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5日,小米MIX3故宫博物馆发布会现场,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CEO雷军。
人物名片
雷军,小米科技董事长,金山软件董事长。
1992年,加入金山公司,2000年底成为金山软件总裁,期间完成了金山上市。2007年,雷军辞去金山CEO,但2011年重新担任金山董事长一职。作为天使投资人,雷军先后投资卓越、UC、欢聚时代、凡客等公司。2011年发起设立顺为资本。
2010年,雷军创办小米科技,2018年带领该公司登陆港交所。
2010年的春天,雷军创立了小米科技。当时很少有人能预料到,小米会在中国互联网20年的发展进程中写下重重的一笔。此后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小米凭借互联网的新玩法,曾摘下国内手机出货量桂冠。2018年,雷军把小米带到了港交所,成为同股不同权第一股。
不可否认的是,8年时间里,小米见证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也借着风口站上了互联网浪潮的巅峰。有天使投资人经历的雷军更注重风口的重要性,小米也一直在寻找下一个风口。
“天使投资人经历让我学会找风口”
新京报:从金山时代开始,业界对你的评价就是IT劳模,怎么看待这一评价?
雷军:如果我们要实现与众不同的梦想,付出的不比别人多,怎么可能成功呢?我现在还是这样认为,创业并不光鲜,成功的企业家也不像大家想的,轻轻松松就成功了,哪怕一点点成绩,背后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在成功的路上,其实只有这一个秘诀认真拼命地工作。
新京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对于创办小米有哪些帮助?创业者和投资人的思维方式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雷军:因为天使投资人做的就是看大势,找风口。我觉得创业要想五年后是什么样子?十年后是什么样子?什么是正确的事情,什么是正确的时间点?
我当年是一个手机发烧友,认为手机上网是未来的趋势,未来10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那我接着就想应该做些什么?所以我用投资人的身份,去看谁在做移动互联网,去搞清楚移动互联网到底是什么,这个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坚信移动互联网的未来,最终在2010年决定创办小米。
未来高增速或不靠手机靠IoT
新京报:小米过去8年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未来还能有这么高的增速吗?
雷军:我们对小米未来的高速增长很有信心。首先手机行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2017年全球共销售手机14.7亿台,小米销售了9000多万台。随着5G时代的到来,手机市场可能再次迎来增长,虽然不会像过去增长那么快了,但这个市场即便不再增长,对于小米来说仍然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其次,手机之外,小米在智能硬件和消费升级领域布局广泛,已经进入了100多个品类,建成了全球最大的IoT物联网平台。随着AI时代的来临,AI+IoT将产生巨大的价值,小米已经具备了一些优势。
另外,小米在海外市场有巨大的机遇。小米手机已经进入了74个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多市场有待进入,我们的很多品类也还没有进入全球市场。随着小米一步一步进入新的市场,把新的市场做好,我觉得小米未来还有十倍以上的成长空间。
新京报:我们注意到小米还在布局智能家居。有观点认为智能家居是个伪命题?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雷军:“智能家居”不是一个新词,二十年前在国外就有了,只是一直没有推动。我们觉得背后主要原因是商业通道和技术通道没有打通,比如以前智能家居的成本非常高,家里必须重新装修一遍,这对消费者难以负担,此外,不同厂家的产品之间也很难互联互通。
小米做了两件事情来解决,首先我们把一个个的产品智能化了,消费者买回家后,突然发现实现了智能家居,这是商业通道理顺了。另外,我们做了互联互通的模组,在技术上也打通了,小米智能家居产品由很多不同的公司生产,但只要用了这个模组就可以互联互通。
智能家居目前只是刚起步,小米也只是刚跨过门槛,今后智能家居的发展空间可能远超我们想象。
新京报:有人说,小米生态产品只是在做微创新,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雷军:从我们创业的经验来看,成功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哪怕是一点点成绩,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要小看微创新,为了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哪怕仅仅是1%,我们也投入了100%的精力。
小米立志要成为一家伟大的互联网公司,让全球每个人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我们只有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下一个互联网浪潮是人工智能
新京报:如何看待互联网这20年来在中国的发展,如果用几个关键的时间点来划分,你会怎么划分?
雷军:我觉得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是个很重要的事件,智能手机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互联网,我判断手机会逐渐替代个人电脑,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将会来临。2010年小米成立,2011年推出了第一代小米手机,我们推动了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快速普及和品质提升,移动支付、电商、社交网络、短视频等行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都有赖于庞大的移动互联网人口,这方面小米做了一点贡献。
新京报:互联网下一个浪潮会是什么?在这个浪潮下,小米的机会是什么?
雷军: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人工智能也是小米最重要的战略,我们拥有四项巨大的优势,用户群、海量设备、海量的数据、对整个AI时代的认知,很早就重视了云服务和大数据。
小米选择的突破口是IoT,也就是万物互联,我认为AI与IoT结合将形成AIoT,也就是万物智慧互联,在这个领域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小米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物联网,连接了1.15亿台智能设备(不包含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小米人工智能助理小爱同学月活跃设备超3000万,月唤醒计数超10亿次,累计唤醒次数超50亿次。
■ 相关
小米的八年逆袭
2010年,雷军带队成立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公司成立一年后发布了第一款智能手机,并凭借“发烧友”情怀打开了市场。8年后,小米挂牌港交所时,已成为IDC排行全球第四大的手机制造商。
以手机为中心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初创时期的小米,通过系统、应用商店和硬件搭建了最初的生态体系,建立了硬件获客的新型互联网商业模式。
当时,中国市场上销售的主流安卓手机一类是通过水货市场进入中国的HTC,因其与谷歌的关系得到了性能的适配优化;另一类是以“中华酷联”为代表厂商,主打满足运营商定制需求的市场。
小米看到了机会。这一时期小米的一大助力来自于高通。高通一直是小米手机芯片的供应商,高通芯片以及独有的手机方法论帮助小米打造了性价比的品牌标签,高通也是小米早期的投资者之一。
当其他手机制造商逐步适应智能化潮流提升产品性能时,快速崛起的小米开始思考同质化竞争下如何生存?
2013年,小米做了几项重要决定:发布了千元机品牌红米,以及拓展新的品类如目前出货量增长迅速的小米电视及路由器等。这些策略让小米保持性价比特色标签的同时,成功升级为国民品牌,并占据了家庭的互联网入口。
投资生态链,杀向国际
小米粉丝模式成功运作,带动小米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但好景不长,2015年开始,小米面临着市场增速放缓的巨大压力。小米上下形成共识,小米的增长点在于线下开更多体验店,结合智能硬件和智能家居产品提升销量。2015年7月,DST前合伙人周受资加入小米,开始帮助公司寻找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投资标的。
小米这一时期迅速投资了50家左右的生态链公司,雷军也定下了100家的目标,如今目标不仅完成,而且大大超出,达到210家。小米投资策略由孵化转为助推,更多的将精力放在中型公司,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风险、提升效率。小米选择不控股(持股占比低于40%),却派工程师参与公司最终决策,而雷军个人的私募基金顺为资本会在其中扮演重要的投资者角色。
与此同时,小米开始构建国际化团队,其第一战选择了印度。这是中国之后又一个增长迅猛的潜力市场,目前小米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位居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成功压制了曾经独霸国内手机市场的三星。
2018年,小米上市。雷军曾担心市场大势不好,但在上市一个星期,尤其是前一两天,他开始觉得IPO从低点起步是一个新的开始,未必不是好事。雷军说,“第一是调整心态,其次是把公司做好,才能对得起支持我们的十几万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