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家电业随中国制造业进入新的转型期,原材料的不断上涨和全球经济处于恢复期,诸多外部因素阻碍着中国的企业在向上寻求利润。家电业开始通过向高端、向其他领域寻求新的增长点。其中家电业进入最广泛的一个行业,除了房地产这种与家电唇齿相依的领域之外,还有一个与家相关的领域,那就是汽车业,衣食住行中的三样东西分别被房地产业、家电业和汽车产业打包。
汽车作为人们的第二个家,其中也载满了人们需要的家电产品。除了汽车之外,高铁动车组、火车、地铁、大巴、公交等交通出行工具均是人们除了家及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个最花费时间的地方。人们有一半的生命被耗费在交通上,而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目前多以广告为主。由此,笔者总结了几种家电企业进入汽车市场的路径。不过在这之前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插曲,将汽车与家电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便是,很多汽车品牌的前身也不是以汽车起家。
根据笔者查阅资料显示,宝马汽车的前身是飞机引擎生产厂;劳斯莱斯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发动机制造者(就像家电企业戴森是世界上优秀的马达制造者一样);雪铁龙的前身是做齿轮的;比亚迪的前身是靠电池业务起家;吉利的前身是冰箱配件……可见家电和汽车一直以来都没有分家,正是因为它们的前身,使得它们在汽车市场称霸,与家电一起掌管着人类日常生活的两个方面:居家、出行。当然,如今这些早已不再稀奇,因为连谷歌、苹果、BAT都进入汽车产业了,还有什么不可能?那么如今的家电企业又是如何向汽车领域伸出触角的呢?
以最普遍的广告形式涉足交通出行市场。如高铁动车组上近年来已经接入美的、方太、老板等高端厨电广告,地铁站的卡萨帝高端厨电广告;广告多分布在车厢广告展板、枕巾、车门门贴、窗贴、行李架贴、广播、视频LED滚动字幕以及车内企业LOGO等等,作为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接入空调而言,高铁中接入冰箱和自动贩卖机等也被认为是一种可能,不仅方便乘客,也可以为家电企业带来新的业务,车票和登机牌反面广告等形式。
以资本方式切入汽车市场。如面板厂商京东方通过收购车载显示公司精电国际,整合其优势资源,加速实施公司车载显示事业全球战略。上市公司寻求新的市场,扩大自身业务范围,收购港股上市公司成为一条可行的国际化路径;另一方面,港股本地上市公司往往有着国际化的渠道优势,但苦于资金缺乏,不能扩大投资更新技术,需要大陆资金的“临幸”,因此,两者一拍即合。
从应用途径进入汽车市场。与交通出行息息相关的旅行市场中,如车载冰箱、空调、净化器、音响等,如地铁、列车上的中央空调厂商其中包括以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为主的旅行类家电;不过作为适合自驾游等从旅行思维着手的家电企业,却总会忘了蹭节日出游的热点,每逢节日期间便是家电业的促销盛宴,但是当节日+旅行结合的家电宣传方案却极少出现,仅有电动牙刷等浮于表面的打造旅行便携装,但对假日出行的挖掘并不够深刻。以刚刚结束的十一黄金周,促销活动虽然不断,但是市场异常惨烈。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7年10月1日至8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
在旅游这方面,虽然大型家电受到很大的局限,但是小家电完全可以在节前的时间节点,针对便携等旅游相关的特性做宣传和促销。包括出游必火的酒店、旅馆和民宿、交通工具等都很少见到家电企业的涉足,除了吹风机,而自带卫生用品和电动牙刷、剃须刀、吹风机等旅行的刚需也成为趋势。而“旅行”+“假期”+交通出行却是一个新的消费点和空白消费场景。还是以高铁为例,高铁餐车可以通过技术改装成更加便捷、卫生且科技含量十足的储存装置,在这方面,冰箱企业和冷柜、冷链企业均可涉足这一移动餐饮服务领域。
从技术、系统层面进入新兴汽车市场。在技术上的交集,使得汽车与家电开始呈现出一种“回家”的汇合态势。交通、汽车、出行这些关键词关系到人类整体迁移手段的交通工具自然是永久增长市场,再加上目前全球智能交通路网系统尚未建立起来,汽车正在从油耗车接受清洁能源的洗礼,同时进入自动驾驶时代,人类从移动互联网即将进入物联网时代,而网络也从刚普及不到4年的4G时代快速切换到速度更快的5G网络建设。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将各种新的增长点赋值叠加在汽车产业,为全球人类的便携出行提供服务。作为有资金实力的中国企业自然不会丢弃这一大波享用不尽的红利,汽车的电动化对任何有着技术和硬件系统优势的企业而言都是巨大商机。在纯电动汽车与无人驾驶时代的快速切换中,汽车家电化、家电移动化将成为现实。
近年来,家电企业在主业之外对智能交通与汽车产业所做的布局来历已久,只是并未走进大众视野。如空调巨头格力去年以来通过对珠海银隆的一系列动作试图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时格力依靠空调产业在能源领域也积累了一定的优势。
如在传统家电的业务之外,海信在智能交通等高新技术领域的B2B业务占比已达集团业务的1/3。据了解,海信自2001年起就开始布局智能交通领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相关解决方案已经在全国一百多个城市应用,很多细分业务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都比较靠前,就拿BRT系统来说,海信已经占领了全国70%的市场。海信还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推出基于城市数据大脑的交通信号系统,打破了2005年以前泰科、西门子等国外厂商把控着该块市场主导权。
另一位家电品牌旗下的创维数字向汽车智能前装业务转移的战略布局也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创维数字近期公布的2017年半年报报告显示,上半年里智能中控导航、后视镜、车厂行车记录仪等实现营收0.25亿,同比增长80.77%。在产品方面,中控车机平台已进入招标阶段,安全类后视镜产品,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产品也将推向市场。创维数字正开发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监控,基于公司的运营能力搭建服务平台,预计在明年批量供货。
再如2017年9月,欧洲家电企业在汽车和铁路两大领域均提出了新战略。以高性能吸尘器、强有力的马达闻名的英国戴森(Dyson)宣布进军纯电动汽车(EV)领域。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戴森自从1990年代就提出了不造成大气污染的纯电动汽车构想。拥有强有力的马达等技术核心的戴森一直在以吸尘器、净化器、送风机等颠覆人们的应用领域,而在跨界汽车也被外界认为将发挥其经验和技术来提升汽车的性能。值得一提的是,出生于英国的戴森有着欧洲家电品牌的背景和可以借助欧洲资源的实力。
众所周知,欧洲是家电的起源地,是全球高端家电的代名词,是许多国内家电企业最难攻入和最挑剔的市场。而国外企业纷纷进入汽车产业也是由于中国的车企正在全球崛起,尤其是中国中车的高铁技术威胁到了国外铁路车辆领域,还有来自比亚迪等国内电动汽车成熟车企的势头强劲。而以冰箱为国人熟知的西门子正是因为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威胁(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合并,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铁路车企中国中车)选择与法国阿尔斯通合并铁路业务达成协议。
实际上,西门子在铁路版“物联网(IoT)”方面早就具有领先优势,10年前,中国的交通信号灯等多是由西门子等国外企业垄断。西门子与阿尔斯通合并业务,收集全球正在使用的铁路的运行信息和零部件老化数据的节点将迅速增加,通过把铁路和大楼等联结起来,形成使人员快速移动与高效利用能源的城市总体综合解决方案。在基于数据分析和加工的维护检查等方面,西门子本身可以通过提供服务与相关软件来赚钱,在软件和服务商,西门子也正在进入B2B数据交易领域,除此之外,西门子还拥有风力发电机业务,它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成为“铁路和风电领域的谷歌”的企业。
从广义上来划分,汽车与家电同属于家用产品的一部分,前者提供出行服务,后者提供居家服务。尤其是在汽车电动化之后,家电企业们从电机电控等硬件系统技术优势切入汽车领域,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涉足汽车市场,真正意义上并不算是一种跨界。不少家电厂商在家电作为主业之外,实际上在没有义务被披露给大众的业务上也多涉及汽车产业及周边领域,汽车与家电两手抓并不是新鲜事,并且不少家电企业也表现出“去家电化”的趋势,如美的开始走科技风,海尔走平台路线,长虹等走上了综合服务提供商的道路。从智能 家居 、智慧家庭切换到智慧城市将成为趋势。
家电跨界汽车领域只是所有行业跨界汽车界的一小部分,但是不少家电企业的技术实力不容小觑,在进军汽车市场是对车企的一大威胁,如上述的戴森和西门子,以松下等在电池技术上的实力也有一番作为。汽车似乎是众望所归,又如同是技术实力的终极竞技场。业内人士认为,汽车是路网的一部分,最大的技术比拼,在物联网语境下对全球智能交通路网的建设上。
不过目前大多数家电企业对汽车市场的涉足路径并不一致,但大都从产业、技术、产品、营销等层面以蜻蜓点水的方式触碰到了汽车与出行业务,而在“交通工具+出行+节日”等热点的碰撞下,一直都在涌现着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空白,家电企业们在此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