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共享单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共享充电没有那么大的需求,”一位评论人士表示,“再加上突然融入这么多公司彼此竞争,市场必将趋于饱和,接下来要么合并,要么倒闭。”
这半年里,共享充电可谓走入快车道。然而如今,已有企业开始跌落神坛。
据凤凰科技此前报道称,共享充电企业Hi电正全面收缩线下推广团队,200名左右员工面临裁员命运。更令人惊讶的是Hi电的裁员方式:将员工从原工作城市调至边疆省份的边疆城市,并规定24小时内自费至新岗位报道,三日之内若无法到岗工作则被视为“自动离职”。
如今,相距上轮融资还不到半年时间的Hi电,身陷暴力裁员、欠薪等传闻漩涡之中。
不过,Hi电创始人刘文源在接受采访时对该传闻矢口否认,称“哪有员工没拿到钱”,随后表示已多次声明不再就此问题进行回应。
“共享充电还不能称之为风口,只是资本市场在后O2O时代对联动性入口争抢的过程中进行抢先布局的一个点。”赛迪顾问有限公司创新创业事业部经理王高翔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高频、高收益、高粘性的入口都被抢夺后,第二顺位的入口,比如说共享充电宝、共享宾馆等等其他共享类产品开始获得资本的关注,并紧接着开始获得超过行业自身容量上限的资源注入,最终蓝海变成红海进而变成死海。”
一个月回本?
2017年上半年,共享充电成为资本争相追捧的领域之一。
2017年4月,共享充电企业密集获得融资。仅半个月之内,已有包括Hi电、街电科技、小电、来电科技等数家企业获投,融资金额近3亿元。甚至,3月底刚刚宣布获得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后仅10天,小电便再度宣布获得pre-A轮融资。
另据艾媒咨询统计数据显示,3月31日至4月28日,共享充电宝市场共有10笔融资,数十家机构入局,其中不乏IDG、红点中国、元璟资本等知名投资企业和王刚等知名投资人。其中,Hi电于今年4月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志拙资本领投,非同凡想创投及4位个人投资者跟投。
目前,共享充电宝产品可主要分为实体充电宝和充电宝租赁柜。前者是机端连线充电,无法带走充电宝,主要以桌面充电形式分布于小场景,目前以小电、Hi电为代表,后者则是固定租赁柜,其中有可携带的实体充电宝,根据租赁柜容量大小分别分布于火车站、景点等人流量大的区域或餐厅、酒吧等小场景,以来电、街电为代表。
刘文源此前接受采访时曾透露,桌面式充电宝成本大多在100元以内,在理想情况下,一个月即可回本。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评论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免费提供充电设备,进行手机充电一直是商场或商户附加价值与服务之一,如今充电竟然要支付费用,更何况电费也并非共享充电企业来支付。”在他看来,这样的商业模式毫无共享精神,是“倒退、落后又野蛮的商业模式”。
不过,围绕Hi电裁员事件,王高翔表示,这并非共享充电的行业问题。“Hi电出现资金链问题是在任何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中,管控能力或决策能力较差的企业都会发生的问题,这件事情与共享充电行业关联性不大,不能因为这一家企业的一两件事情而否定整个行业。”
真伪风口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16年中国移动电源市场达236亿元,较2015年增长7.3%,预计2017年将达276亿元。
然而,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智能手机终端等移动设备销量增长放缓的影响,作为终端配件之一的移动电源同样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的风口瞬间转移到共享充电宝上,多家企业的争先布局,移动电源产值增长或再次提速。但当前市场针对共享充电宝盈利模式抱有保留态度时,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仍有待市场校验。
事实上,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过程中,多位受访者对共享充电模式表达了审慎态度。“不像共享单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共享充电没有那么大的需求,”一位评论人士表示,“再加上突然融入这么多公司彼此竞争,市场必将趋于饱和,接下来要么合并,要么倒闭。”
值得注意的是,共享充电只是今年琳琅满目的“共享经济”的其中一员,在共享宝马、共享雨伞、共享马扎等“共享经济”层出不穷之际,有不少用户调侃“共享经济”被玩坏了。就此,王高翔强调,共享经济本身没有被玩坏,被玩坏的是被滥用的“共享”这个词。
“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O2O的入口越来越少,资本越来越盲目追寻概念而忽视了其共享的本质。”王高翔指出,“在我看来,对资本有利、对社会有益的共享经济模式应回归分享的本质,唯有真正建立起一套‘Inside’到‘Outside’的循环,打通关联,才能真正实现入口经济与服务经济的双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