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巨资收购银隆 格力醉翁之意在何处?
停牌半年多的格力本周揭开了其资本并购的盖子。公司以发行股票的方式,以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后者是一家新能源客车(纯电动)制造商,可年产亿安时级钛酸锂电池,每年可生产1万辆纯电动客车。目前其产量在去年行业排名第七,按最新统计,今年6月单月产量排名达第三。
有人认为,格力造车是为了突破自2015年以来其主业空调销售所遭遇的规模天花板。但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2016年上半年,银隆的营业收入分别仅为38.6亿元和24.8亿元;利润分别为4.16亿元、3.77亿元。这距离董明珠规划中的“再造一个格力”远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那么,格力溢价2.6倍(银隆估值不到50亿元),花130亿元“造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其实是为了银隆的专利电池业务——具有6分钟快充放、耐宽温(-50 至+60 )、30年的循环使用寿命、不起火不爆炸的高安全性等特性。但问题的核心还有银隆电池的储能技术——大家还记得几年前格力独家大力推进的光伏空调吧?当时董明珠还请来万达掌门王健林为该产品站台。按照家用光伏空调的设计原理,该空调可利用太阳能发电、储电,并通过与市电网“并网”,每家每户可将自家发电用不完的部分卖给“电厂”。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现,那么格力的未来就不仅仅是另一个千亿的问题,而是万亿的级别了。但与市电网、省电网“并网”难度非常大,尤其有关“储能”技术也是一大难题,而这是银隆的强项。也就是说,看起来格力是在“跨界”造车,实质上还是在为未来光伏空调这个真正的战略在夯实基础。其实董小姐在前两天的并购媒体沟通会上提到过这一深意,但没有受到过多关注。
此次并购,格力出人意料地没有使用公司账面上躺着的900多亿元货币现金,而选择增发230亿元的股票。其中,董明珠更自掏近10亿元参加增发。联想到万科A在资本市场频频被家门口的野蛮人“狙击”,其中一个重要的弱点就是股权分散,格力显然看到了这一点。230亿元中的增发,除了130亿元是向银隆股东增发用以收购外,格力另100亿元的定增第一大主力是格力集团,其次是员工持股计划。格力集团原持股10.96亿股,增发完成后,格力集团持股比例不变,仍为18.2%,稳坐第一大股东。
增发完成后,董明珠个人持股比例从目前的0.74%上升到1.3%,位居第四大股东,原来的第四大股东前海人寿则掉到第五位。
本次交易后,原控股股东、京海担保(格力经销商团队掌控,格力集团折价转让股权)、管理层、核心员工以及引入的战略投资者、珠海银隆等股份比例约40%,可以说是安枕无忧了,格力此次增发可谓用心良苦。(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