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小米将在港交所挂牌。7月8日,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再度发布公开信为小米上市护航——最近资本市场跌宕起伏,小米能成功上市就意味着巨大的成功,但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和责任,上市仅是新的开始。
雷军在信中再次强调了小米的互联网基因,他披露数据称,2017年小米收入1146亿元,只用七年时间就跨过1000亿元营收门槛,同比增长67.5%;2018年一季度同比增长85.7%,电商及新零售平台贡献的收入占 63.7%;2017年互联网服务收入占8.6%,达到99亿元,2018年一季度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又提升至9.4%。“这充分证明了我们互联网的业务能力,我们可以把硬件和电商带来的流量转换成收入和利润。”
7月9日,小米将正式在港上市,IPO最终定价为17港元/股。按此计算,小米预期市值3800亿港元,约合3200亿元人民币。更早以前,国际金融机构给出小米估值800亿-900亿美元,小米也主动选择了550亿-700亿美元这个更低的估值区间。
在雷军看来,小米IPO发行价17港元/股,估值543亿美元,跻身有史以来全球科技股前三大IPO,而且是香港资本市场第一家“同股不同权”创新试点。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小米以同股不同权身份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对国内的其他新经济公司具有借鉴意义。“一方面即使持股数不多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对公司的影响力。二是若小米公司最终顺利上市,成为港股首家同股不同权公司,就证明这种模式是可行的,那么后来者就可以效仿小米,也运用同股不同权的模式上市。例如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等都可以对小米的上市模式进行借鉴,将不会出现四年前港交所跟马云(阿里巴巴)‘分手’的情况”。
同股不同权,又称为双重股权结构或者AB股结构。与同股同权中的一股一票不同的是,同股不同权的公司股票分高、低投票权两种股票。其中,高投票权的股票每股有2-10票的投票权,低投票权的股票每股有1票甚至没有投票权。
事实上,在宣布申请港股上市后,小米还在6月7日向证监会提交CDR发行申请,并在当日被受理;6月11日,证监会披露了小米CDR招股书。但几天后小米官方微博称,决定分步实施在香港和境内的上市计划,推迟CDR发行申请。有接近小米的人士称,小米此举是考虑到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以及CDR的创新性,为了更有质量的CDR发行,后续会重新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