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吃A没那么容易。6个月前,满世界都在为顾家家居收购喜临门上演A吃A欢呼时,北京商报刊发《13.8亿收购喜临门 顾家家居面临三重考验》的冷思考;6个月后,顾家家居、喜临门双双发布公告,给这场震撼家居行业的A吃A按下停止键,恰好印证了当时北京商报记者的猜测。
2019年4月14日,顾家家居收购喜临门正式终止,其中的内情到底是什么?顾家家居床垫短板又该找谁补?
自然终止的收购案
以软体家具两巨头顾家家居、喜临门为主角,一场轰动家居圈的A吃A收购最终还是夭折了。
2019年4月14日,顾家家居、喜临门双双发布公告,宣布6个月期满,喜临门控股股东绍兴华易投资与顾家家居签署的《股权转让意向书》自动终止。
上一次顾家家居、喜临门双双发布公告是在6个月前。2018年10月15日,顾家家居与喜临门发布公告,称10月14日喜临门控股股东华易投资拟以每股不低于15.2元/股的价格向顾家家居转让其所持有的不低于9081.73万股喜临门股票,交易总价不低于13.8亿元。交易完成后,顾家家居将持有喜临门不低于23%的股权,成为喜临门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从而可能导致喜临门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这仅仅是一份意向协议,很多媒体误读为正式收购了,如果6个月到期双方没有办理正式交割,就说明这项收购黄了。”当时,一位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场收购没那么容易,能不能成还不一定。果然,被他说中了。
对于合作终止的原因,双方给出的理由十分一致:“自《股权转让意向书》签署后,双方就合作细节展开了多次深入的交流与洽谈,但鉴于商洽过程中主客观条件影响,交易双方最终未能在意向书有效期届满前达成共识并签署正式的转让协议,因此本意向书自动终止。”
不愿买还是不愿卖
顾家家居收购喜临门按下停止键,但收购终止的真实原因,双方却缄口不语。北京商报记者就此采访顾家家居与喜临门,但均未得到回复。
顾家家居、喜临门,究竟是谁放弃了谁?家居圈内猜测不断,有人猜测顾家不愿意买,原因是“截至4月12日,喜临门的收盘价为12.98元,假设顾家以当初约定的15.2元/股收购,顾家会有一大笔账面损失”;但更多人倾向于喜临门不愿意卖。
“股权收购比较复杂,最真实的原因只有当事人清楚,从公告里解读收购终止就是双方没谈拢,我个人觉得喜临门不想卖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位熟悉家居行业、不愿透露姓名的金融分析人士4月15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喜临门一开始就不是很主动想卖,6个月前签协议时资本市场环境很恶劣,股价下跌厉害,喜临门大股东——品牌创始人陈阿裕掌控的华易投资面临爆仓风险,现在已经通过别的方式渡过了资金上的危机。
据当时北京商报报道,“华易投资缺钱,从相关公告中显露无遗,一方面2016年华易投资发行的4期以喜临门A股股票为担保的10亿元可交换公司债券三年期限将至,面临偿债压力;另一方面,喜临门在A股的股价近期一路走低,10月12日盘中创出了10.52元的年内新低。没有强势股价支撑,担保的股票就可能爆仓,选择一个下家卖掉,愿意出钱的顾家家居就成为首选”。
一纸顾家家居收购的意向书,解了陈阿裕的燃眉之急,也将喜临门推上“卖身”这条路。而后时移世易,股市上行,且中信建投证券3月19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华易投资在和债权人沟通后,经债权人一致同意,将转股价格由原来的23.13元一口气下调到了11.32元。
“以喜临门当前的股价来看,华易投资已经安全了。爆仓风险解除,陈阿裕自然就没有转让喜临门的意愿了。”《潜望大家居》表示。
顾家床垫短板难补
收购喜临门,顾家家居意在补床垫短板,收购终止,这块板又该找谁求补?
随着大家居战略的推进,补床垫短板成为顾家家居必走的一步棋。2018年为了补床垫短板,顾家家居频频撬动资本杠杆,在与国内床垫上市企业喜临门签下《股权转让意向书》之后,通过二级市场继续扫货,2018年11月13日,顾家家居又出资约4.24亿元拿下国内床垫出口领军企业玺堡51%股权,一个月之内两次出手,不难看出,顾家家居正急于补床垫短板。
“收购成功,而且协同效应发挥得不错,各自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顾家家居在床垫领域马上就能取得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分析人士认为,没拿下喜临门,顾家家居就要再想想床垫方面自己怎么发力,环顾四周,也难找到比喜临门更适合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布终止收购消息前,喜临门4月12日晚间发布了《关于公司股东参与资管计划投资华易可交债公告》,披露顾家家居参与资管计划投资华易的可交债。顾家家居投资可交债难道仅是财务投资,还是放不下喜临门的床垫优势和它手中的M&D品牌,想要曲线夺得控制权?对此,上交所也给喜临门发出问询函,要求说明顾家家居参与资管计划投资华易可交债,“是否以取得你公司的控制权为目的”?但截至发稿,喜临门并未公布答案。
“陈阿裕不舍得卖掉喜临门,顾家家居未必甘心放手。”业内人士推测,顾家家居的最终目的应该还是控股喜临门。顾家家居与喜临门之间的博弈,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北京商报记者 谢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