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厨电规模持续冲高的2017年,不仅“黑马”洗碗机跃马扬鞭冲进了千亿市场,看似处于“边缘地带”的电蒸炉市场也刮起了一阵风。据中怡康数据,今年1-10月,电蒸炉市场增速达到了35.1%,预计明年增速也将保持高位运行。业内人士预测,电蒸炉将造就中国厨电新白亿蛋糕。除了厨电新百亿蛋糕之论,在电蒸炉产业不断做大的背景下,电蒸炉是否会革掉微波炉的命,以及电蒸炉未来产品研发的方向也引发大众关注。
中国厨电新百亿蛋糕? 电蒸炉或将“另立门户”
电蒸炉在市面上并非一个陌生的字眼,只不过其普及率还较低。据介绍,电蒸炉是一个品类的统称,主要由电蒸箱、蒸微一体机、蒸烤一体化、微蒸烤一体机等多个品类共同组成。有观点认为,在当下我国健康生活理念风行、厨房经济兴起以及消费升级三重因素的推动下,电蒸炉将接棒厨电“黑马”洗碗机,迎来高速增长期,造就中国厨电新百亿蛋糕。
并不“热闹”的电蒸炉产业,真的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机遇,跨入“百亿产业”队列吗?怀着疑问,中国家电网记者采访了国内电蒸炉“带头大哥”格兰仕生活电器销售总监曾传涛。
对于记者开门见山抛出的这一问题,曾传涛给出了十分肯定的答案。他认为,未来电蒸炉品类市场规模不但会超过百亿,甚至会像电饭煲一样成为独立的一个品类。“蒸是一种真正做到脱脂减盐的健康烹调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饮食观念的进步,将来每个家庭一定会有一台电蒸炉。”曾传涛表示,电蒸炉符合我国饮食文化习惯,市场的引爆只是时间问题。
离爆发还差一把火?行业缺乏头部企业推动
“电蒸炉目前之所以在中国市场上还未迎来爆发节点,是因为行业缺乏有实力的制造企业推动,真正具备专业化制造电蒸炉产品的家电品牌不多。”曾传涛告诉记者,电蒸炉产业主要的品牌整体产品开发滞后,没有投入过多的生产、研发资源,是电蒸炉未能走进千家万户家庭的重要制约因素。
除了产品开发滞后与企业研发资源投入的不足,以及企业制造能力的“力所不逮”,行业存有技术门槛也是电蒸炉产品普及率不高的关键所在。据曾传涛介绍,电蒸炉真正的“蒸”,不是直喷蒸汽,而是通过蒸汽发生器把水煮沸,让由水形成的蒸汽在密闭的空间中高温蒸熟食物。但是在此方面,目前行业内只有格兰仕等极少数品牌在技术层面已经取得突破。
记者了解得知,格兰仕2005年开始投入电蒸炉产业。2009年开发出高温纯蒸炉。今年3月,全球首条全自动电蒸炉腔体生产线在格兰仕工厂启动。
“格兰仕在电蒸炉项目上产品布局很全,包括高端的微蒸烤一体机Q6,中档的蒸烤炉P63、C63、C64,专业的单独电蒸炉产品P50、P90等都已经全面上市。”据曾传涛透露 ,格兰仕计划在2018年3月前,布局18款电蒸炉产品,形成独立的运作品类。同时,在研发方面,格兰仕将在其已有的领先于行业的蒸烤炉实验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专业电蒸炉食品研究中心。此外,在制造方面,格兰仕也正在扩建自动化整机生产线和腔体冲压线。“格兰仕在电蒸炉上经过十几年的技术沉淀,近3年将着重对中国市场布局和储备产品,这将会对推动电蒸炉在中国市场的普及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记者获悉,当前电蒸炉产业要想打开市场局面,跻身百亿产业之列,需要行业内各企业破解以下几大难题:一是炉腔的密闭性问题,以及蒸汽量问题;二是产品漏水问题;三是内部结构的合理性设计;四是对温度、时间的精准把控;五是提高元器件开发软实力等。
走向“三位一体” 并非“新人笑与旧人哭”的关系
“三位一体”or“一位一体”?记者在走访家电线下卖场时发现,蒸箱、微蒸一体机、蒸烤一体化、微蒸烤一体机……市面上的电蒸炉产品既有单一机,又有“微蒸烤”等一体机,在高房价使厨房空间受限的情况下,未来电蒸炉产品研发的方向是以单一功能为主,还是以复合功能为主,引起中国家电网记者关注。
针对此疑惑,曾传涛告诉记者,未来电蒸炉品类一定是朝着复合体方向发展,微蒸烤一体机是未来发展方向。
“过去,微波炉、电烤箱、电蒸炉等厨房电器都是独立开发,我们一直也坚信,国内外消费者的使用习惯都一样,但我们的‘G+智慧 家居 ’平台大数据分析却表明并非如此。”格兰仕微波炉研发部工程师曾工表示,据大数据分析,“80后”“90后”用户使用烘焙、蒸炖和微波菜谱的重合度很高。同时,市场调查和终端反馈也显示,整合微波炉、电烤箱、电蒸炉功能是市场趋势。而格兰仕Q6微蒸炉一体机一推出即受到市场好评,也印证了其对市场的判断。
除了对电蒸炉产品研发方向的疑惑,因为电蒸炉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微波炉形成替代,且今年上半年电蒸炉品类市场增速遥遥领先微波炉,因此电蒸炉是否会对微波炉形成冲击,革掉微波炉的命也引发了业内外人士的讨论。
作为一名资深业内人士,曾传涛告诉记者:“电蒸炉和微波炉都是现代家庭消费升级的必需品,两类产品的功能属性不同(微波炉更突出快捷,电蒸炉则更关注慢生活需求),且微波炉具有干燥、二次加热以及超快的加热速度等很多烹饪工具不具备的优势,因此电蒸炉不会对微波炉形成冲击,二者不是‘新人笑与旧人哭’的关系”。(尹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