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拖不决的“强征劳工案”引发了日本韩国新一轮争端。
据路透社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7月1日宣布,将限制对韩国出口高科技材料,本月4日正式施行。此举将重创韩国高科技产业,进而影响其经济发展。日方解释,采取限制措施是因为“两国信赖关系明显受损”。同日,韩国方面立即做出回应,称将就日本限制对韩出口采取应对措施,包括诉诸世贸组织(WTO)。
G20峰会后突然“翻脸”
6月底,日本成功举办G20大阪峰会,负责迎来送往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成为全世界关注焦点。《日本时报》发文称,“安倍在G20峰会上和16个国家领导人进行了双边会谈,甚至挤出时间和日本偶像组合‘关8’(Kanjani Eight)见面。但是,唯独没有和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谈。”
G20大阪峰会上,安倍与文在寅擦肩而过。图/视觉中国
路透社报道,此次峰会召开前,韩国总统文在寅曾发表声明称:“日韩元首直接对话的大门一直是敞开的,至于我们是否能在G20峰会实现对话,这取决于日本。”而日本方面的回应颇为冷淡,韩国政府只能作罢。日本共同社分析认为,日韩首脑正式会谈未能实现,可能是因为两国政府围绕“二战”强征劳工赔偿问题的立场分歧难以弥合,即使举行会谈也无法期待成果。
G20峰会结束后,安倍给文在寅送上了一份意外“大礼”,宣布将限制对韩出口高科技材料,包括3个种类:电视和手机OLED面板上使用的氟聚酰亚胺、用于半导体制造的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此外,日本还考虑修改规定,把韩国排除在“白名单”国家之外,使韩国无法享受尖端技术出口免申请优惠。
《日经亚洲评论》指出,这一系列措施意味着,日本供应商今后向韩方出口相关材料时,每一笔合同都要经过政府批准。依赖对韩出口光刻胶的东京应化工业公司表示,“这将对我们的生意产生巨大影响,很意外这样的政策竟然如此轻易地就宣布了。”日本研究院经济学家向山英彦表示,日本政府对韩展现强硬立场可以收获更高的民意支持,能短期获益,但长远来看,这将影响日韩双边关系。
韩国计划反击或诉诸WTO
众所周知,半导体是韩国的支柱型产业。《日本经济新闻》指出,日本的限制措施将重创韩国的两大半导体公司——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前者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的份额占据首位,后者位列第三,还有其他数家韩国科企将受影响。日本宣布限制措施当天,三星电子股价应声下跌0.74%,LG股价下跌2.52%。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成允模7月1日称,日本政府针对韩国法院判决日企赔偿劳工的问题采取“经济报复措施”,韩方对此深表遗憾。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赵世暎当天召见日本驻韩国大使长岭安政,对日方报复举措提出抗议。
面对强硬措施,韩国并不“服软”。据韩联社报道,成允模表示,政府将根据国际法和国内法,采取包括诉诸世贸组织在内的应对措施,“限制出口不仅违背世贸组织基本原则,也违反《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宣言》强调的各方致力于实现自由、公平、非歧视性、透明、可预见、稳定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并保持市场开放的精神。”
韩国保守派报刊《朝鲜日报》批评韩国政府“对日外交无能,使得对方动摇了国家的支柱型的半导体产业”,指出韩国政府必须正视和日本的外交问题。韩国经济报刊《每日经济》则指责安倍政府突然袭击挑衅韩国,这是一种经济报复。
久拖不决的强征劳工问题
路透社、《日经亚洲评论》《东亚日报》等多国媒体均发文指出,日本的限制措施是为报复韩国不断向其讨要“二战”时韩国劳工的赔偿金。
强征劳工赔偿问题要追溯到百年前。1910年至1945年,日本在朝鲜半岛施行殖民统治,强征大批劳工至日本做苦力。多名曾被强征的韩国劳工一直要求日方企业赔偿。据法新社报道,韩国官方数据显示,日本占领朝鲜半岛的35年里,约有78万韩国人被强征为劳工。日方坚称,依据日韩两国1965年恢复邦交时签署的《日韩请求权协定》,韩国劳工的请求权问题已经解决,韩国民众不能再向日方索赔。
去年10月30日,韩国最高法院对“强征劳工案”作出终审判决,裁定新日铁住金向4名原告每人支付赔偿金1亿韩元,认定《日韩请求权协定》并不妨碍个人索赔请求权。随后,韩国最高法院11月对另一起类似案件作出判决,裁定日企三菱重工支付赔偿。
去年12月,韩国最高法院判决新日铁住金(日本钢铁公司)向二战期间被强征的4名韩国劳工每人赔偿1亿韩元(约合61万元人民币)。图/视觉中国
进入2019年,“强征劳工案”纠纷持续。今年3月,韩国大田地方法院批准扣押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在韩资产,这是韩国法院批准扣押资产的第二家日企。日本政府表示,如果日企遭到实质性损失,将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
据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今年6月,韩国外交部表示,针对强征劳工索赔案的判决,韩国政府已向日本提议,以韩国与日本企业自行捐款的方式筹募财源,向受害者提供补偿费。
韩国紧追不放,日本却始终拒绝赔偿,两国关系跌入冰点。一年一度的日本与韩国企业峰会原定5月在韩国首尔举行,已宣布延期至9月以后。
■分析
此轮日韩争端可能影响东北亚经济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高洪分析认为,日韩关系比较复杂,前段时间发生的外交摩擦很多与历史认识问题有关,比如慰安妇问题、火控雷达照射问题等。要解决这些摩擦,应该尽量通过对话进行沟通,相互坦诚地交换意见。
面对一些久拖不决的问题,日本想诉诸经济手段来实现政治目的,从长远看,这并不是一个好做法,想凭着一时优势去挤压对方,久而久之会引起对方反弹,而且这么做也不利于日本的外交形象。高洪认为,强征劳工案引发的争议,根本症结不在于赔偿金,而是日本对那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反省认识不足。
“日本的不当做法会引起韩国的过度反应,这种反应可能与国家利益纠葛联系到一起,使得区域经济合作受损,这是我们作为同属于东北亚地区成员国不愿意看到的。”高洪表示。
日本京都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中西宽对新京报表示,日本政府的做法显然与韩国的态度立场息息相关,尤其是针对劳工赔偿问题。日本政府已经意识到采取措施的必要性,但这并不是惩罚措施,而是在提醒韩国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且要求韩国政府给出正式回应。
“我认为日韩间的紧张局势并未进入关键时期,劳工赔偿问题依旧只是政治问题,而不是全面的对峙。”中西宽说,日本目前还处于计划采取行动的阶段,同时观察韩国的举动,如果韩方回应不尽如人意,一系列限制措施可能会真正落地,“即便到了这一步,也只是在WTO框架下的纠纷,我并不担心这会成为两国的全面性争端。”
■多知道一点
那些年日本韩国吵过的架
作为近邻,日本韩国近些年争端不断,横亘在两国间的敏感问题远不止一个“强征劳工案”。
·竹(独)岛主权问题
独岛位于朝鲜半岛东部海域,面积约0.18平方公里,韩国、朝鲜、日本都宣称对该岛拥有主权。1953年以来,独岛由韩国实际控制。
在日本,该岛被称作“竹岛”。今年2月,日本政府派内阁政务官前往岛根县出席“竹岛日”仪式,招致韩国方面强烈抗议,两国围绕岛屿主权的纷争升级。
3月,日本政府审定通过宣称“竹岛”为日本领土的小学教科书。就此,韩国外交部召见日本驻韩国大使长岭安政提出抗议。4月,日本政府发布《外交蓝皮书》,再次提及日本“对竹岛拥有主权”。韩方强烈抗议并强调,日方这一不当主张不会给韩方对独岛享有的主权带来任何影响。
今年2月,日本岛根县松江市政府举办“竹岛日”纪念活动。图/视觉中国
·“慰安妇”问题
去年11月,韩国政府宣布将解散此前依据《韩日慰安妇协议》设立的“和解与治愈基金会”,这意味着2015年签订的《韩日慰安妇协议》就此撕毁。
此举引发日方强烈不满,据共同社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直言,“若不遵守国际承诺,则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将无法成立。希望韩方采取负责任的应对。”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也表示,韩国此举“完全无法接受”。
根据2015年12月签署的《韩日慰安妇协议》,日方向韩国政府主导的“和解与治愈基金会”出资10亿日元,提供给“慰安妇”受害者。当时由朴槿惠领导的韩国政府表示,若日方能切实履行承诺,韩方将确认“慰安妇”问题不可逆地终结。然而,文在寅上台后多次指出这份协议没有被韩国民众接受。“慰安妇”受害者和遗属表示,日军强征“慰安妇”是绝对不能忘却的历史,是日本的战争罪行。
·“火控雷达照射”问题
去年12月28日,日本防卫省在官网公布经过处理的海上自卫队巡逻机拍摄录像,指称韩国海军驱逐舰对日本巡逻机进行了火控雷达照射。韩方则认为录像内容片面,对日方此举表示遗憾。
双方就此问题从去年吵到了今年。日本防卫省1月21日就“火控雷达照射”发表了最终见解,称“韩方一直重复完全不符合事实的主张”,要求韩方承认事实关系,并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