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第三?
在“红星美凯龙收购案”中,吉盛伟邦被定义为“在业内影响力位居前三”。不过,在 家居 建材营销专家、帝略营销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陆丰看来,这一说法显得有些“言过其实”。
“如果吉盛伟邦排第三,那么那些比它大得多的要怎么办?大家都说自己是第一呢。”陆丰向时代周报记者评论道。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目前 家居 流通领域的绝对大佬,截至目前红星美凯龙已经在全国90多个城市开业了125家商场,此前预计的2013年商户销售额超过600亿元。排名第二的居然之家卖场数则有76家。而吉盛伟邦发展至今25年,在全国范围内仅有6家门店,且有3家位于上海,广州和长春分别有2家、1家。
在陆丰看来,整个行业经过几年的疯狂扩张,加之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部分企业本身销售的限制,如地理位置、管理能力、经营水平等,许多卖场正在面临危机。
根据上海安邦智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今年年中 家居 卖场调查报告,当前全国 家居 卖场撤店空置的情况正在不断加剧。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基本上每一个卖场都存在撤店空置的现象,并且11个城市中有16个卖场的空置率超过20%,占比30.7%以上;有22个卖场空置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有8个卖场空置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分别占比42.3%、15.4%。从区域对比看,全国连锁卖场红星美凯龙、月星 家居 、第六空间集中扩张的华东区、华南区发达一二级城市的卖场撤店空置的情况最严重。
而吉盛伟邦也多多少少遇到了这一类困境和问题。“第一它没有规模。在这个行业里像苏宁、国美,有规模才能给它带来一系列谈判的能力和优势,但它规模又没有,管理水平又上不去,竞争又那么激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上不上下不下是最难受的。”陆丰说,“或者像有些品牌那样在当地只开一家店,有区域的优势,又有政府的资源,在当地形成多年的品牌优势,但吉盛伟邦一项都占不到。这是必然的结果。”
而非上市企业本身财务状况不透明,也加大了外界对吉盛伟邦真实状况了解的难度。
根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如今全国范围内注册在创始人邹文龙名下的吉盛伟邦集团下属公司仅有上海吉盛伟邦 家居 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长春吉盛伟邦 家居 有限公司,以及与绿地集团合资的上海吉盛伟邦绿地国际家具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吉盛伟邦绿地家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5日的广州吉盛伟邦展览有限公司,如今已经注销。
其中上海吉盛伟邦 家居 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8000万元,投资人为长春吉盛伟邦 家居 有限公司,而长春吉盛伟邦 家居 有限公司实际上成立于2014年3月3日,注册资本也为8000万元。吉盛伟邦实际控制人邹文龙、李菡,在今年3月前后对多家注册公司进行了事项变更。
上海吉盛伟邦绿地国际家具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47000.0 万人民币,投资人上海绿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吉盛伟邦 家居 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各出资23500万元。
时代周报记者在查找了多方材料后,仅在上海青浦区政府网站《青浦区2014年上半年商业运行情况》一文中,找到位于青浦区赵巷商业商务区内的“吉盛伟邦实现销售6.4亿元,同比增长14.9%”。
而吉盛伟邦位于上海青浦的门店,即为与绿地合资的吉盛伟邦家具村,公开资料显示,该卖场占地45万平方米,引入1000余家国内外一线品牌建立了品牌直营直销旗舰店,是“红星美凯龙收购案”中,被业内认为的最大资产。
邹文龙入股中民投
原本打算把公司卖给红星美凯龙,邹文龙其实下了很大的决心。
在今年年初的公开信中,邹文龙坦言“虽然有很多纠结和眷恋,但终于做到‘培育起,放得下’了,这或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或许是个人价值观的转变,此时也深感欣慰”。
将全身心培育的吉盛伟邦,托付给昔日的对手红星美凯龙,当时业内对于邹文龙彻底退出的态度有诸多猜测。新浪乐居甚至援引上海一位 家居 业内人士称,邹文龙被传病重,是促成邹最终同意卖掉吉盛伟邦的重大原因。此外,走高端 家居 路线的吉盛伟邦因遭遇利润降低、电商冲击而“脱手”的猜测更是不绝于耳。
行业内专家陆丰向时代周报记者称,整个红星美凯龙收购案过程都比较神秘。“我们业内人士也都是在猜测,大概知道是怎么一个情况,但是具体我们也不知道太多。”
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发现,正是在“红星美凯龙收购案”沸沸扬扬的3月前后,吉盛伟邦实际控制人邹文龙、李菡实际上做了一件看似不相干的事。
根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今年3月13日,自然人邹文龙、李菡投资成立了“锦绣前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10000.0 万人民币,法人代表为李菡,经营范围包括实业投资、投资咨询、投资管理、企业管理。公司注册地为上海市虹口区邯郸路173号4号楼6233室。
这家突击成立的“锦绣前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前不久引起各方震动的中国最大民营投资公司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根据公开资料,在股权结构方面,中民投单一股东持股比例最高不超过2%,即10亿元,最低不少于0.6%,即3亿元。
而邹文龙在当时的公开信最后,也确实颇为意味深长地提及:“亲们,这不是告别更不是终点,准确说这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我将放飞新的工作和生活的梦想!”其所提及的“新的工作和生活的梦想”,或许与入股中民投相关。
如今距离收购事件双方宣布从“股权转让”变为“品牌合作”已过半年之久,摆在吉盛伟邦面前的问题是,面对收购失败,以及领导人的退出之心,究竟该何去何从?
同时,时代周报记者日前从红星美凯龙一位内部员工处了解到,双方的“合作”似并未有实质性进展。
“现在合作到什么程度,我们也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其实如果现在对外发布的消息不能让大众明确合作的具体模式的话,那么相信也是我们集团方面并不想把这个事情说得太清楚。可能还没定,可能还有变化。”上述人士并未透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