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京东金融宣布,近期已与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等投资人签署了具有约束力的B轮增资协议计划,融资额约130亿元,投后估值约1330亿元。依惯例成交条件,此轮融资预计将在2018年第三季度完成。
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在微头条回复网友”发红包“的呼声时“哭穷”称,“借的超级高利贷,都要数倍还回去的。”
京东金融在2016年A轮融资66.5亿元,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领投,投后估值为466.5亿元。去年6月,京东金融从京东集团完成分拆,当时市场估值超过500亿元。不到一年时间,其估值已经实现翻番。
市场不禁好奇,京东金融估值何以快速翻番?是否能够撑起千亿估值?
营收结构仍需调整
1月11日,刘强东在致京东全员的内部信中披露,已独立运营的京东金融在2017年实现了单季盈利。
由于属非上市公司,京东金融并未披露相关运营数据,仅称消费金融、支付和供应链金融业务收入增速最快,并且消费金融业务实现了连续盈利。
京东金融经历了从最初自营金融锻炼科技能力到战略核心转向服务金融机构的变化。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称,京东金融的核心商业模式是B2B2C。第一个B是京东金融,目前中间的B是金融机构,未来也可能是政府、非金融企业,最后的C可以是中小微企业,也可以是个人消费者。同时,其盈利模式也要从资产方式活力变成服务方式获利。
但显然,为B端客户提供服务的收入在其营收结构中尚未占据主要部分。而提出要做科技公司服务金融机构的蚂蚁金服,目前的营收结构中支付业务占比最高。
京东金融方面介绍,目前为机构提供科技服务收入每年上亿元,现阶段占比的确不高。但将科技能力转化为标准化产品给到金融机构,同时还要看各金融机构的匹配性,其产生规模化回报的周期相对较长。目前,各家金融科技公司差不多都还处于这样的阶段,最终要看谁的产品化能力更快。
一份关于蚂蚁金服的资料中也提到,到2020年左右,营收中60%将来自技术服务费,30%来自支付接入服务费,来自金融的收入占比将降至10%以下。
今年5月,京东金融调整内部架构,分为个人服务群组和企业服务群组,分别由副总裁许凌和副总裁姚诚彰负责。“B端和C端用户的思维不同,部门业务之间也会有用户壁垒的问题,架构调整是为了更好进行科技能力输出。”京东金融方面称。
投资者上市预期
当前,资管新规、去杠杆等政策使得金融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中美贸易摩擦也使得市场对于科技股的估值情绪不高。京东金融何以在一年左右时间估值翻番?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模式又该如何界定?
参与了京东金融A轮融资的领沨资本创始合伙人马宁表示,每家投资机构都有自己的估值模型。有的根据用户数和人均贡献测算,有些用PE、PB的模式。对于金融科技公司,如果偏重于科技的公司,其PE估值更多参考互联网行业,如果运营模式上更侧重于资产负债表业务,即自身需要承担风险,此类则更多参考传统金融机构。“要看企业的业务实质,资产负债表中多少科技业务是不需要承担风险的。”
目前,京东金融已经布局企业金融、支付、财富管理等十一大业务板块,近期还宣布原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助理王钰加盟,开拓信用卡数字化运营服务相关业务等。与蚂蚁金服的主要业务布局颇为相似。对此,马宁表示,将各项业务拆分对比再加总的对比法估值方式也可以作为参考。
一位大型投资机构负责人表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投资策略会有差异,市场资金量、标的的稀缺性等都会影响投资者参与的情况。“如果属于高估的话,投资人可能最后比较难获得超额回报,最终更多要看二级市场给出的判断,不过现阶段的确是受到了投资人的追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市场人士处获悉,在B轮融资中,个别A轮投资者寻求转股退出。
”我们没有转股的需求,会长期持有。”马宁表示,在一级市场上转股是普遍需求,一些投资者并不是对公司不看好,猜测有可能是基金快到期需要出售等因素,或基于自身有流动性的需求。
有投资机构人士分析认为,和大多数融资一样,京东金融或许也有相应的对赌协议和回购条款。不过参与本轮投资的机构投资人表示,已经签署了协议需要履行保密义务。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京东金融分拆阶段获得的投资资料显示,投资者预期京东金融将在2019-2020年实现独立上市。
不过,京东金融官方表示,目前还没有上市计划和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