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纺织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将纺织业的出口退税率从14%上调到15%,希望给低谷中的出口企业“减负”。“对于这块补贴,客户也在虎视眈眈。”一家位于无锡的服装外贸企业负责人何女士说,外商得知出口退税率提高了一个点,他们紧接着把购买的价格也相应的下压,这部分利润相当于让给国外客户了。
本报记者调查获悉,在出口形势不景气的背景下,出口退税率的上调未必能让相关企业尽享,而另一方面,目前仍在过渡期的质检新规,已经给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相关费用。
被分享的补贴
在纺织业振兴规划出台前,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表示,振兴规划中能够马上见效的政策主要还是提高出口退税率,其他的政策,相对来说更多还是停留在纲领性层面上,还需要更细的政策举措出台。
来自中国第一纺织网的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如果2009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按照1∶6.5估算,本次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调至15%,将为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获得76亿元的退税额。不考虑其他变动因素,在企业实行25%所得税情况下,因出口退税调整将让纺织全行业增加约57亿元的净利润。
但在全球需求萎缩、中国纺织企业议价能力较低的情况下,企业真正拿到手的利润很可能会大打折扣。
何女士告诉记者,外商得知出口退税率提高了一个点,相应的也会把购买价格往下压。也就是说,这部分利润相当于让给国外客户了。“现在生意不好做啊,他们提出来我们也没办法。”
汪前进也指出,当前外部市场在不断萎缩,正是纺织出口企业议价能力最弱的时候,所以政府对企业出口退税方面的补贴,40%到50%可能最终都会被国外客户夺走。
事实上,出口退税从2008年下半年陆续上调2次,从11%调到14%,但从效果来看,对纺织行业出口的影响力度比较有限。
汪前进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将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最终政府补贴给企业的这部分利润,还是会被外国客商夺走。而与此同时,政府还将为此付出高额的税收成本。
质检新规加压
与此同时,纺服出口的检验新规也让企业抱怨,“出口退税省的那些钱都还回去了。”
2009年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2009年)》。新增纳入《法检目录》的产品中,近九成涉及纺织服装企业,这部分商品2007年出口额共计299亿美元,涉及出口企业近3万家。
其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与质检总局进行了沟通和反映,质检总局方面称,此次政策出台较仓促,质检总局将对新增法检产品作进一步评估,过渡期后作必要调整。
所谓过渡期,是指2009年6月30日前,企业在出口时,只需提前向当地检验检疫机构申报、领取《出境货物通关单》,而无需交纳检验检疫费,7月1日起,将按总局有关规定正式实施检验检疫。
2月9日,记者从商会方面获悉,本月底,商会将组织纺织出口企业再度与质检总局座谈,将企业的现状反映给质检总局,希望能够调整政策。
但上海飞马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龙生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在过渡期内,新增货物的报关已经平添了一些间接费用,比如手续的申办和人力成本。过渡期后,如果政策不做调整,新政涉及到飞马约5000万元的货品,相应的出口检验成本将增加60万左右。
上述无锡外贸企业负责人何女士告诉记者,新规意味着每出口一次,不论产品数量多少,都要先进行商检,“每次去上海报关时,都要交150元的费用”。
“这些费用,不是按照出口额的多少来收,而是按照报关次数收取。这对小企业特别不利。”何女士强调说,小企业收到的单子往往量不大,但次数较频繁,分散的小单非常厉害。以公司为例,500多件的单子收得最多,几乎每两天就要去报一次关,“费用比出口退税提高(省去)的厉害多了。”何女士所在的外贸企业,一年的销售额为300万-500万美金,客户绝大部分位于欧美。
纺织品下乡?
在外需萎缩,而内需也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纺织业界认为,创造需求是振兴行业的关键要素。
振兴行业规划中,也明确表示,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扩大国内消费,开发新产品,开拓农村市场。汪前进透露,其实行业协会曾有过提议,仿效此前的“家电下乡”,实施“纺织品下乡”的相关政策,以启动庞大的农村内需市场。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也表示,内需市场是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目前,我国农村市场纺织品服装消费依然很低。2008年,城镇居民每年衣着支出在1000块钱以上,农村却不到200块钱,基本上相当于城镇的五分之一左右。
正基于此,汪前进认为,如果政府把用于补贴出口退税的几十个亿拿来推行“纺织品下乡”,“效果可能会更直接,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