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二届中国杭州红木古典家具精品博览会特别报道】
3月20日,第35届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顺利落下帷幕。展会上,东阳市明堂红木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堂红木”)和展览会主办方名 家居 世博园共同举办了一场“传承创新与工匠精神”的主题论坛,亚太手工艺大师陆光正、著名表演艺术家陈道明、中国家具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宝光、明堂总经理张向荣作为嘉宾出席了论坛,深度探讨中式家具的传承创新以及两会热议的“工匠精神”。
中式家具
不可或缺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一词,不久前正式写入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而讲究精湛技艺,对品质精益求精的红木家具行业,无疑是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领域之一。然而,原材料枯竭、创新乏力等现实问题也正在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如何使这个产业健康、有序地可持续发展,早已成为行业人最关心的话题。
“行业的领军企业有这个‘危机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转化为动力,发动各行来探讨这个问题,这对整个行业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陈宝光对这次论坛给予了高度认可,他评价说,“陈道明此次不仅仅是为明堂红木代言,同时也是给中国红木家具代言,陈道明的公众形象与红木家具的特点‘无缝对接’。”
陈道明认为,“工匠”本身指的是技术层面。中国人历来不缺工匠,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技术可以说是天生的;中国人缺的是精神,没有用精神“垄断”工匠的心。精神消失了,工匠也就没了。作为企业家,应该坚持把家具的品质做好,不要“狗熊掰棒子”,动不动就跨界经营,不务正业。“我希望明堂红木能好好把中式家具做到底,明明白白、堂堂正正做企业。”陈道明由衷地希望。
大咖论道之
“中式家具的传承与创新”
“我是一个传统的人。现在都说创新,但我认为中式家具不应该创新,否则就变味儿了。”陈道明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明清家具经历了 600多年、100多代工匠的传承,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家具造型,无论是从器型、工艺、文化内涵、雕刻水平等都堪称经典。他建议,现代企业可以在恪守古典家具经典工艺的基础上,考虑增加红木家具的舒适性,比如做些坐垫之类的软装搭配。
陆光正大师说,红木家具需要不断地进行工艺创新,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更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创新,则有利于中式家具文化的传承。
张向荣总经理对红木家具行业的传承与创新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近年来,红木产业发展迅速,要想保持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对产品、工艺水平进行创新尝试。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将中式家具的精髓、意蕴继承下来。例如,东阳的红木家具作为后起之秀,目前“东作”已经在行业内占有重要地位。东作的产生,发展和繁荣,证明了红木家具行业必须深入传统,恪守优秀的工艺特质,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才能有符合时代所需的产品。而作为企业个体,则必须生产出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被广大消费者喜爱和接受的产品,这就是“消费为王”的概念。
前不久,东阳市政府颁布了2015年市长质量奖名单,明堂红木作为唯一的一家红木企业入选。据悉,在申报过程中,明堂红木就把“市长质量奖”管理体系的要求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完善管理,规范公司的生产经营行为。对照100多项评奖细则和标准,发现生产和营销的投入比例有些失衡,公司就主动调整营销策略,把生产管理人员充实到销售团队中去,把生产管理人员的绩效工资和销售业绩挂钩,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根据在生产、采购、管理上的优势和资源能力,有针对性地对公司的产品价格体系作了相应调整,增强了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体制上的革新,无一例外都是为了产品的延续。”张向荣总经理介绍道。在产品方面,明堂红木也自成体系,比如,近年来,明堂红木始终坚持“1+2+7”的资源分配方式,即用10%的资源做极品,像紫光檀这批高端家具,让它在整个明堂产品体系中起到了一个加分的功能;用20%的资源制造精品,协助优秀经销商做活动和精品巡展;最后用70%的资源做渠道产品,主要供市场流通之用。“这就是陈道明老师说的,用红木的优秀生产工艺,同时采用成本更低的木材来制作家具,这样就可以让普通消费者使用上价格不贵、又具有中式家具灵魂的家具产品。”张向荣笑着说。
市场需求是多元的。多元的需求给予了生产者多个选择。四位嘉宾之论道不经意间从四个方向阐述了产业解困之道,即一是要有陈道明遵循文化传统,学好技艺,固守经典,从一而终的定力;二是要有陆大师追求艺术,完善技艺的能力和尊重自然规律,不断突破自我的创新品质;三是要有张向荣以满足市场为要旨,进行全方面的革新,找准市场脉搏,强化销售为王的经营意识,向市场要效益;再是要具备陈宝光所希望的企业精神和人格塑造,使企业品牌在众多红木家具企业中出类拔萃,起到行业龙头带动作用。就像陈道明说的,“家具企业多份坚持,多份认真,把中国式的家具做到底,一定会有一片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