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建国:从事家用电器标准制定、认证、检验二十多年,高级工程师。现为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清洁器具分委会秘书长、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部部长。
概述
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买卖双方。卖方为达到其推销商品的目的通过各种渠道极力宣传产品质量何等之优,谓之达到某种水平符合某项标准,借此赢得买方的信任和欢迎;买方为采购自己满意的商品,对卖方的商品半信半疑,甚至对其商品加以否定。因为实际经验告诉他们,卖方的宣传常常夸大事实,甚至包含了一定的欺骗性,但又没有鉴定商品的手段和识别商品优劣的知识。因此,就渴望一个第三方作为公正者来证明商品的质量,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第三方认证”。产品质量认证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商品生产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长,又加速了各国产品认证制度的进程。从二十世纪开始,很多工业发达国家或经济强国,纷纷建立了自己国家的质量认证制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英、法、日、美、加拿大、比利时、葡萄牙、丹麦、芬兰等很多国家,为了医治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创伤,迅速恢复国家工业,先后实行采用法定标准的产品认证制度,规定了很多工业产品要标准生产并需取得权威鉴定机构颁发的认证标志。由于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这些国家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果,打开了产品销路,占领了国内市场。为了巩固已得的利益,这些国家又把产品认证制度用于国际贸易中,使认证制度变成了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因此,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以发展本国的对外贸易,这样质量认证在全世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所有的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建立各自的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认证的必要性
实行第三方认证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保证产品质量所采取的普遍措施,由于这种认证制度不受买卖双方权益的限制,因而对获准认证后产品的鉴定评估是比较公正和科学的。我国的产品质量认证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而家用电器的产品认证则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认证制度的实施使我国家用电器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主要家用电器产品的质量已达到国外上个世纪90年代的水平。彩色电视机、空调器、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家用电器生产大国。我国的家电市场已经国际化,市场的国际化带来了产品认证的国际化。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都有各自的性能认证制度。此外,亚洲国家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及我国的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都建立了各自的家电性能认证制度。为保证我国家电产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促进我国家电产品的出口,尽快建立我国完善的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已迫在眉睫。目前,我国的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才刚刚建立,现在实施的CCC认证制度,只是对产品安全性进行的认证,产品性能认证几乎还是空白,所以说依据我国产品的特点和我国大众消费的习惯建立我国的性能质量认证制度以完善我国的质量认证体系已迫在眉睫。
产品的性能认证对产品的质量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促使企业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目前产品的性能认证把节能提高到重要的位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中对认证标准作了专门的规定,即实施产品质量认证依据的标准应当是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这是从法律上规定了认证产品标准的先进性,这保证了我国产品质量认证的先进性。
因此,产品的性能的认证必将使我国的家用电器质量有质的飞跃,使我国从家用电器成产大国成为家用电器生产强国,这将对合理使用能源和环境保护以及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起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认证的法律依据
质量是产品或服务内涵的客观存在,其表现形式为其所有的特性和特性总和。质量认证是经权威机构确认并通过合格证书或合格标志,证明某一产品或服务符合相应标准或规范的活动。质量认证制度之所以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关键在于它是由第三方机构对产品或质量体系做出的具有权威性的评价,从而使顾客和企业本身对产品质量建立信心。1991年,国务院以83号令的形式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认证管理条例》,国家技术监督局随后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认证实施办法》、《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管理办法》、《产品质量认证机构管理办法》、《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检察员和检验机构评审员管理办法》、《产品质量认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性文件,从而拉开了全国范围内开展质量认证的序幕,确立了质量认证在国民经济中的法律地位。质量认证制度的实施,对供、需双方,对社会、对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需方可通过认证注册或认证标志选择供方产品,对一般消费者,可以防止误购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从而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对企业来讲,通过质量认证,可以促进企业完善质量体系,提高企业质量信誉,增强市场竞争力,减少因重复性检查给企业造成的负担。所以说质量认证使消费者和企业都受益的质量管理办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润滑剂的作用。
认证的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已是家用电器生产大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国内的家用电器需求量还会大幅度的增长。据统计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 28%,世界平均城市化率为45%,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为70-80%,到2020年全国实现小康,即城市化率达到50%,届时我国家用电器的需求量将会翻两番,因此目前我国家用电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家用电器今后的发展,由于我们在产品认证过程中过于强调安全强制性的一方面,而忽视了产品性能的认证,以至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是只考虑安全过关,而忽视性能质量,大量采用低质零部件使整机效率降低,忘掉了其生产产品的根本目的是向消费者提供使用价值。特别是近年来的价格战,许多企业以牺牲产品的性能质量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造成了产品质量的大幅下滑。重安全轻性能和恶性的价格竞争是导致家用电器总体质量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价格战如此打下去,我国的家用电器质量水平将大幅下降。采取产品性能认证是遏制无序价格竞争的有效手段,使产品以最佳的性能价格比提供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明明白白的消费,给企业充分展示自己产品的机会。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的消费者也逐渐成熟起来,注重内在品质是其选择商品的重要考虑因素,也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以洗衣机为例:家用电动洗衣机国家标准GB/T4288-2003在标准中结合我国国情和国外先进国家产品的质量水平,对洗衣机的洗净比、用电量、用水量、噪声、含水率、寿命指标确进行分等分级,其中A、B、C、D级即表示为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国内中等水平、国内一般水平。该标准2004年3月1日实施以后在行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开创了家用电器产品性能分等分级的先河,企业纷纷进行检测确定其产品的质量等级,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洗衣机的例子说明了企业和消费者的成熟,也说明了性能认证的重要性,但目前性能认证还不完善,分等分级的宣传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标志,给消费者识别真假带来了困难,因此,市场呼唤性能认证的实施,给予消费者以统一识别的标识从而规范市场。
2 型式试验;
3 初始工厂审查;
4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5 获证后的监督。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在家用电器性能实验方法的研究上始终保持国内领先地位,从而可以为家用电器性能认证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