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过程中不断加钱,装修效果同预算差别很大……”相信不少消费者在装修中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在装修旺季到来之际,为避免消费者在装修过程中遭遇不必要的损失,昨日,市消协根据以往消费者投诉案例整理出家庭装修预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陷阱,提醒广大消费者家庭装修过程中一定要多个心眼。
本文由城市猎房编辑整理,转载自城市猎房|福州房产网 http://www.letfind.com.cn本文由城市猎房编辑整理,转载自城市猎房|福州房产网 http://www.letfind.com.cn
去年3月初,消费者杜先生装修新房,施工人员预算1.8万元就能装修好,结果随着工程的进展,各种材料不够又重新买了二三次,费用增加到2.6万元,光油漆和涂料就增加了近2000元。后来,才知道是施工人员与经销商在中间捣鬼,故意浪费他的材料,以次充好,从中赚钱。
今年7月21日,消费者陈女士向市消协投诉:前段时间,陈女士按照装修师傅预算的到其指定的门店购买了2.3万元的材料。等活儿干完后,居然还剩下五六千元的材料。陈女士想将用不完的材料退掉,可店里却不给退货,电话联系装修师傅,装修师傅说这都怨陈女士购货时未跟店家协商好。消协派人到门店协调,店老板表示不能按购买的价格退,只能退一半的钱,因为装修师傅已经拿了7%的回扣,剩下的材料不好卖。
市消协工作人员王自新称,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家庭装修报价标准,一些装修人员借机在预算报价上设置重重陷阱。比如说,见客户不懂装修,便跟建材商家联合将预算做得很高,待客户想退料时却遭遇重重困难。二是为了使客户容易接受,故意将数量很大的项目少报,待到结算时却称当初的报价只是基本价。三是在预算中故意漏掉一些装修中不得不进行的像改扩门、砸墙等固定项目,以此达到加价的目的。四是故意将一些淘汰的工艺写进预算中,当客户要求更改时,装修公司借机加价;或者是在约定工艺后,忽悠客户使用简单、省时的工艺,结算时却仍按原价计算。五是在预算中故意采用非常规方法将门窗等不需要材料的地方也计算在内,重复计价。六是预算时笼统报价,实际装修中却派生出多个“不在报价内”的计价项目,让消费者大花冤枉钱。
针对上述情况,市消协建议消费者:最好邀请专业或有装修经验的人士协助审核预算表,擦亮眼睛看看专修公司的做法是否存在上述情况。另外,装修时还要记住与装修公司签订“在不增加预算的情况下,保证预算效果完全实现”等为内容的书面合同,避免不知不觉中被预算给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