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创意双城季延续与上海亚振海派艺术馆于上海佛罗伦萨-中意设计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海派文化与设计创新论坛。今日恰逢上海设计之都伦敦基地开幕之际,双城呼应,上海、伦敦、佛罗伦萨三城联动,创新延续!
该论坛以西方眼光看中国设计的发展为主题并展开话题,汇聚各个领域内的设计产业国际大师和知名人士,迸发创新时代的新思维。
中国设计具有天地人和谐合一的宇宙观和环境观,源自于东方文化中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宝藏, 是各国设计师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之源。其取向比类、长于拟物的造物观念,简洁含蓄、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的风格追求,既扎根于中国,又适用于世界。
论坛中,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吴海燕女士阐述了中国的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并认为应该在设计中突出中国文化与特色,通过创新团队,创新方法,以及设计思想的进化,来完成中国当代设计的新转变。
英国十媒展览公司联合创始人Mike Dynan首先客观分析了上海巨大的设计消费市场,他认为“因为世界上的大经济体是这些品牌的潜在市场”。接着他谈到了教育,他认为中国制造的模式已经开始渐渐转变,中国设计的未来在教育,中国学习设计创意的学生超过全世界其它国家学生的总数。追溯历史,5000年来中国一直走在艺术设计创意的前沿。放眼未来,期待看到中国的创新设计和制造业影响全球,也希望有更多合作机会,看到更多中国作品。
iDreamer设想家全球设计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徐辉先生则独辟蹊径,从时间线和空间线这两个独特视角来看海派设计。时间线来讲,上世纪初的上海是中西文化交融和碰撞之地。今天的上海更加开放,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奠定基础。他为16位中国新锐设计师能来参加伦敦设计百分百而感到高兴。互相包容是海派文化的重要宗旨。而今的海派文化和海派设计则比过去更主动--参与拥抱交流。空间线上来看,城市生活方式与空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创意双城季也恰是基于这个点,希望通过城市的互动带动文化的互动。
Samuel Chan作为英国家具品牌Channels创始人及设计总监,是个有着丰富旅英经历和设计经验的能手。在英国7年时间里学习家具设计。不仅是家具制造的专家,而且熟悉创业历程。他用自己的设计作为例子来阐述自己对中国设计的理解。他3年前到上海,看到中国设计的大门初开。中国设计师必须突破包袱,让世界知道中国设计师也能做出好的设计。他看到时代潮流与国家发展正走向转折点,而这其中恰好有设计的一份子。明朝的家私在世界领先,他将明代的家具特点融入到现代的家具设计中。在工作历程中,他感觉没有对手,只有合作。设计师们互相合作促进来追求共同的目标。他希望中国的设计师也能在这样的合作和互助中追求新的更好的设计。
James McLachlan以一个历经者的视角观察着中国设计发展。很早之前中国设计被看作追风者,制造远大于创造。但其实很多世界有名的设计师都是出自上海,所以中国的设计也是他们关注的区域。中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但市场上对电子产品附加产品的设计,容易被大众忽略。有部分设计在西方不太能得到认可或达成共识,只有在中国的土壤中才能发展得好。中国不仅在购买能力,还在设计方面的能力在全球已经都领先。他也表示,他们对中国中产阶级家庭感兴趣,无疑他们在世界市场中增长速度是最快的。他期待在这一个机会中,新的设计灵感和产品能够迸发。
海派艺术为中国设计中的一个流派, 融合西方赋予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本次论坛紧密围绕“中国设计”,为东西方设计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提供了新的契机。双城联动,创意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