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间最盛烟火气。而她却不像一个从烟火气中走出来的女子,因为她内心尽是恬静与淡雅。她是田艾灵,设计赋予了她发现美的眼睛,而她也用设计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
生活,是“最干净的烟火气”
“生活就是日常里干净的烟火气,而那烟火气就是这人间、这世俗中的一切。”这是田艾灵在完成新作《爱的华尔兹》时写下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都是从世俗中来,往世俗里去,拥抱真实的爱人,而那些人生的思考、感悟全然呈现在她的新作品中。
田艾灵,一个标准的雅致主义者,热爱生活,坚持对美的追求。从业17年来,她早已将“做设计”这件事过成了一种生活,不断去发掘美的存在。“设计美好的生活”,这是她从业十几年来不变的初衷,而生活也成了田艾灵最重要的设计灵感来源。
设计师作品《爱的华尔兹》场景
在《爱的华尔兹》中田艾灵设计了一个独特的厨房空间,厨房过道的涂鸦墙,让大人们在厨房准备餐食时,也能与涂鸦的宝贝亲密互动交流。忙碌的生活,常常让人忽视与家人的交流,但是田艾灵赋予 家居 新的意义,将生活和美在设计中表现得恰如其分。
空间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用心推敲
从田艾灵走出四川美院,踏入设计行业的第一天起,就意味着从学生到一个设计师的角色转变,对于 家装 产品的严苛选择是保障用户 家居 体验的前提,冠军磁砖——田艾灵从学 家装 设计就有所耳闻的瓷砖品牌,作为一个老品牌,冠军满足的田艾灵内心对于品质的追求。
为了确保整体设计质感,田艾灵在瓷砖选择时也极为挑剔。“瓷砖的种类有很多,在设计公共空间时,我便会用上抛光砖,因为它的坚硬度和耐磨性都比较高。而在设计 家居 空间时,我便会采用釉面砖这类具有防滑功能的瓷砖。”
冠军磁砖负离子
意大利进口的设备,严格的材质把控,这让田艾灵多年来,一直钟爱着冠军的每一款产品。甲醛一直是装修过程中最让人担心的问题,然而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冠军不断推出负离子瓷砖等智能产品,这让作为两个孩子妈妈的田艾灵再也不用担心甲醛问题给宝宝带来的伤害。
浮躁的社会,需要多一些色彩的沉淀
田艾灵不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夏天的炎热,冬天的灰尘,这让真实的重庆没有太多的色彩,加之粗糙耿直的码头文化,总让她在觉得空气中弥漫着丝丝浮躁。
旧时重庆码头场景
2002年,刚毕业三年的田艾灵便选择了创业,这对于大多数刚毕业不久资历尚浅的设计师来说,签单、走量在繁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才是最为稳妥的选择,而她却选择放手一拼,追求真正的设计。就这样,田艾灵创办了自己的第一间设计工作室,并一直坚持永远将设计放在第一位。
设计师作品《那里》场景
因此,在《那里》中你看不到浓重的色彩,更多是清新、自然与雅致。游走在整个空间中,你仿佛可以听见窗外的雨滴在敲打着树叶,任由花朵自林间舞过,渐次的蓝就像薄雾里那一片宁静的海,氤氲出一片雅致
“这个社会已经有了很多色彩,而设计师要做的就是用专业的手法,让房子的主人回到简单安静的空间中,慢下来去感受空间所带给他的心灵滋养。”田艾灵说。
因为设计,所以世界多了一份美
从业十几年来,田艾灵的生活因为设计发生了不少改变,“自从做了这个工作,对自己的生活有了一些美的要求,不论是心灵,还是年龄,都想要获得美的东西。”现在的田艾灵,非常享受她的工作,就如同她自己所说的一般,“设计不仅仅是设计,还是一种生活。”
设计师作品《木棉纪》场景
闲暇时的她会抽时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旅行是一种暂时的休止符,停下你目前的转速,更慢的去打开自己的感官,感受世界,各地不同的风貌特征会给我更多触动,让我学会如何不露痕迹的让环境调动人们美好的情绪。”
设计师作品《家的二次元》场景
走过了不同的国家地区,看过了不同的风景,这让田艾灵更深层次了理解了不通过的居住环境与风格,这让她在做设计师不在局限于表面的元素,而是从背后去探究其奥秘。未来的田艾灵,或许会继续在路上,又或许开个小图书馆亦或是民宿。但她依旧没忘,那颗最初入行时的心——用真诚,设计美好生活。
她是田艾灵,她从烟火中来,却往恬静中去。
田艾灵设计师简介
中文名 田艾灵
职 业 室内设计师
毕业院校 四川学美术学院
田艾灵;中国室内建筑装饰CIID分会会员;金堂奖、艾特奖优秀别墅、住宅设计等奖项获得者;重庆资深优秀设计师;众多作品被出版社邀请出版。
2002年成立十二分设计工作室,2006年成立重庆十二分装饰工程设计公司。
1999年毕业于四川学美术学院,一直在探索实用与美学兼顾的室内空间美学道路上不断学习探索创新。
主要成就
2008年搜狐威能杯室内设计大赛重庆赛区金奖;2008年搜狐威能杯室内设计大赛全国银奖;
2011年度国际空间设计大奖 艾特奖 最佳住宅空间设计奖;
金堂奖2012中国设计年度优秀别墅设计、2015中国设计年度优秀住宅公寓设计等。
2015芒果十间坊最佳创意设计奖。
金瓦奖年度人物、金瓦奖年度作品奖。众多作品被邀请出版。
代表作品:《那里》《爱的华尔兹》《Playing love》《空》《润》《木棉纪亲子摄影馆》《卡多利亚女子摄影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