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到“智能+”,“加”出经济新动能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其中提到,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特别是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这也是“智能+”作为一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同时出现的还有“互联网+”。早在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就明确了未来3年和10年的发展目标,“互联网+”正式从概念上升为行动。
此后,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加之市场需求的不断催生,“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内全面开花。从银川市二十一小学与北京市中关村三小签订合作协议推进“名校网络课堂”,到合肥市蜀山区、南京市六合区改建“智慧菜场”实现“智能溯源”,再到广东省以“U护平台”形式出现的“网约护士”,以及众所周知的网约车、网购……一批传统行业纷纷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借着“互联网+”的风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而这,也正是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的应有之义。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又一次被提及。无论是报告中强调的“全面推进‘互联网+’,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还是“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互联网+”再度成为报告“热词”,并带动“互联网+监管”“互联网+督查”等一批新概念的兴起。
所谓“互联网+”,其本质是通过信息化技术,促进各领域各产业融合,提高产业自动化和经营水平,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正如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所说,互联网有望全面渗透到各个产业价值链,对其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等环节进行改造升级,从而极大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对实体经济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的影响。
再来说说此次在报告中首次提及的“智能+”。事实上关于“人工智能”的概念,近年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屡有提及。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2018年,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建设智能社会。直到2019年,报告首提“智能+”。
关于“智能+”,报告提到,要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可以看出,拓展“智能+”,与推动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密不可分。与“互联网+”一样,“智能+”旨在将技术与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相融合,利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而实现降本增效。这在外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内部经济转型阵痛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意义尤为重大。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GDP增长的预期目标设定为6%-6.5%的区间,数据有所下调。一方面固然与2019年经济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源于当前潜在经济增速仍在回调过程中,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新旧动能尚在转换当口,经济新动能的活力还未得到充分释放。
国家统计局2018年11月发布的2015—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显示,2015—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3.5、156.7、210.1,分别比上年增长23.5%、26.9%和34.1%。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与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不断攀升相应,经济新动能的活力正逐步释放,有望成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互联网+”和“智能+”的强力助推。
正如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所说,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生产力进步是不可逆的进程,而新旧动能转换恰恰是生产力进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无论是结构调整还是产业升级,都需要技术的跟进,比如互联网,再比如人工智能。
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处于5G预商用的前夜。5G所具备的高带宽、低时延和大连接的特点,将催生前端工业设备、传感器等的“万物互联”,并将云端的智能化资源,几乎实时传导到终端。这些势必将全面加速“互联网+”和“智能+”产业的发展进程。
就像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所言,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已经在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领域触摸到世界顶尖的科学成果,如果在这个领域我们走在全世界前列,与全球真正同步,未来整个产业机会将会无比巨大,这也是我们能和发达国家同台竞争,从而实现弯道超车的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