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崇尚个性的当下,私人定制的家具开始受到大家的追捧。但目前因定制家具市场缺乏统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定制程序中不少方面尚未规范,导致消费投诉频现。
上门量了三次
定制家具还是装不上
2013年年底,市民陈女士购买了2万多元的家具,包括写字台、衣橱、电视柜、阳台隔橱等14件。陈女士说,与卖家签订合同后,对方派了设计人员3次上门测量,并约定了送货上门时间。但后来货送上门、在安装时,她发现这14件家具,没有一样能如意安装。
在陈女士家中,一个原想安装于阳台的隔橱,设计时要求两面开门,货送来了,不但只有一面开门,长、宽、高的尺寸都有出入,不能安装;位于次卧的一个 衣橱,原本设计全部在一个“凹”形空间里,进深不能超过一根横梁,但实际送来的衣橱,进深超过了横梁,本想安装在衣橱顶部的柜子也无法安装;而次卧靠窗台 的一张写字台,只能勉强放进去,但放进去后,因墙壁非直角,抽屉一拉就会碰到墙壁;另外,电视柜安装后,原有的插座被挡住了;鞋柜虽能安装进去,但与原有 空间的缝隙有两三厘米。
实木板变成密度板
板面贴木皮内料偷天换日
正在装修的市民吴女士夫妇计划近几年要孩子,装修前吴女士就决定,家里所有木质家具都用实木,避免板质家具带来的甲醛隐患。她下苦功,转悠了杭城各大 家居 商场,发现商场里的木质家具虽然做工精致,用料较好,但有时仍会在内板上使用不够环保的密度板,这让她仍有些顾虑。
去年6月中旬,她上网时偶然发现一位网友家定制的实木家具做得不错,就向网友要来商家地址,准备在那儿定做一套实木家具。
在与厂家联系的过程中,吴女士分外谨慎,向厂家仔细询问所有板材用料后,特意要求厂家在制作时注意用材得当和运输安全。
确定无误后,她向门店商家下了“主料桦木+辅料杉木”的订单,定制了一整套实木家具,包括一个大衣柜、两个床头柜、一张床、一个五斗柜和电视机柜,厂家报价1.9万余元。
时至今日,吴女士还保存着跟厂家的网上聊天记录,里面明明白白地写着“厂家承诺绝对不使用密度板”字样,与目前放在她新家客厅里的成品显得极为不搭。
“当我看到家具的时候瞬间石化(网络用语,表示震惊、僵在那里)了,这是商家承诺的高档实木家具吗?”吴女士形容着她最初看到成品家具时的心情。她 说,货刚送来就觉得木板颜色怪怪的,不像在门店里看到的浅色桦木,颜色偏棕黄,敲起来声音也不像实木那么有质感,反而是薄薄的清脆声。她当时好奇地问了问 安装的师傅,但师傅说就是这样的,把她的疑问堵了回去。
第二天,吴女士用抹布擦拭新送来的家具,发现一块还未安装的衣柜内板表面贴着木皮,侧面看,里面有好几种材质的木材混合在一起,不同材质中间还有缝隙。不能确定都是些什么木头,但肯定不是桦木。电视机柜柜门打开,发现竟然是密度板。看到这,吴女士心里拔凉拔凉的。
定制家具纠纷多
需对合同内容详细约定
上述的两个例子只是今年定制家具纠纷的一个缩影。
目前装修市场的主要消费人群慢慢从“70后”转向“80后”,为打造个性的 家居 风格,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了定制家具。但目前定制家具市场缺乏统一 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加上定制程序尚未规范化,导致消费投诉频现。比如设计效果与实际产品有出入,安装送货不及时,产品质量不如展厅优良以及常见的“签单时 即要全额付款”等合同条款,都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业内人士建议,定制家具前,消费者应与经营者对家具的尺寸、价格、材质、款式、颜色、有无损伤、交货时间等重要内容进行详细约定,并在合同内容和图纸上明确标明。建议消费者可保留一笔尾款,在验货确保无误后再付,这样便于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