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是华为部分研发部人员到松山湖华为溪流背坡村上班的第一天。关于“华为搬迁至东莞”的消息,从本月1日起,就持续在发酵。华为方面回复南都记者称,“搬迁属于正常业务布局,并不是华为‘外迁’。华为松山湖基地建设已有一段时间,深莞两地早已安排正常通勤用车,华为松山湖南方工厂已在正常运转之中,这些均为正常业务布局。”
华为的每一次行动,都能牵动大众神经。这一次也不例外,在东莞人的朋友圈里来回刷屏。华为来东莞,带来了一条生态链,组建了一个产业生态圈,也推动了东莞本土产业升级,为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让东莞的产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更有底气。
新办公地:东莞华为长啥样游人也来瞧一瞧
今日是华为部分研发人员到东莞上班的第4个工作日。从7月2日上午开始,一辆辆载着华为员工的粤B牌大巴,从深圳坂田出发,沿龙大高速一路向北,前往约50公里外的东莞松山湖;不堵车情况下,约50分钟,就能进入华为溪流背坡村。到达停靠点后,员工下车分别前往办公点。
今后,这样的通勤将常态化,而出发地点可能是深圳南山、福田、宝安、龙岗等地,但最终开往的目的地是华为溪流背坡村。
昨日下午,南都记者从松山湖环湖路转入华为溪流背坡村M区,欧式建筑的尖顶率先映入眼帘。从接近M区入口处的岗亭向西侧望去,主体建筑外的路面上,数十台挖掘机正在工作;铁路桥也在紧张施工中,工人正在铁轨两侧平整草坪。而南侧的配套公寓,主体工程已接近尾声。
沿着内部道路可以从M区一直开往H区,前行约400米左右,约30辆粤B牌客车停靠在路边;园区道路与建筑物之间有明显的阻断,路上鲜见人员,十分安静。偶尔有松山湖公交穿梭。
而在外部开放的绿道,不时有游人骑自行车经过,他们中不少人是从媒体上得知华为溪流背坡村开始办公后,特意来看看华为“长”什么样,再看看刷屏的小火车。但因为内部不开放,这些游人也未能如愿。
公示的信息显示,华为松山湖总部基地,总投资为100亿元。为了最大限度方便员工,缓解初到松山湖后的不适应,华为方面特意准备了一本《东莞行政服务指南》。南都记者从指南中看到,从园区布局、餐饮分布、小火车路线、班车路线以及周边住房信息、社区服务等一应俱全。
《东莞行政服务指南》显示,首批交付的园区有8个,分别是E区格拉纳达、F区巴黎、G区维罗纳、H区克伦诺夫、J区瑞士弗里堡、K区法国勃艮第、L区海德尔堡、M区博洛尼亚,停车位6735个,食堂用餐服务标记有35家。
在园区车辆服务方面,设有穿梭车前往坂田、南方工厂等地方,也有东莞与深圳之间的通勤车设置,前往科技园、坂田等地。在松山湖南部住宅和公寓方面,分别标记的是湖畔花园、115公寓、湖岸花园(在建)。
龙头企业:东莞“三冠王”千亿级企业
对于来东莞松山湖办公,部分华为员工觉得有些远;但也有人认为,跟着华为布局走没有问题,松山湖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目前可能比不上深圳,但要从长远看。”一位华为员工这样说。
随着华为布局东莞,也有不少前华为人跟随来莞创业。一位在松山湖创业的前华为人称,2017年,她来东莞考察环境,最后决定在松山湖创业。每天,她从深圳南山的家里出发,经过南光高速、龙大高速,花3元高速费,40分钟后,就能到达松山湖。在她看来,其实从深圳到东莞,比在深圳上班还要方便,不会有明显的距离感。
华为成立于1987年,目前有18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联合创新中心36家,研究院(所、室)14家。
官方资料显示,从2005年起,华为就开始在东莞布局。直至2016年5月份的一篇《别让华为跑了》的文章席卷互联网,让华为和东莞都火了起来。
对于“不要让华为跑了”的言论,2017年4月,时任深圳龙岗区委书记(现任深圳市委常委、秘书长)高自民在接受南方都市报副总编陈文定采访时,对此曾公开回应:“我觉得跑和不跑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所有伟大的企业都要成长为全球性企业,要成长就要突破地域的限制,走出去是必然。我理解的跑是‘根’不在这了,那就出系统性风险了。事实上华为的根依然在深圳,依然在龙岗。华为终端往东莞的松山湖走,为什么是松山湖,而不是其他地方?恰恰是因为松山湖靠近深圳、靠近龙岗,深圳这边的产业配套能力强,这也是区域协同发展的表现。”
当前,华为在东莞布局包括:华为终端总部、华为南方工厂等。华为对于东莞经济作用,是不言而喻。先来看华为公司2017年成绩单———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036亿元,同比增长15.7%。尽管华为总裁任正非认为,华为只是“刚启航的航母”。
再看东莞方面的数据,今年1月,东莞召开的2017年工作总结大会透露,华为系一举夺得实际出口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和纳税三项冠军,成为“三冠王”。同时,华为系是东莞两家千亿级企业之一。
另一场会议,今年2月召开的松山湖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会议资料显示,2017年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为332.69亿元,华为系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例高达56%。华为的案例,恰恰印证了一家强企带来了一条产业链的龙头效应。
产业链:供应商接踵而来为华为提供高效服务
每个工作日,从深圳到东莞的通勤车中,除了华为员工,还有华为的供应商。
随着华为的到来,众多合作伙伴也汇聚在东莞,以便为华为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华为案例,恰恰印证了一家强企带来了一条产业链。
一位不具名的人士透露,华为新订单更多会下在东莞,如此情形下,供应商也只能跟随华为来莞。可以说,这条产业链必将日趋壮大。
6月30日,华为供应商———软通动力的松山湖新基地乔迁庆典在光大We谷举行,这里与华为南方基地就一路之隔。
软通执行副总裁黄颖在乔迁庆典上表示,2018年软通动力松山湖新基地计划入驻1500人。未来五年,软通动力华南区的研发基地将逐步转移到松山湖,人数规模可达4000人。
与软通动力类似,陆续来松山湖布局的还有华为软件服务商,比如,中软国际、易宝软件、华微明天等。
“华为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易宝软件的项目经理黄后林表示,华为的业务占据公司业务的90%以上,自从华为部分业务布局到东莞后,易宝也就谋划到东莞。2017年,东莞分公司正式在光大We谷办公。
目前,易宝软件在东莞公司有200余人,计划今年增至1000人。如何吸引人才到来,是易宝现在思考的问题:开出对标深圳的工资(高于东莞本土同行业的20%),提供福利补贴,另外开通通勤车。
“为了满足华为机密核心技术要求,一些工程只能在华为(东莞)现场办公。”此前,迈威科技公司东莞方面有关负责人,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成立于2004年的深圳迈威科技有限公司,是华为、海思最大的硬件设计服务商,2017年初其也在东莞松山湖设立了公司。
供应商接踵而来,对东莞而言就是一条产业链的迁移,包括软件、信息服务、硬件设计、检验测试等。“我认为,会改写东莞的信息化历史。”黄后林对此表示。
承接资源:产业园区积极行动周边镇街也在努力
汇聚效应为东莞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和人才资源。南都记者走访松山湖内多个产业园区发现,近年来,园区内进驻了不少与华为跟业务相关的企业。而产业园区也看到华为带来的机遇,也在积极对接招引相关企业进驻。
比如,松湖华科称,当前园内至少有5家企业在与华为“做生意”,包括思谷智能、佳禾智能、华测检测、广州广电计量检测、华中检测等。
“将利用距离华为两公里内的地理位置优势,根据华为搬迁入驻的部门和业务,结合现有产业布局,挖掘更多优质项目,以及吸引能与华为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入驻。”华科坦言,其有意吸引华为上下游的一些优质、潜力企业,园区给企业一定的房租补贴、技术支撑、创业辅导等。并将利用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为技术支撑,与企业共同发展为目标,给企业多方位的服务,再培育企业辐射其他项目,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同样,在积极对接华为资源的还有光大We谷。这里距离华为南方基地就只有一条新城大道,松山湖北站就在园区门口,区位优势明显,且位于松山湖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带上,因此在面向招引软件及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高端资源时,具有一定优势。目前园区已引入企业超过200家,有四家华为软件服务商在园区。
“一批现代服务企业入驻,将带来大量业务,也会带来数千名高素质人才在此落地。这将极大地推动松山湖现代服务业的建设,使松山湖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主要的软件产业基地之一。”光大We谷介绍。
中集智谷就毗邻华为溪流背坡村,从华为南方工厂办公楼顶看过去,样貌清晰可见。“这里有不少人是从华为出来创业的”,中集智谷招商总监李文杰表示,园区进驻的40%的企业属于电子信息,其中不少是围绕华为布局,有自主创业、联合创业。
不仅是松山湖的产业园区,松山湖周边镇街也在积极对接资源,尤其在华为来东莞开始办公、供应商逐渐落地后,镇街铺路通桥工程随之亦展开。如寮步镇,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基本打通了与松山湖的交通对接。同时,该镇还规划建设了香市科技产业园等产业载体,主动承接华为乃至松山湖的溢出效应。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华为松山湖总部基地,总投资为100亿元,于2014年9月动工,占地面积为126.66万平方米,约1900亩,有12个建筑组团。基地内还有一条总长度为5.6公里的有轨电车线路,共设立12个车站。
东莞松山湖距离华为总部所在地深圳坂田很近,约为50公里,开车仅需1个小时左右。目前,华为位于深圳坂田基地的总部已安排每日往返松山湖的班车。
松山湖环境优美舒适,媒体评价其“颇有脸谱、微软、谷歌等总部所在地的风韵”。其南临深圳、香港,北靠广州,成为“广深港”走廊的腹地。同时,又位于处“广深创新走廊”内。东莞“十三五”规划称,将打造华南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并以松山湖地区为核心,规划纵向连接松山湖、生态园的“创新轴”,形成承接广深、横贯珠三角东岸的“创新走廊”。
华为大手笔
房子:拿下10宗住宅用地
南都记者梳理华为在东莞松山湖的“拿地”矩阵发现:自2015年以来,华为凭大股东的身份,以东莞绿苑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名字,通过招拍挂市场,拿下共10宗限价住宅用地。分别位于环湖北路、金多港、阿里山路段等地,占地面积合计约55.66万㎡,规定最高售价不能超过9500元/㎡。
但东莞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公开回应称,这些招拍挂的地块的销售对象不限于华为员工,将由松山湖管委会统筹安排。
其中湖畔花园,位于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部,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2016年3月18日开工,至今有些住宅区已竣工。2017年11月29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后勤官任树录,行政服务部总裁骆文成等一行,曾视察公司湖畔花园项目。
教育:建清澜山学校
清澜山学校是一所民办国际化学校,由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和主办,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负责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贯通15年的全学段国际品质教育。目前,过渡校区由松山湖华为南方公寓会所改造,未来将搬入松山湖南部新校区。2017年8月14日,松山湖华为南方公寓校区正式开学,现正在招生。
一位内部人士说:“华为方面没有派人进入校董事管理会,也将不参与学校任何管理工作。”“对清华附中的学校管理工作,华为表现出了充分的尊重。但该校会特别设置华为员工报名通道,向华为企业内部员工进行推介。”
医疗:开设华为门诊部
这里有康华医院·华为门诊部,由康华医院携手华为打造,为华为乃至整个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基础医疗服务提供保障。
目前,门诊部开设了内科、外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X线诊断、CT诊断、心电诊断)、健康体检科等科室。医疗团队均从康华医院派过来,门诊部的医生均为主治医师、副高级别的,整个医疗团队共有60人,护理人员占比较多。门诊部会与康华医院总部全面共享设备和名医专家。今后,门诊部将升级为一级医院。
延伸:培育强企,东莞建中子科学城
强企到来,不仅是GDP账本上的增值,重要的是产业生态的改变。
尽管关于华为问题上,东莞有关部门并不愿过多评价,但行动上却相当有诚意。
2016年,东莞市曾组织过一次“华为供应商座谈会”。东莞方面认为,短期来看,100多家华为在东莞的供应商实现年采购金额约30亿美元,而长远来看终端将带来数万名研发人员,这将改变东莞的人才结构。且估计未来华为会有5%-10%的员工出来创业,也将给松山湖及东莞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也就是说,东莞一方面支持华为不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希望华为带动东莞的城市、人才结构、产业向更加高端发展。
当前,东莞正在规划建设中子科学城,面积45.7平方公里。华为终端总部和散裂中子源、中集智谷等高端创新要素,构成了中子科学城的建设底气。按照预期,华为终端将带来3万名研发人员,预计未来该区域的高端研发人才将达7.8万名。
不过,从中子科学城的规划可以看出,东莞正在将被动转化为主动,希望更多把握主动权。
东莞方面,不止一次表达过对本土“一业独大”的担忧。电子信息业是东莞的支柱产业,对松山湖而言已是绝对主导产业。因而,东莞在积极培育更多新动能、新引擎,包括中子科学城的推出,滨海湾新区的打造,推出创新驱动升级版,用技术引领产业升级。
当前,东莞面临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处于发展的重要“窗口期”。随着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特别是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深中通道加快建设,东莞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弱化。先进地区产业外溢的方向必将发生变化,优质大项目招引的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的背景下,创新成了第一动力,而中子科学城就是这样的创新动力存在。东莞必然需要保住现有优势,再创新优势,通过创新载体的打造、强企的培育,挺进创新型一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