在“作”。
“作”是江浙方言,大概表示事多,挑剔,让人难以应对的意思。看完《小团圆》曲折的出版经历,确实不得不认同这个观点,这个旷世才女,确实一直在和这个世界闹别扭,说她想清清静静的离去,恐怕连她自己的在天之灵都不会相信。
关于遗作《小团圆》是否应该出版,一直有很多争议。一直到现在,都有铁杆“张迷”表示应该拒读《小团圆》。起因,还是张爱玲自己。92年,张爱玲致信给台湾好友宋琪夫妇,安排身后事。在信中提到想把《小团圆》销毁。但她的语气犹豫不决,又说稍后再议,没想到2年多后,就与世长辞。
张爱玲暧昧不清的态度,让遗嘱执行人宋琪夫妇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因为也只有宋琪夫妇知道,张爱玲在这部作品上花了多少心血。95年,当张爱玲静悄悄的在公寓死去时,桌上,还摊着正在修改的《小团圆》。
中国戏曲有个结局叫“大团圆”,讲得就是贫穷秀才中状元,衣锦还乡大团圆。这是中国人对生活理想状态的向往。而不管是张爱玲,还是胡兰成,人生虽有辉煌之时,却没有圆满的结局,也只能算做“小团圆”。这就是这部自传性作品名字的由来。
《小团圆》初稿成书在1976年。那时台湾的张爱玲热正是方兴未艾,“复出”的胡兰成写了《今生今世》,关于胡张恋的描写更是激起了社会的空前关注。上海作女张爱玲怎么可能把解释自己的权利交给不相干的人,又或者是那个早已恩断义绝的旧情人呢?于是,写自传小说的念头出现了。
另一方面,从现实来说,旅居美国的张爱玲创作陷入空前低谷,无法融入美国社会,善于描写生活的张爱玲也无法从现在的生活中汲取灵感。回忆,成为了她创作的唯一动力,也是她谋生的唯一办法。
《小团圆》寄到台湾以后,宋琪看完却建议张爱玲不要出版。因为胡兰成的汉奸背景,因为当时台湾复杂的政局,宋琪害怕《小团圆》不被社会接受,最终害得张爱玲连最后一片创作谋生的天地都沦陷。《小团圆》得改。
一改,就是20年。
很多资料都表示,从内心深处,张爱玲从来没有放弃过出版《小团圆》的愿望。但她为什么会留下这样模棱两可的遗嘱?没有人能猜得透。这也许是她故意留下的难题,这是她和世界闹得最后一次别扭。
张爱玲一生孤傲。用小团圆里的话来说,世界没有爱过她,所以她习惯了自己爱自己。在各种主义、团体盛行的20世纪前半叶,她没有被任何一个主义,或者团体接纳。大陆曾把她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抹去,而台湾一度把她归为“亲共作家”。离开华语文化圈,对于一个畅销作家来说,绝对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在当时,却也是唯一的选择。
若张爱玲不愿意和这个世界和解,其实也有充分而强大的理由。
在读《小团圆》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一遍又一遍浮现的却是晚年,一头银发,神情冷漠的张爱玲
如何喝着西柚汁来忍耐饥饿的情景。《小团圆》就是在这样的忍耐中写下的,它写了20年,留下了张爱玲对人生的回望,就像书的封面被反复炒作的那句话一样:我是想写千回百转的爱情,即时它消失
了,也还是能留下些什么。
留下些什么,难道不是一个以笔谋生的人,一生的意义所在吗?
把心血焚毁,是林黛玉的做法,这是自杀,也是报复。张爱玲没有忍心将《小团圆》付之一炬,莫非是,她的内心深处,仍然抱着和这个世界和解的渴望?她还是期盼着,有人能够读懂她,了解她。但她不确定是否有这样的可能,所以才留下那样模棱两可的话?
《小团圆》我刚开始读,以我的眼光,这不能算是一个佳作。情节有些拖沓,语言不再犀利,大约是好久不在华文圈生活的原因,连文字表达都有些生疏。
但我还是决定把它看下去。
女人都有一个特点,你问她一个问题,她心里明明想的是yes,但是回答确实no。上海作女,恐怕尤为如此。
她羞于主动伸手和世界和解。
那我们只好主动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