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能否像大脑那样强大?
9月18至19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类脑人工智能主题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类脑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产业界代表齐聚复旦大学,共同展望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研讨神经科学、大数据、交互式机器人等前沿领域与人工智能的交融共生与发展趋势。
开幕式嘉宾合影。 复旦大学供图
脑科学和人工智能是当今国际科技前沿热点,结合神经生物学原理发展的脑启发智能算法应用迅速崛起,催生了新一代类脑人工智能系统,为疾病诊断、智能机器人、通用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成为全球产业发展和升级新的爆发点和增长点。
18日主题论坛群星璀璨。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英国皇家学会会士、英国伦敦大学高等研究院感知学习中心主任科林·布莱克莫尔(Colin Blakemore),英伟达集团首席科学家及高级副总裁、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教授比尔•戴利(Bill Dally),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蒲慕明,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陆永青,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金亚秋,英国牛津大学计算神经科学中心教授埃德蒙·罗尔斯(Edmund Rolls),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士、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塞苏(Sethu Vijayakumar),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张世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计算机系教授田奇出席了论坛并作报告。
类脑人工智能主题论坛是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同步召开的三十三个主题论坛之一,除主题演讲外,“类脑芯片与智能系统论坛”、“高性能人工智能系统子论坛”、“大数据智能子论坛”、“类脑智能子论坛”、“AI+医疗健康:医疗行业的创新时代”、“智能,变革,预见—卿云子论坛”六个子论坛也将在复旦大学举行。
主题论坛期间,复旦大学在光华楼二楼志和堂设置互动展示区,展示健康顾问机器人amika、中医机器人、自动驾驶物流配送机器人、便携式警用人车智能识别设备与系统、“不倒翁”知识问答系统等复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与成果。
无人配送机器人Roboway。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朱奕奕 图
其中自动驾驶物流配送机器人Roboway以可爱的外形吸引了一众参观者。研发团队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这款机器人由复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7人研究生团队自主研发,有别于普通的无人驾驶技术,它是在校园而非公路的复杂场景中进行研发的。“这款机器人将为同学们送快递送外卖,预计今年年底在校园内实现常态化运营。”研发团队中的张天资说。
自主交互中医体检机器人也吸引众多参观者。机器人可通过面诊、舌诊、问诊以及脉诊向体验者提供健康体检。
罗静静博士向体验者演示中医体检机器人。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朱奕奕 图
据中医体检机器人展示区的罗静静博士介绍,研发这款机器人,是为了解决当下中医诊疗设备对专业医生的依赖,使患者可以自主操作进行体检,医生可根据体检结果提供治疗。
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期间,2个AI创新中心(实验室)也在复旦大学落地:复旦光华临港和麻省理工ILP合作签署“复旦长三角机器智能创新中心”,七牛云和复旦大学合作签署“复旦-七牛深度学习联合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