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ofo在其“用科技重新定义共享”的4.0时代发布会最后的“彩蛋”中介绍,将推出新一代智能助力车。不过ofo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只是研发成功,对于何时及何处投放暂无透露,而且强调这是“助力车”不是“电动车”:“主要区别是助力车需要踩一下,人力驱动。”
无独有偶,近日有消息称摩拜也将推出其电动单车。南都记者向摩拜相关人士求证此事,对方表示对此“不予回应”。不过有业内人士透露,今年3月份就看到过摩拜的“样车”。“与ofo把电瓶装在车座下不同,摩拜是装在前身斜杠上的。”8月份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在创客公园演讲中也曾主动提及电动单车:“如果我们愿意投入研发,形成优质影响力也不是不可能。”
但相比“双巨头”的跃跃欲试,过去一个月,交通部及北上广深等各地交委的共享单车新规均明确表示“不鼓励发展电动单车”。有接近上海交委的业内人士透露,现在政府对电动单车的态度明显是“拒绝”的。既然如此,对于摩拜、ofo的电动单车而言,从样车到投放还有多远?
从3公里到8公里
共享单车主要满足了用户1-3公里的短途出行,包括地铁接驳线等上下班通勤,而电动单车则更多满足3-8公里的中短途出行。
“共享电单车最大的优势不是快,而是轻松,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骑行健身的。”享骑运营总监钱赟如是告诉南都记者。“比如去超市买东西,拿快递这种携带重物的出行,骑单车安全隐患太大”,定位校园的电动单车筋斗云出行C?O?O林振兴亦告诉南都记者,其实中国每年电单车销量3000万辆左右,需求是存在的。
但许多投资人对电动单车的财务模型并不看好,这包括摩拜投资方熊猫资本。“相比共享单车,电单车的需求没那么大,我们建立了财务模型,结果发现维护成本实在太高,最后放弃了。”熊猫资本合伙人李论曾如是告诉南都记者。
“每台电单车成本高达2000元以上,同时受天气路面影响更大,”钱赟也提及电单车更高的成本。“更重要的还有运维,一个续航动作就增加了许多运维难度。每天晚上都需要对车辆更换电池,专人彻夜监管。1000台车需要5个运维人员。”
不过她则认为,精细化运营是可以实现收益的。“所谓共享无非是分时租赁,考验运营规模与精细度。”钱赟介绍说,“将人员成本与车辆折旧成本算在内,只需要2单/天·车就能摊平,现在享骑是5单/天·车。”据其介绍,享骑一台车成本2000元左右,使用寿命500天,按这个订单规模,每单以起步价2元算,一年半时间就能收回硬件成本。
政策“不鼓励”考验企业沟通能力
对于共享电单车而言,共享电单车最大的难题来自于政策。8月份,北京交委对“不发展电动单车”做出解释:“电单车‘车身重、速度快’具有安全隐患;同时,充电过程和露天停放也对电池安全造成影响。”
但电单车同行们则强调其比单车们更不“添乱”。“目前我们所有投放都会提前在政府备案,这也限制了投放速度;而停放上,我们采用了电子围栏。”7号电单车CM?O崔晓琪如是告诉南都记者。钱赟同样表示,“实际上,之前交委会议我们都是被表扬的,因为我们定点停放没给政府添麻烦。”不过,作为上海最大的电动单车企业,享骑无法在当地拿到新牌照而选择进入南京等新城市。
而更多企业则通过打“擦边球”进入市场。比如ofo以及同为小米投资的小白单车推出的“助力车”。“他与电动车有本质区别,就是需要人力驱动。”对于双巨头入场,钱赟说,更多大咖加入试错探路是好事,“不过电单车的投放比单车投放复杂多了,需要先做目录,再做备案,各个城市的规定也都不一样。”同样地,另一位业内人士则戏谑说:“共享单车发展到这个阶段,投放饱和了,车型也很难有大的改造,比拼的也就是和政府的‘沟通’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