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终端反促面板业出现调整,而面板厂商也有这种意识,可谓水到渠成的拐点。但立马由升势掉头向下的可能性很低,正如奥维云网说的,面板价格已在高点,变动幅度不大,高位震荡一段时间有可能。但
就说家电 Popo||撰稿
同在一条产业链上,那么某环节的单边上涨行为就持续不了多久,一旦失衡市场会启动自我纠偏的模式。
两个月前,当海信创维等一线电视大厂开始吃紧,利润下滑的时候,《就说家电》就做出过预测,电视大厂的下滑将终结面板厂的好日子。如今这种判断应验了: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几乎所有尺寸段的液晶面板停止了上涨态势,40-43英寸还出现了小幅回调。
紧绷的弦适当可以松松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了。这一年,彩电整机厂商的日子很不好过。从2016年的7月-11月,当时面板虽然一路上扬,但是是前期低迷很久后的反弹,客观说是液晶面板厂商找补损失的时期。当时对海信创维,哪怕是乐视小米等互联网品牌来说,上游的面板涨价也并未造成多大的影响。
时间到了11月,面板涨价的态势并没有得到缓解。此时涨价已经对出货量相对较小的互联网品牌造成了困扰,比如以前一直用低价甚至免费送硬件模式吸引人的乐视,以前消停了,并在双11结束后公告涨价。而跟随乐视策略的PPTV,也没有先前的起势。唯独小米想剑走偏锋,王川想通过自己成本的控制稀释上游涨价的压力。
而此时的一线终端品牌厂商如海信、创维等尚未感受到明显压力,因为它们凭借提前战略性存货,不仅没感受到来自上游的压力,反而成为企业贡献利润并压制互联网品牌的手段。创维总裁刘棠枝对创维财报的解读就有这样的阐述。
然而,令所有厂商意外的是,时间跨越到2017年,面板涨势依旧不停歇。这既有面板厂商沉浸在赚钱的日子里无法自拔有关,也与代工厂迅速崛起有关,对面板资源的争夺确实火爆。这带来的结果是,海信、创维等厂商也开始感受到成本压力,再加上传统元春市场旺季不旺,消费需求的低迷,让终端企业遭受两重挤压,承受的压力可谓空前。连小米也不顾自己打脸,开始实施涨价策略。
在3月初,各企业开始发布新品,通过新品提高售价缓解一下压力,但好景不长,面板持续涨价让这种短暂的调整毫无意义。当时,《就说家电》就预言,彩电大厂的利润走低,将是终结面板单边上涨的催化剂。
果不其然,5月、6月,液晶面板的价格出现了滞涨的情况。权威第三方大数据公司奥维云网最新快报显示,面板供需由偏紧进入调整期。调整中首当其冲的是性价比最低的40-43英寸,需求下降后价格亦向下小幅调整。32英寸和49-50英寸段受到40-43英寸需求转移影响,基本保持稳定。第一季度涨价迅猛的65英寸在面板厂增加供给之后停止了上涨势头。
短暂回调重拾升势还是拐点?
高位出现横盘,如果放在股市真不好预测下一步走势,因为庄的实力决定了一切。这个点位没有套牢盘的压力,有些时候拉的越高越容易吸引眼球,才更好出货。
但在液晶面板市场,恐怕重拾升势的可能性并不大。
支撑这个观点的最大理由是终端消费低迷。由于电视已经经历两三次普及性推广,缺乏政策支撑的当下,要想凭借产品和技术实现换机潮的可能性极低。这就注定了只是在存量市场反复折腾,规模有限。消费需求低迷,可谓是终极杀手,这种杀伤力不仅针对整机厂商,对整条产业链也有巨大的杀伤力。
就拿今年年初至今的数据看,彩电大厂的出货持续走低。无论是元春市场,还是3月的新品促销,还是五一黄金周,都以量额双降收尾,2017年半年过去了,只有京东6月初开搞的618给企业出货带来了一些增长,其他时间都是不振。
奥维云网研究认为,5000万内销+9000万出口,占全球67%份额的彩电市场双双不振,4月大陆终端零售量同比下滑10.5%,出口同比下滑17.1%。
这样的终端形势用极不乐观形容也不为过。而且还有用品牌+面板+代工优势来搅局彩电市场的夏普和飞利浦,既让海信、创维、长虹、康佳等彩电制造品牌感受到“新乐视们”的压力,也让乐视小米等感受到了压力,同样让三星索尼等外资品牌感受到压力。
彩电业并不平静,特别是终端。奥维研究显示,五月各大促销偃旗息鼓,价格与四月相比有所回升。六月618京东促销节,本月京东将进行三波促销,同时,天猫在今年6月同样开启市场促销,整体来看,两家渠道商的促销将贯穿整个六月,预计整机均价与5月相比将有所下降。
整机不赚钱,时间久了,会传导给上游面板厂商,所谓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其实面板厂商对接整机厂商采购的人员已经意识到这种问题,早在第二季度之始就在琢磨如何缓解这种矛盾。
现在看,终端反促面板业出现调整,而面板厂商也有这种意识,可谓水到渠成的拐点。但立马由升势掉头向下的可能性很低,正如奥维云网说的,面板价格已在高点,变动幅度不大,高位震荡一段时间有可能。但震荡完就会向下走,时间节点估计在一个季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