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日本经济产业省一份数据表明,受到日元持续贬值,以及中国的人工成本上涨,日本家电企业的海外生产成本优势正在减弱,本国的家电制造产业开始全面回暖。有的日本企业开始利用日本国内工厂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对生产转移到海外的举动踩下急刹车。
换句话说,日本家电制造业开始回归本土,转换新的赛道。今年以来,日本家电企业从海外工厂购买产品的金额比一年半前减少13%,日本国内市场上进口产品的占比也在下降。这不是因为大量的外资企业抢占日本家电市场的份额,而是日本家电制造产业的全面回流和回归。特别是选择逐步减少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投入力度。
不经意间,过去30多年以来中国家电制造产业一直“引以为荣”的大规模、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快速消失。接下来,面对全球的竞争对手,在没有人口红利、政策红利,以及本土差异化竞争力的中国家电企业,又如何能够继续与外资洋巨头们“硬碰硬”展开竞争?
来自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调查显示,中国大中城市普通工人的月薪在5年间上涨20~30%。如果再加上原材料的成本、汇率的波动,以及物流成本等一系列生产制造成本的增长,中国家电制造产业的成本优势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正在快速消失。事实上,这给很多中国企业的海外出口和贸易,也带来不小的挑战:必须要变“中国制造出口全球”为“中国家电全球制造”,才能适应和对冲不同国家和地区劳动力成本波动的冲击。
日本家电产业的全面回暖,同时敲响中国家电制造产业发展的新警钟,这到底是为什么?当前中国家电产业的转型升级,能否激活新一轮市场需求和增长空间?最终,中国家电如何应对欧美日韩等企业的制造工厂回流潮,所引发一系列外部竞争环境和要素的变化?
随着低成本制造从优势变成劣势,对于中国家电产业和企业来说,这绝对不是经营转型、产品升级所能解决的问题,如当前从低端向中高端、从制造向创造。唯一可以突破的方向就是,彻底抛弃过去的道路,建立新的发展新跑道,构建新的差异化竞争力。
虽然当前劳动力等制造成本持续上涨导致的中国家电制造优势下滑,但是中国家电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和供给优势仍然非常的明显和突出。如何利用当前的产业链优势完成新道路的打造?这无疑需要各个家电厂商去探索并发现自己的活路。
同时近年来面对大量欧美日韩家电同行,中国家电产业还有一个竞争优势,那就是我们正处在一个节节上升的通道,采取的是步步紧逼的进攻姿态,而且还敢于在家电产业的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进行大手笔,大资源的投入。这与欧美日韩的防守姿态、保守打法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面对这一轮的外资洋品牌家电制造的“回流潮”,中国家电企业们考虑的问题,已经不是造几款好产品、推动渠道的升级、或者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而是重新思考,应该如何对制造优势、研发优势,以及营销推广优势等资源进行重组,并结合中国当前最为活跃的资本并购力量,进行各项生产要素的重组与再造。
相信,中国家电产业集体反弹的拐点,就在下一个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