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的浪潮为沉寂已久的暖通行业注入一丝生机,人们对于冬季采暖设备的强需求有望带来巨大红利,各色暖通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与大多尚未标准化的行业一致,暖通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品品质良莠不齐,安装过程暗藏玄机,企业信誉亟待提升,市场急速发展的同时暴露了种种乱象。2019年12月,消保委就此问题发出消费提示,从渠道、品牌、价格、安装、售后等多方面揭露选购陷阱,提醒消费者行业深坑。更让人心惊的是,这些“套路”往往在与暖通企业接触之初的报价环节就赫然存在。
解读暖通行业报价“套路”
根据暖通行业一项用户调研显示,采暖产品的消费满意率仅为44.6%。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消费者对于目前享有的采暖服务体验持不满态度,原是“暖”通却“凉”了人心。为此,记者特意走访了业内有一定代表性的暖通公司,就采暖设备购买、安装、维修等问题展开咨询,也的确在收到的4份报价单中发现了隐含陷阱。
其一,低价诱惑。简而言之,就是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诱导消费者上钩,前期在费用明细上较为模糊,后期极易产生增项,比如运输费、上楼费等等,骑虎难下消费者不得不为此买单。在记者联系到四家暖通公司中,只有一家明确标注,另几家起初说是免费,可在追问之下,又改口若高于两层,需收取一定费用。
更有甚者,直接在前期虚报价格,动辄打折优惠,充分利用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如图,在记者询价时,两家暖通公司都承诺给出7折优惠,然而最终折扣价却与另外两家相差无几。
此外,还有个别暖通公司直接声明不开具发票,如消费者需要,还得支付额外的税费。有违工商管理规定不谈,这笔金额也十分可观。
其二,混水摸鱼。因市场监管不严、行业门槛较低,市面上许多暖通公司不过是没有施工资质的“皮包公司”,采取“游击队”式生存法则,这类一般没有自有安装团队,服务全靠外包公司完成。
比如图中这种辅材、安装都没有明细,只有一个打包价的大概率是依靠外包团队,人工费也不透明的同时也会更贵。而在记者收到的四份报价中,有三份都是如此,可见“中奖”几率之大。
既是鱼龙混杂,对其报价的专业性自然也不必抱多大希望。对比四家报价单,仍然只有一家公司专业标注了散热片的热负荷计算,毕竟涉及到屋内面积、朝向等差异,其他三家却一笔带过,只报了数量或规格,专业度有待考究。
除了在消费者专业范围外大做文章,有些暖通公司直接算是“嘲讽”用户智商,比如将人工费、材料费等以不同名字重复进行价格核算,妄想瞒天过海多赚“黑心钱”,这还不是个例。
其三,含糊其辞。采暖安装工艺极其复杂,能够暗箱操作的地方不胜枚举,当然也给了商家更多可乘之机,特别是在辅材环节。
消费者作为买方起码拥有一定的知情权,可在辅材报价上,只有一家给到了明确的品牌、型号、规格等各项参数,其它三家只有类型、品牌。而对于只标注品牌,没有标注型号和规格的情况,后期难以避免以次充好的风险。此外,哪怕是同品牌同型号,各家价格也相差甚大,可见其中水分。
业内人士亲授“避坑“法则
行业乱象着实给了消费者甚至是潜在消费者们沉重一击,或许关于规范暖通行业秩序这个问题尚且遥远,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但如何在价格环节避坑却是目之所及。
那么对于上述报价套路,消费者究竟该如何正确选购采暖设备呢?其实答案非常明朗,即暖通购买渠道抉择,这是选购采暖设备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也在一开始扼杀了被坑骗的可能性。
众所周知,暖通行业其实并不算是一个新兴行业,发展已有十余年,然而仍未进入标准化阶段。原因就在于暖通公司品质良莠不齐,所以消费者在选择暖通公司时的考虑就尤为重要。
好在这一块的市场开始为人所知,也不乏巨头入局,比如全球500强企业苏宁。据了解,苏宁2018年底成立中央集成公司,开始整合暖通板块,不断推进设计、安装、收费、服务的标准化,并推出集成家电“一口价”销售政策,包材料、包安装、包维保,从根源上避免了报价“套路”,做到消费透明省心。这一举措得到众多品牌厂家的认可,更联合打出了中央空调5匹一拖四19999元、明装采暖3室2厅19999元的“苏宁放心一口价”套餐。
强大的品牌背书,无疑给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也为暖通行业的稳步前行尽了一份力。记者特意采访了苏宁中央集成公司的一位项目负责人,对方表示,当务之急是要从建立起完善的从业资质认证体系、增强行业的自律意识等琐碎小事去中规范行业秩序,这是一个持久战。而苏宁能做的就是助力暖通板块标准化的推进,增加市场认可度,让“苏宁标准”成为行业标准。为此,苏宁中央集成公司发布了《中央采暖安装绿宝书》,明确了规范采暖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为采暖施工定标立准,让采暖施工有章可循且公开透明。
如果说一路狂奔十余年的暖通行业是脱缰的野马,苏宁这样的头部企业便是缰绳,牵制着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让套路不再,深坑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