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2017年,中国陶瓷砖出口面临了严峻的贸易摩擦,印度、巴基斯坦与欧盟等国/地区对中国陶瓷砖发起了反倾销调查或发布了反倾销终裁。
4月8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釉面/无釉/玻璃釉瓷砖(Glazed/Unglazed Porcelain/Vitrified tiles)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裁决对中国涉案产品征收0-1.87美元/平方米的反倾销税。
10月11日,巴基斯坦国家关税委员会对自中国进口的陶瓷砖作出反倾销调查终裁,决定征收5年反倾销关税,被选中抽样的企业税率为9.35%-36.35%,配合调查而未被选中抽样的企业税率为17.38%,其他企业税率为36.35%。
巴基斯坦调查机关同时决定接受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代表中国陶瓷企业提出的价格承诺申请,中国257家陶瓷生产和出口企业,与调查机关达成价格承诺。
11月23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中国的陶瓷砖(Ceramic Tiles)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裁定若取消反倾销措施,涉案产品的倾销以及该倾销对欧盟产业造成的损害会继续或再度发生,因此决定继续维持对涉案产品的反倾销措施。反倾销税具体征收税率从13.9%-69.7%。
……
据了解,在多年应对反倾销的征途中,中国陶瓷企业多数以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失败告终,但是自2015年起,中国陶瓷企业应对反倾销迎来了发展新曙光,有的国家以价格承诺的模式取代原来的高额反倾销税。
高频次的反倾销对中国陶瓷砖出口造成了什么影响,又是什么原因引发反倾销?未来,中国该如何应对各国发起的反倾销?
近几年,中国陶瓷砖出口频遭反倾销调查。
反倾销“打击”中国陶瓷砖出口
一直以来,在诸多的对中国陶瓷砖反倾销立案、调查、初裁与终裁当中,中国陶瓷企业多数处于劣势,以被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的失败告终。在此背景下,中国陶瓷砖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市场份额愈发萎缩。
以欧盟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为例,中国陶瓷砖就被征收13.9%-69.7%的反倾销税。被征税后,中国陶瓷砖出口的价格与意大利、西班牙生产制造的陶瓷砖非常接近,已经不具备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中国陶瓷砖大范围退出了欧盟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应对反倾销还是有胜诉案例的。2016年7月,哥伦比亚对中国陶瓷砖反倾销的终裁以无损害、不征税结案,其是中国陶瓷砖在近几年多起反倾销调查中应对最为成功的案件。
此次哥伦比亚的终裁结果屈指可数,其他多数还是被征收反倾销税,不过直至2015年,中国在应对反倾销案件的终裁结果出现了新的变化,不仅再是原来的胜诉或是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败诉,价格承诺的模式应运而生。
有资料显示,2015年巴西发布对中国陶瓷砖反倾销终裁,对不适合参与价格承诺的中国陶瓷企业征收3.34-6.42美元/平方米的反倾销税;而参与价格承诺的中国陶瓷企业,在2015年1月8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则要按照价格承诺执行最低限价(CIF 10.5美元/平方米和CIF 477.27美元/吨),其数量限制(22,000,000平方米和484,000吨)。
在这起巴西的反倾销案件中,价格承诺对大部分陶瓷企业的影响还是积极的,但是也有一些效果不明显。据介绍,其中佛山有一家陶瓷企业获得了4.98美元/平方米的平均税率,同时该企业也参与价格承诺——CIF 10.5美元/平方米,但是其出口至巴西的陶瓷砖销售比例,从反倾销立案前的25%骤降至现在的零。
虽然价格承诺并非应对反倾销的最佳方式,但是其是相对不错的选择。因而 自巴西反倾销终裁以后,越来越多国家采取价格承诺的方式。其中包括,经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商务部等部门与墨西哥主管机关谈判,墨西哥最终采纳中国建议,于2016年10月24日发布最终裁决,以企业价格承诺的方式结案。自10月26日起,中国在价格承诺清单内的224家企业,可凭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输墨瓷砖价格承诺原产地证书,免于被征收50%-225%的高额反倾销税。
同时,还有2017年的巴基斯坦决定接受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代表中国瓷砖企业提出的价格承诺申请,中国257家瓷砖生产和出口企业,与调查机关达成价格承诺。
价格承诺应对反倾销成效初现
2016年以前,通常由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与商务部联合中国陶企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而国家质检总局也于2016年参与进来,与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与商务部共同协助中国陶瓷企业积极应对。
2016年,墨西哥对中国陶瓷砖反倾销以企业价格承诺的方式结案,并采取商会行业自律和政府机关原产地签证监管相结合的方式,监督价格承诺的执行。经过墨西哥认定的224家中国输墨西哥陶瓷砖价格承诺的企业,可凭检验检疫机关签发的输墨西哥瓷砖价格承诺原产地证书,免于被征收2.9-12.42美元/平方米的高额反倾销税。
此次墨西哥终裁结果可被称之为中国陶企应对反倾销出现的另一种双方均可接受的模式——签发价格承诺原产地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原产地证书除了应对类似墨西哥的反倾销调查外,其还有其他更多的作用。佛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建筑卫生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刘亚民介绍,中国与东盟十国等多国签订相关的贸易协议、贸易协定,签发原产地证书,可以为进口商“省钱”。具体来说,得益于签订的相关贸易协议或协定,进口商在进口清关时可以享受优惠税率,相对而言,其进口陶瓷砖的成本降低了。
面对各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国相关政府机构、商会与企业积极应对,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其中凭借检验检疫机关签发的价格承诺原产地证书,免于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2017年1月-7月,佛山检验检疫局共签发输墨瓷砖价格承诺原产地证书272份,签证数量175万平方米,签证金额1497万美元,签证量占全国90%以上,可帮助陶瓷企业免被征收反倾销关税超1.2亿元。
另据佛山部分陶瓷企业反映,半年多来其输墨瓷砖量价齐升,已基本恢复至反倾销前水平,输墨瓷砖价格承诺原产地证书应对反倾销成效初现。
相对而言,价格承诺是一种双赢的模式。一方面,既可以保护进口国本土陶瓷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打击出口国一些恶性价格竞争的陶瓷企业,引导企业往优质优价发展,促成更良性的贸易往来。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除了胜诉以外,价格承诺是最佳的反倾销终裁结果之一。在刘亚民看来,目前的国际贸易环境允许“价格承诺”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其可行性较高。
印度等国陶瓷发展迅猛,并纷纷进入国际市场
据悉,2000年前后,我国陶瓷砖出口初具规模。彼时,我国陶瓷砖确实与意大利、西班牙制造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差距,普遍不具备抢占中高端市场份额的资格。但是,当时的中国陶瓷砖也有其“蓝海市场”——开发国际上的中低端市场。一方面由产品综合品质决定,另一方面受制于当时的渠道与市场资源。
刘亚民介绍道,2009年1月1日以前,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陶瓷砖出口需要实施监管, 依据我国及目的国的相关要求,“质量不合格、价格很低的产品,是不能出口的。”据悉,中国陶瓷这一政策主要基于两个目的。其一,我国陶瓷砖前期要打开国际市场与取得国际客户的认可非常艰难,需要一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把关,在国际上树立“中国制造”的品质地位。其二,提高国外政府以及客户对我国出口的陶瓷砖产品的信任度和认可度。
2009年1月1日起,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公告2008年第144号(关于调整《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2009年)》)的公告,出口陶瓷砖产品不再实施出入境检验检疫监管,简单来说,就是零门槛,鼓励我国产品走出去。
不过,这也带来一些负面问题,有些企业向海外输出了一些产品质量很差的产品,导致我国陶瓷砖在国际上的口碑十分不佳。
反倾销,也一直伴随着中国陶瓷砖出口。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十余年的陶瓷砖出口过程中,不乏部分陶瓷企业存在对外倾销陶瓷砖产品的行为,因为在2009年以后中国陶瓷砖出口零门槛,有些陶瓷企业就以低于行业平均生产成本的价格倾销质量差的陶瓷砖产品。
一位陶瓷进出口贸易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中国着实存在倾销行为的企业,进口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在此过程中也有一些国家似乎对中国陶瓷砖“恶意”发起反倾销。
他进一步提及,越来越多国家为保护本国陶瓷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2016-2017年两年间,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陶瓷产业发展起来后,纷纷进入国际市场。以印度为例,据《世界陶瓷评论》发布的“2016年世界瓷砖消费报告”显示,2016年,印度已经超巴西成为世界第二大瓷砖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产量从2015年的8.5亿平方米增加至9.5亿平方米。
同时2016年印度瓷砖在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联酋、阿曼、科威特和墨西哥等海外市场销售量大幅上升,从2015年的1.34亿平方米增加到了1.86亿平方米,增幅达到了38.8%。
因而,2017年印度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釉面/无釉/玻璃釉瓷砖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裁决对中国涉案产品征收0-1.87美元/平方米的反倾销税。
反倾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直接冲击中国陶瓷砖出口,但是另一方面,其可以倒逼中国陶瓷企业转型升级,刘亚民说道,中国陶瓷企业唯有不断创新产品、提升工艺、生产品质过硬的差异化产品,才能更好地在国际市场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