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格力电器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全年营收将达2000亿元,同比增长33.33%,对比小米披露数据显示,全年营收为1749亿元,至此2013年一场围绕小米营收超越格力,并豪赌10亿,依据双方披露报表告显示小米失败告终。
老实人雷军最终还是输给了女强人董明珠,这一场维持5年的赌约,输赢没有那么重要,就如董明珠所说,与雷军的赌局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但他们获得5年热度,足以看出这一场横跨5年的营销将会成为商业史的经典案例,只是这种公然豪赌做法有待商酌。
小米手机销量1.187亿台
全球智能手机下滑,而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8年下滑14%,有意思的是华为和OPPO则逆势大涨,其中华为同比增长16%,占据国内27%市场份额,领先小米与苹果等手机厂商,而小米则下滑6%,这数据来自Canalys。智能手机下滑主要原因在于手机创新已见顶,消费者对新机需求不高,尤其昔日风靡全球的iPhone,也因缺乏创新以及高售价导致需求低迷,仅iPhone营收在最新一季度下滑15%至520亿美元。
不过依据小米披露数据显示,2018年共卖出1.9亿台智能手机,同比增长29.8%,智能手机带来的营收相比上一期增长41.3%至1138亿元。在全球智能手机下滑的大环境下,小米依旧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此外,来自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增长尤为迅猛,同比增长86.9%至438亿元,主要得益于小米大家电业务。在智能手机取得高速增长的格局下,带动小米整体营收同比增长52.6%至1749亿元。旗下生态链手环、米家电动滑板车和米家机器人等产品销量大幅增长,截至2018年12月31日,拥有超过5台小米IoT设备用户约为230万名,同比增长109.5%,可以看出米粉忠诚度。
为了更好推进生态链智能硬件发展,小米在年初制定以手机+AIoT双战略,在手机以外寻求增长点,并将在未来几年投入百亿支持AIoT,不过在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看来,小米AIoT战略其实就是一个做杂货铺战略,频繁向市场推出各种智能设备,且对消费者来说,实用价值并不高。
推进AIoT战略,那么能否撑起小米未来?
小米多年前就在培育智能硬件生态圈,透过百家生态链企业生产覆盖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种智能设备,因具有规模和小米销售渠道等游戏,培育出了如云米和华米等独角兽企业。小米也因生态链初具规模,营收由2015年50亿增长到2018年438亿,四年间营收规模增长逾9倍,取得这样的成绩让人惊叹,至此引发其他手机厂商积极涌入,尤其华为更是自去年开始开足马力向智能家居领域挺进。
尽管小米生态链取得成绩有目共睹,但在我看来这光鲜数字背后也暗藏一定的风险,毕竟带来营收规模过于集中化,虽然小米没有披露具体硬件销售数据,但依据去年智米CEO苏峻给出的数据显示,2017年200亿营收中,其中80%来自不到10款产品。这组数据可以折射出大多数产品不能创造价值。根据小米年报给出的数据显示,小米生态链营收得到迅猛发展主要在于大家电,例如小米智能电话出货量同比增长225%至840万台。
但小米作为国内智能家居第一阵营,生态平台连接了,智能音箱和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也挤进全球前列,小米生态连接了1.51亿台智能设备,搭载小爱同学并激活的设备数量高达1亿台,月度活跃用户为3880万人,拥有超过5个小米物联网设备用户同比增长109%至230万人。可以说,当华为等手机厂商还在挺进阶段,小米率先取得突破,但能否保持这样规模优势有待市场检验,
最后
小米在登陆香港市场前,曾对于估值预测飙涨,千亿美元,甚至两千亿美元各种估值预测和各种吆喝,然而在资本市场买入是真金白银,最终每股发行价为17港元,对应市值543亿美元。到如今市值为2919亿港元(约372亿美元),早已跌破发行价,甚至相比高位一度腰斩,当然动荡剧烈的资本市场是主因。但投资者对小米未来也面临考验,智能手机有华为、OPPO等强劲竞争者,智能家居因竞争技术门槛不高,各界积极涌入对小米AIoT战略也将带来冲击。2019年竞争异常白热化的智能家居领域,小米能否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对于投资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系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2016年中金在线十大财经自媒体,2017和2018年度网易最佳签约作者,致力于深度解读物联网经济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基于对未来物联网洞察和对趋势判断,观点和研究策略被众多权威媒体和知名企业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