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随着双11战幕拉开,苏宁易购、京东等零售头部企业,围绕家电这一主阵地展开激烈交锋。
当今,中国居民的消费升级,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作为影响人们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感的重要载体,家用电器又以其场景细化、需求分化,高度生活化的属性,成为消费市场最为关注的品类之一。
当用户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当家电行业的品牌格局、渠道格局面临重新洗牌,零售巨头又该如何抢抓新一轮的增长机遇?
在这样一个激烈变化的年代,随着流量红利的见顶,当前激战正酣的双十一,谁又是“家电主场”最后的赢家呢?
其实,看懂了“家电主场”之争,也有助我们,进一步看清中国零售业的本质与未来。
先来看几则新闻 ——
连日来,国美电器要求员工签署承诺函的消息甚嚣尘上,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11月4日,国美电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员工工资确实会出现延迟发放现象,这是公司内部积极应对公司危急时刻的措施之一。此前短期内缓发的员工工资均已逐步发放。”。
从国美零售公布的2022 H1财报来看,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1.09亿元,同比下降53.5%;上半年,国美零售归属母公司净亏损29.6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50.2%。
国美欠薪,只是全球零售业步入“寒冬”的一个缩影?其实,京东也不太好过啊 !
8月23日,京东集团交出了2021年第二季度成绩单,物流和新业务承受巨大压力。在二季度,京东的收入为260亿美元,经营亏损3.6美亿元;上半年,京东物流收入485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亏损15亿元。
而在今年三月份,互联网上陆续传出京东大幅减员的消息。根据媒体公布的数据,京东大规模裁员动作涉及京东多个业务板块,其中不乏消费者熟知的京东国际、京东物流、京东零售等业务板块。
作为京东下沉市场的重要落子,京喜曾一度被寄予厚望。彼时的京东信心满满,徐雷曾公开表示,未来三年,准备在下沉新兴市场再造一个京东零售。从2019年9月正式亮相,到从事业部升级为事业群并由刘强东亲自带队,没想京喜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被砍掉了。
根据报道,京喜事业群的裁员比例或在10%-15%,甚至更多。照此换算,此轮京喜事业群的人员优化规模或在400-600人。
以京喜事业群为代表的新业务亏损最为严重。中信证券预估,2021年三季度和四季度,京喜拼拼以及京喜业务的单季亏损可能分别超过15亿元和20亿元。京喜是京东旗下特价购物平台,京喜拼拼则是京喜旗下社区团购业务。
作为熊熊烧钱的新业务,“割舍”开始后,京喜成了最先被动手的对象。此举也意味着,京东布局线下受阻。
其实,京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线下的投入,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出京东的线下门店,比如京东便利店、京东家电数码等等,走线下线上相融合之路,这也是零售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事实,京东布局线下,越来越艰难。
国美、京东之外,苏宁易购也不得不提。2021年经历了严重的流动性困境,一年来,在艰难中刮骨疗伤,聚焦主业、降本增效,从半年报来看,核心业务基本企稳。2022年7月、8月,公司家电3C核心业务已经实现了同比销售增长,9月受疫情管控政策的影响,虽然企业加大促销力度,但销售规模有下滑。
难能可贵的是,苏宁易购的调整初见成效。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可比门店销售收入继6月增长转正,第三季度销售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2.18%,线下门店销售持续恢复。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105.6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主要由于公司严控各项经营开支,提高运营资金效率。第三季度零售云商品销售总规模同比增长6.72%、环比增长20.62%,前三季度零售云开店1583家。
可以发现,近年来,京东、国美与苏宁易购这三家零售企业一直在渠道之战中激烈交锋。国美目前压力最大。复杂外部环境,真正考验着企业的本色,活下去、把握住未来的确定性是第一要务。家电格局在变化,洗牌在即,修炼好内功,同时把握住市场机会,成为突围的关键。
经历了以电商平台、社交电商、直播等为代表的新兴渠道的多点冲击,以往家电销售所倚重的线下渠道,还有其不可替代性吗?
而当线上流量逐渐开始枯竭时,线下再次成为争夺焦点。而作为大家电,消费者还是习惯选择线下体验式选购,特别是中高端产品的购置。从历年各品牌的销售情况不难看出。
大件家电(冰洗空彩)线上线下的表现,是对这一论据最重要的支撑。
根据奥维罗盘数据(2021年1月1日—6月20日)显示,选取同价位段的同类产品分别在线上和线下渠道进行对比,发现一些共性问题。
(数据来源于奥维罗盘)
通过奥维罗盘数据,我们发现一些共性问题——
中高端家电产品尤其是万元以上的大件家电,大多数消费者更愿意到实体店,以看得清、摸得到的方式,通过自己的场景体验和品质需求做出购买决策。
特别是对于高颜值的高端家电产品,消费者购买的诉求是追求品质生活,他们更需要了解产品的功能技术,想看到实物与整体家居的适配性。通过现场体验,然后做出购买决策。
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快速回正,消费者信心逐步恢复,高收入人群的消费促使高端家电市场快速增长。智能化、健康化、绿色化成为购买高端家电的重要指标,将进一步驱动家电产品向高端化发展。
家电品牌商同样也嗅到了市场的变化,代表性的案例如海尔、美的、海信、TCL、格力等家电制造巨头,近年来,这些消费者熟悉并认可的品牌纷纷围绕线下细分消费场景,提供多品牌、全品类、一站式的智慧生活体验和服务。如海尔智家推出的三翼鸟等多个品牌;海信推出的品质之家会员店和智慧生活馆。
伴随家电市场品质要求升级中,更深层次的需求前置、一站式置家等趋势显现,家电家装行业迎来变革时代。无论是家电上游厂商,还是下游零售商,都在不约而同地整合此前较为零散的产品线,努力将其置于特定场景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协同。
高线市场往“高走”,低线市场的广大同样是家电行业巨大的增量空间。当前家电企业开始于五环外找增量三线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成为巨头们争夺的又一关键。
如何抓住行业趋势,捕捉到消费者需求变化,进而调整经营策略,穿越行业周期,成为当下悬在家电零售企业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高端家电的竞赛,京东更倾向于线上端。早前,京东家电打造了家电3D虚拟可交互空间场景H5,囊括了消费者与家电产生高频接触的客厅、卧室、厨房、浴室和阳台五大场景,通过打造沉浸式场景化的导购空间,让消费者能够在线上实现几乎与线下同等的场景体验。
对于高端家电、一站式置家的布局,苏宁易购的动作更侧重在线下,在体验感上大大增强。今年,苏宁易购家电 3C 家居生活专业店继续加快转型升级,聚焦大店发展,推进改造与家乐福中国门店的融合,并针对一二线市场推出 " 苏宁易家 " 店面模型,融合家电、家居、家装等商品和服务能力,提供整体家装家电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场景化经营,带动中高端产品的销售能力提升。
中高端产品的销售提升,苏宁易购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同比增加6.30%。
最近,苏宁易购还推出旗下聚焦家庭场景解决方案的创新业态——苏宁易家双十一期间,苏宁易家旗舰店落地重庆。苏宁易家就是智慧场景的用户体验、生态互联的平台模式的载体。
作为苏宁易购零售服务商战略升级的重要载体,苏宁易家融合了家电、家居、家装等商品和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整屋定制、空间场景改造等全链路、一站式置家服务。为提升消费者“一站置家”效率,苏宁易家专门设置了“全程导购”,实现对消费者的一对一服务,将配合设计师、服务管家和品牌专业导购团队,全流程负责用户的逛购体验、方案设计、商品选购和验收交付,通过专业化服务节约消费者选购的时间和精力。
在低线市场,主打县域市场的零售云业务保持稳步发展,前三季度新开门店 1583 家,第三季度零售云商品销售总规模同比增长 6.72%、环比增长 20.62%。当前,苏宁易购已经有着万家县域级的零售云门店,这是其他家电行业所没有的筹码。五环外找增量,苏宁易购率先落子。
虽然外部复杂的环境给线下零售业不小的压力,但对于苏宁易购等具备专业供应链管理、场景融合和完善服务能力的企业来说,可以借着消费趋势的变化下不断求变。在寒气袭扰中努力生根,布局未来,静待开花结果,这或许就是中国企业的韧性所在。
俗话说,零售行业没有“常胜将军”,至少在中国目前没有出现。
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这让家电行业一直充满着不确定性,黑天鹅与黑马的变化很难预见。
无论是现在家电零售,还是未来零售,到底谁是最后的赢家,一切只能交给未来。
对于零售的未来,我们懵然无知。但关于零售之战,从没有停止过。
回顾中国零售业之争,过去行的,现在不行,现在行的,不一定未来就行,现在不行的,未来可能行。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但消费行为的不断变化,才是让企业具有危机感的根本原因。
怎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出局,如何才能在剧变中快速完成自我调整,与消费大势同行,如何做到“守正创新”,成了每一家零售企业在VUCA时代背景下必须破解的‘摩斯密码’。
无疑,对于现阶段京东,苏宁易购,乃至国美等头部选手而言,“排位之争”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收缩,扩张,“止血”,流血,盈利,亏损……企业生存中的百态,不仅仅是企业当下竞争力和纠偏能力的体现,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企业对未来竞争的预判和反应。
正如十年前,就已经有不少业内人士担心家电连锁业会陷入“过度竞争”陷阱而一味看衰那样,事实证明,中国家电行业的底基仍未动摇,哪怕是在疫情背景下,家电市场依然能够找到逆势增长的动力,而在行业向阳而生的关键节点面前,谁能成为率先破局者?
没有哪一个企业能无限制地发展和提升,优质企业也许会由于短期的战略或经营失误掩盖闪耀星光,但假以时日,一旦它在痛定思痛之际重新完成战略或业务的聚焦,人们终将看到崛起的零售之王与周期发展共振的长期价值。
如沃尔玛、乐购等多次缔造销售神话的外资大佬们都未能精准把握,只能通过适时的战略调整,来争取在中国市场进一步决策的时间和机会。不可否认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表象对应的往往是企业本身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的“重新洗牌”,短期的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零售巨头们讲着各种不同“故事”的背后却有着共通之处——决战未至,所有的玩家都在迷茫,都在恐惧,真正的最大赢家还没有到来。
无论是现在家电零售,还是未来零售,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乃至令零售商感到恐惧。尤其是在狂奔20余年后,互联网迎来了它的中年困顿。所有基于互联网根基而生长的消费类公司,都不得不面对当前的减速问题——疲倦的互联网,已难以造梦。
为何零售商,现在都感到恐惧和焦虑呢?
毕竟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互联网发展的经验是:互联网人用开放的姿态形成了绝对的垄断。但现在这种垄断,好像随着国家的控制与打压,越来越不能形成寡头。这也是像京东和拼多多等平台企业业绩放缓的政策大背景。
诚然,在这种背景下,苏宁易购也曾经历过类似的困境。但通过不断推进降本、提效、增收工作,大力度推进业务和组织的调整和优化;通过激励体系与内部赋能体系建设提升组织效率和团队产出效率,苏宁易购的危机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希望的曙光就在前方。
尤其是考虑到家电作为苏宁易购的绝对主场,依然拥有很强的品牌认知和市场份额,供应链和服务优势依然明显,核心业务零售云增长势头强劲;在坚定零售行业依旧是朝阳产业的大逻辑下,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苏宁易购,正在苦力过冬。
对逆风坚守的苏宁易购人来说,当前是冬天,也是春天。
他们现在是从一座山峰到另外一座山峰,即使现在被外界过度解读为苏宁易购已从山峰跌到了山谷,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们继续努力攀登的方向 —— 历史表明,没有翻不过的高山,没有走不出的山谷,更没有超越不了的自我 ……
而现在中国零售业远没有人爬到山的最高峰;对于未来零售,我们到底该如何拥抱它,到底谁是最后的赢家,谁能笑到最后,一切只能交给未来。
此刻,我再次想用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话,送给苏宁易购人:
从现在开始,你要加倍地使出全部的力量往前冲,不要回头。只有如此,你才可以看到原本看不到的东西。
其实,看懂了“家电主场”之争,从某些方面,也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看清中国零售业的本质与未来。
在此,我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零售这个世界中能看到一些原本看不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