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LED照明产业进入微利期(图)
2015年,LED照明产业深陷价格战泥潭,产业产值首次呈现衰退,量大利微成为常态。 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热点
最近半年,东莞市台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龚石金频繁前往中山。位于中山古镇灯饰批发市场的终端客户还欠他好几笔货款。与三年前相比,龚石金明显感觉到,作为珠三角最大灯饰集散地的中山灯饰批发市场,人流大不如前。同时,不管是在东莞还是在佛山从事LED照明的同行,都在苦苦支撑,“增产不增利润”已成为常态。
知名研究机构12日新鲜出炉的数据显示,2015年,LED产业深陷价格战泥潭,产业产值首次呈现衰退,业内人士预估,2016年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东莞曾在2013年大力发展LED产业,已形成上游外延芯片、中游封装、下游应用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在行业冰河期来临之前,东莞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表现如何,他们为何依然坚守? 南方日报记者 王宁
A.量大利微成常态
LED照明发展的甜蜜期当属2013年。那时,LED照明产品技术步入成熟期,质量缺陷问题被基本克服;同时,政策暖风频吹,广东作为国内推广LED照明应用的先行者,率先出台《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东莞据此也提出了自己的时间表:到2013年底,次干道、支路、居民生活区LED路灯亮灯率达100%,景观照明和公共室内照明使用LED照明产品90%以上。政府将公共领域的资源拿出来,扩大了LED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力促进了产业发展。
“2012年,我们的利润在40%左右。”龚石金说,有政策暖风吹,2013年迎来利润最高点,在50%左右,2014年也维持了这个水平。
让龚石金始料未及的是,还不到4年的时间,形势就急转直下。2015年初,在下游封装应用领域,一张用于封装的LED照明线路板从2011年的每张售价50—70元钱,骤降到每张两元钱。“这还不算最惨的,2012年一条光管售价大概200元,但是现在就15元。”龚石金苦笑道,2015年,企业产值达1亿元,但是利润已由2013年巅峰时期的50%缩减至不足3%。
由于2015年LED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以中下游LED封装、应用领域尤甚,其产品价格几乎接近成本价。那么,从事上游外延芯片的企业状况又如何?从事上游外延片生产的东莞市诺达光电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李强说,2015年和前三年相比,由于LED照明外延层技术的突破,外延片价格差不多折损50%。
“2014年以前,外延片价格大概是80—90元一片,2015年就降至40元。”李强说,2014年,公司销售额在2.3亿元左右,利润达5000多万,2015年产能扩大了两倍,一个月可以做10万片,但利润与2014年竟然持平。
“2015年销售量很大,但是利润也没多过2014年。”李强说。
与此同时,以勤上光电为代表的东莞LED照明领域上市公司,2015年业绩被预计与2014年度变化不大。虽然还未公布2015年度业绩,但根据目前公布的投资人分析,2015年度,半导体照明行业整体增长势头放缓,预计将影响勤上光电2015年度全年的营业收入,同时公司相关费用的增加以及对相关资产减值的计提,致使2015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4年度变化不大。
B.不亏钱就是赚钱
知名研究机构4月12日发布行业报告,2015年全球LED产业产值首次呈现衰退,仅达143.25亿美元,年衰退达3%,价格重挫、美元升值均为衰退主因。
“东莞市场低价竞争很明显。”李强说,首先,核心专利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上。其次,由于复制成本很低,同质化的外观设计、包装、营销导致价格大战,带来恶性竞争。此外,在政策利好时期,企业买一台技术设备,就能拿到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千万元补贴,这导致企业一拥而上,造成产能过剩。
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LED照明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得令厂家窒息,小企业更加难以生存,不少企业被迫退出市场,而继续生存于市场上的企业大多在勉强支撑,因而,2015年被称为LED照明最“寒冷”的一年。
“不亏钱就是赚钱,政府补贴就是利润。就许多的LED企业而言,2015年确实是饱受煎熬的一年。”李强说,LED照明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与替换后,发展速度放缓,预计在2016年,传统照明产品市场的需求将继续下降,价格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尽管如此,龚石金还是看好LED照明行业,他说,未来全球家庭都将进入LED时代,只要熬过目前的微利期,必定会迎来未来稳定的成长期。“前几年暴利,中期阵痛,后期随着大浪淘沙以及更高效节能新技术的出现,必定会回归产业正常发展轨道。”
东莞作为国家级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近年来大力发展LED产业,已形成包括上游外延芯片、中游封装、下游应用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包括东莞在内的各级地方政府,这两年对LED的扶持政策已经有所弱化,但是,政府完全可以在这个过剩期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给整个行业指明一条路。”李强说,在欧美国家,政府只支持2—3家企业,反观国内各级地方政府,一下就支持20甚至200家企业,没有集中“火力”,这样跟国外企业研发出来的东西并不在一个档次。
“东莞应借鉴先进做法,尽快建立落后产能退出的补偿机制及其实施细则,建立激励机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释放过剩产能占据的社会资源。”李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