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 2009年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十大IT创新之一的企业索尼,近两年来在高清事业上的突飞猛进可谓功不可没,几乎可以说是对中国家电产业的一次升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产业非蓝光和高清电视莫属,其要追忆到04年索尼与三星共同创立S-LCD公司开始,也从此诞生了性能出众如今当红的S-PVA液晶电视面板生产线,专供索尼三星的液晶电视使用。后来到了05年,索尼历史性的创造了BRAVIA液晶电视品牌,从此在高端液晶电视领域作着领头军的角色。
在这几年索尼BRAVIA液晶电视的发展过程中,索尼一直倡导高清视界这个理念,其中包含了广阔的高清产品链,创造了几个行业之首的技术创新,今天我们就来验证一下索尼对高清产业的升级都作出了什么?
一、索尼高清视界带来的产业升级——高清电视
液晶面板技术升级:索尼WCG CCFL广色域技术出台
从05年索尼BRAVIA液晶电视品牌正式推出后,首次亮相的第一代BRAVIA品牌的液晶电视产品线包含了S和V两个系列机型,分别定位与低端和高端。也由此诞生了V40A10液晶电视始上的这个神话机型,当时甚至被誉为液晶电视的机皇。凭借创新的索尼WCG CCFL广色域背光灯区别于传统CCFL背光液晶电视,也是创下了液晶电视对于色彩的一个新观点。
随后06年8月份,索尼在第一代BRAVIA电视的成功之下推出了第二代BRAVIA系列产品,产品代号为V200A系列,也是代表了索尼的第二代液晶电视产品。第二代的BRAVIA电视相比第一代来说辉煌了不少,分别推出了X、V、U、T、E五大系列,也是这次的机型发布,开拓了索尼X系列首个1080p液晶电视的生涯。并且其广色域背光灯和BRAVIA ENGINE Pro引擎也开始大力推广。
与此同时,索尼的BRAVIA液晶电视的全球销量也达到了400万台,可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显示技术革命性升级:索尼出台10bit液晶面板、70英寸LED液晶电视、x.v.Colour色域标准
时间推移07年8月,这是索尼第三代的BRAVIA液晶电视的问世时间,产品线分别为X、W、D、V、M这全新的五大系列产品,第三代的BRAVIA液晶电视将产品线的阵容划分的更加清晰全面,其中全高清阵营提供了3款机型,高清阵营提供了3款机型,其中M系列为低端机型。并且技术层面除了索尼特有的WCG CCFL广色域背光灯和BRAVIA ENGINE Pro图像引擎外,还增添了电影模式、Motionflow 100Hz技术、10bit高清面板技术、x.v.Colour色域标准、HDMI 1.3、照片模式等先进技术。
第三代BRAVIA液晶电视的推出,对家电行业可算得上是一次升级,首先最引人入目的是10bit液晶面板的革命性关注点,在此之后许多品牌也相续开始普及10bit技术。简单来说,面板bit值越高,色彩过渡越好,它好似液晶面板的一块驱动IC,在电视中DAC数模转换中处理更多的色彩值。目前在国内市场大多数的液晶电视采用的是8-bit液晶面板技术,10bit的优势就在于增强了画面的色彩过度,让画面更自然真实。因此也引出了HDMI 1.3接口和x.v.Colour两项指标,因为三个技术是缺一不可的,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为一个未来趋势,只有支持x.v.Colour的摄像机拍摄的高清视频,通过HDMI 1.3接口,然后输入到支持10bit液晶面板驱动技术的液晶电视上,才能真正享受到10bit和x.v.Colour的魅力,这在短期内虽然较难实现,但却为行业指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所以可以算的上是一项重大的转折点。
另外在第三代BRAVIA电视当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有一款70英寸的LED背光液晶电视,因此开创了索尼史上的LED背光之路,也为如今的X4500系列打下了坚实的积累。
产品创新技术升级:200Hz四倍速刷新技术、9.9毫米LED液晶电视问世
索尼每年都会以新的行业关注点走在最前面,那么08年带来的改变应该是一个升级加一个创新。索尼在去年11月份革命性的在北京公布了其200Hz四倍速技术液晶电视产品以及9.9毫米的白光LED液晶电视产品,这两个是笔者认为在本次发布会最隆重的热点。
首先应该提到的是全球首台200Hz四倍速刷新技术的液晶电视产品,该系列机型将去年索尼推出的100Hz倍速技术升级到了四倍速,更加降低拖尾带来的困扰。新的技术名称叫做Motionflow 200Hz,是去年100Hz的升级版本。根据索尼技术人员解释,四倍速后算法的响应时间大约等效于4ms,这是液晶电视史上的一次记录的刷新。
其次是索尼通过1年的研发时间,也是于去年年底发布了9.9毫米的超薄白光LED液晶电视,机器尺寸为40英寸,为了实现9.9毫米的机身厚度,传统背光技术无法继续使用,于是索尼开发了全新的边缘白光LED,它的光源在面板的四角,通过特殊的漫射技术,均匀背光到整个屏幕,以达到背光的整体统一。
二、索尼高清视界带来的产业升级——蓝光
产业升级之——索尼推出国内首台蓝光播放机
蓝光技术凭借超大的储存容量,可以容纳下25~50GB的超大文件,因此高清影片的储存介质无疑只能建立在蓝光的基础之上。国外的蓝光早已普及多年,而国内直到08年才开始了蓝光的发展,并且发起这场中国蓝光热的正是索尼中国,其在08年1月24日推出了型号为S300的国内首台蓝光播放机,当时4999元的标准售价开卖。
作为索尼在中国大陆地区推出的首款蓝光播放机,BDP-S300可以通过HDMI高清接口完美输出1080/24p的视频,使播放的电影展现24帧每秒的胶片质感。音效方面,BDP-S300支持7.1声道输出,完全符合发烧友的口味。
产业升级之——索尼对国内蓝光片源的补足
一、捆绑蓝光电影销售
大家都知道,索尼蓝光播放机S300自从上市后,因为受限于C区蓝光片源,所以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从2008年7月8日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买蓝光机捆绑电影的活动。此时索尼已经引入了首批蓝光碟片,但开始将只作为非卖品随索尼BDP-S300蓝光播放机赠送,分别是《功夫》、《蜘蛛侠3》、《丛林大反攻》。
笔者个人看法,这次捆绑销售目地是为了增强索尼在中国蓝光市场的占有率,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消费者能够免费体验到真正蓝光高清的魅力,毕竟蓝光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DVD不同的是,蓝光的光碟和机器将会具备很大的关联性,这也就不难看出,索尼正在整合旗下影视内容和电子硬件两方面资源,大力在国内市场推广的决心。
二、30余部蓝光影片发布,明年将达到100部
2008年11月的索尼冬季发布会中,除了宣布推出全新的S350蓝光播放机外,另一大革命性策略是随S350蓝光播放机一起上市的还有30余部蓝光影片,并根据索尼索尼影视家庭娱乐公司亚州区副总裁- Tim Meade提到的,明年在中国市场将有100多部蓝光电影共选择。
通过索尼这几年在高清事业上对产业的影响可以说功不可没,从蓝光、PS3、BRAVIA几个方面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