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
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沈光倩)当前,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在大会进行的间隙,人民网IT频道独家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
作为一位已经参加了四届全国两会的“新代表”、“老委员”,16年来张近东一共提交了70多份提案和建议,内容涉及精准扶贫、大学生就业创业、新农村建设、商业立法、流通现代化、智慧零售等多个领域。
张近东对人民网IT频道表示,“今年我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无论身份如何变化,责任都是不变的。我会继续为群众代言,为民生发声。”
企业家要摒弃经验和惯性决策的思维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全面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认真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坚决破除各种隐性壁垒。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家信心,让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尽显身手。
张近东对人民网IT频道表示,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到总理的这段话时,让他心潮澎湃。
“这段话让我感受到极大的鼓舞。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这一代企业家,亲眼见证了中国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崛起的过程,深刻认识到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深刻地体验过良好的法制环境、健康的市场秩序对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张近东说。
在张近东看来,企业家是企业的领导核心,企业家精神决定了企业的精气神。现在正处在一个技术大变革的时代,各种新的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企业家也好,企业也好,都需要不断去学习、运用,保持创新意识。尤其是他所在的零售服务类企业,如果不摒弃经验和惯性决策的思维,就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速度,最终会被行业淘汰。
要求员工人人要有“极客”精神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对产品质量和品质做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要求“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张近东认为,今年初,他在公司内部提出“造极”理念。这应该是与“工匠精神”和“品质革命”高度契合的。
张近东说,对于员工,他要求人人要有“极客”精神。这种“极客”精神不仅要体现在态度上,更要体现在思维、技术以及前瞻性的创新上,尤其是在数据运营、技术开发、IT运维、产品设计、项目策划等方面,要展现出匠人、匠心,做出有质量的成就。
同时,在产品方面,张近东要求对待任何项目和产品都要有“极物”标准。在他看来,苏宁要打造智慧零售的绝对领先优势,就必须将每项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做成行业标准。
“一方面要聚焦用户体验,只有大家都喜欢的才叫‘极物’;一方面要从用户数、使用率、好评率等方面制定‘极物’的考核标准。在业态呈现、产品创新、页面交互、支付体验、频道打造、内容制造、直播体验等与用户交互的各个环节,都要树立打造极致物种的追求。”张近东说。
张近东举例道,今年苏宁将O2O服务整合到总体承诺中来,门店专家V购、门店自提、门店免费调试、门店快速退货、预约到店维修等服务突出线下门店优势,从而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消费升级是一个难得的风口和机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过去五年,中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继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之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度要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消费升级,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张近东认为,对于零售行业来说,这场正在进行的消费升级是一个难得的风口和机遇。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才做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去年12月19日,苏宁发布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不到一个月后,苏宁又制定出更加具体细化的目标:2020年集团交易规模要达到4万亿,线下门店要达到两万家,全渠道增速要高于互联网转型期的两倍。
“这就是我所说的‘极速’目标。无论是整体规模和利润,还是线下业态的开发、物流服务、获客速度、项目建设进度等各产业、各模块的发展,对标行业和竞对,都要展现出超常规的速度。”他相信,中国依然是世界企业发展的最佳舞台,我们依旧面对巨大的消费需求空间和难得的年度市场增速机遇,企业发展前景广阔。
去年张近东在多个场合强调“智慧零售”,他解释到,所谓“智慧零售”,就是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感知消费需求,预测消费趋势,引导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场景化的产品和服务。
他特别强调,在智慧零售生态中,零售商通过数据采集,超前预测消费需求,并传导给生产商,生产商根据需求定义和需求订单以消费者定制化的方式提供商品和服务。在智慧零售场景下,零售活动不再是以单纯商品销售为最终目标,作为流通桥梁,零售商更加关注与需求侧和供给侧的持续互动,以消费者体验为导向的“服务”成为零售产业的灵魂。未来的零售将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发起和得到服务的泛零售新形态。
让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进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50余次提到创新,其中包括“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优化创新生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张近东表示,“创新”是助推智慧零售发展的新动能。新时代需要新经济,新动能开创新空间。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高质量增长”,就必须要将“互联网+”落到实处。今年初,在原有六大产业基础上,苏宁提升科技产业的战略地位,谋划设立科技集团。
如何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对创新的要求,张近东认为,一方面要鼓励创新创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创新创业,推动“双创”上新的台阶;另一方面,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广泛将这些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创造性的推出新业态、新模式。这不仅会创造更广阔的市场,更会带动整个经济进入新的水平。
以近两年全球非常火爆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例,“发展智慧零售,人工智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张近东透露。目前已有多项创新技术在苏宁落地,强大的技术架构可保障极致用户体验。
在张近东看来,人工智能技术,能让苏宁做一个有人情味的零售企业。他举例到,“运用高精准人脸识别技术,苏宁无人店诞生。用户可在店内达到无感知结算,拿了就走在苏宁得以实现。同时,苏宁智慧门店运用人脸识别技术,能够了解到门店的PV、UV。不仅如此,人脸识别技术还应用在苏宁智能货柜,无人货架等智能设备领域,就连苏宁员工上下班刷卡,也可使用刷脸技术。”
“当用户下班回家迈进家门那一刻,只需要动动口:想做饭,厨房灯早已打开;烹饪完毕,电视已经自动播放喜欢的节目;用餐结束,智能洗碗机随即进入准备工作状态。”张近东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一幕很快将进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