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HiQ家电体系的初步成形和基于家庭互联网的智能生态的完善,长虹已经在智能化的起跑线上“抢先半个身位”。不过,躺在成绩单上自我陶醉不是长虹的风格,一位CHiQ家电研发人员表示,技术上的暂时领先并不代表什么,其他家电企业在后面追得很紧,他们要“一直向前奔跑”,时刻要有危机感。
眼下,CHiQ系列家电中的电视、彩电和空调已全线落地,人性化的功能远远超出消费者的期待值,引发一波波市场抢购热潮,部分竞争对手也表现出对这一成功案例的肯定。从业界内外的反映来看,长虹走在了正确的智能化方向上,但这并不是碰运气或者一蹴而就,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艰苦探索而来。
据长虹家电产业集团智能技术总监李昱兵介绍,对于智能 家居 最初的设计目标非常简单,和当下绝大多数家电企业的所谓“智能化”一样,只需要在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具有“智能”即可,“增加显示屏,具有多媒体功能,能够联网,方便控制,显得更加时尚……基本上就是这样。”
不过,经过长虹UCD部门上万次的样本调研,与用户面对面接触了解他们的痛点之后,研发团队的想法彻底改变了。长虹公司副总工程师阳丹说:“我们希望能够把产品连接起来,形成为一个‘环’,用户就在环的最中心,从而实现以人为中心的个性体验,让产品提供的内容和服务越来越贴近用户的需求。”
就这样,CHiQ产品的使命从简单的智能家电变成家庭互联网核心平台的根基,成为长虹智慧家庭的立足点,进而向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发展成为三级生态体系的关键支撑点。其中,CHiQ电视被要求具有带走看、分类看、随时看和多屏看的“四看”功能,彻底消除让用户困扰的痛点;CHiQ冰箱则必须“聪明”起来,帮助用户来管理冰箱里面的食物;而CHiQ空调要摒弃传统的“硬件+功能”,实现“软件+模式”形式的个性应用场景体验。
对于研发团队的成员来说,这一转变是痛苦的,也是艰难的。“就像空调,原来只需要调温度,现在需要的是应用场景,出风的方向、大小以及应该调到什么样的温度,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一位管理人员介绍,无奈之下,团队进行逆向思考,“有没有可能让空调根据用户的情况做调整?这样的话就相当于空调主动来感知人的需求,这样就彻底反过来,成了从应用场景定义空调需要什么东西。但这样对大家来说就是设计观念的彻底转变,要转到应用场景,转到产品,再转到产品对用户的价值。”
于是,长虹围绕用户开始了与价值相关的技术的摸索与研究。对于这个过程中的坎坷,李昱兵告诉记者,2014年的春节,所有人都在努力地进行技术公关,都过得不太好,“过年的时候,长虹很多部门放十几天假,到初八才上班,我们一共放了两天,大年三十和初一,其他的时间全部在加班。”
CHiQ家电发布会成功落幕后,研发团队集体放假,他要请大家吃饭,结果被拒绝了,“他们说我不需要,我只想回酒店睡觉,然后明天回家陪老婆出去走走,有些有小孩的要去陪小孩。”李昱兵说,自己当时唯一的感觉是感动,完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接下来长虹会怎么做?是在现有基础上修修补补还是继续革命性的创新?CHiQ空调一位研发人员表示,CHiQ家电将会不断向前奔跑,因为在智能化的道路上,其他企业也追得很紧,而且长虹给了他们现成的模板,“我们研发出来可能要攻关半年,他们可能一个月就能完成工作,路都已经趟好了,所以咱们的研发团队不能停下来。”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以人为中心”理念的进一步贯彻,长虹将会推出更多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让CHiQ家族不断壮大,现有的产品也会推陈出新,给用户带来更良好的使用体验。未来,长虹将进一步完善基于家庭互联网的智能生态圈,也让产品更加贴近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