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局抽检小家电发现隐患不少——
电熨斗半数不合格 电水壶问题最多
本报讯 (记者陈灵)电吹风、剃须刀、电熨斗、电水壶等小家电看起来虽小,若产品不合格,引发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近日,泉州市工商局发布的小家电市场抽检结果显示,市场上销售的小家电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其中电吹风不合格率近三成,电熨斗不合格率有五成,而电水壶的问题最多。
昨日,记者走访中心市区3家超市,发现有不少市民不知道如何选择安全的产品,只觉得价格越高就越安全。在宝洲街一家超市里,电水壶的品牌众多,价格也不同,既有39元,也有89元、199元甚至229元的产品。记者拿起39元电水壶的盒子,遍寻不到CCC认证标志,导购员说,杂牌一般都没有,大品牌才有。
在电吹风柜台,记者看到,电吹风价格从29元到169元不等,有的品牌包装盒上有CCC标志,有的只印着一句“本产品已通过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 CCC认证”,却没有印上CCC认证标志。而且,是否有标志与价格无关,如某品牌从29元到100多元的产品均有标志,另一品牌100多元的产品却没有。
市工商局工作人员表示,本次检测依据国家相关标准法规对电吹风、剃须刀、电水壶、电熨斗4类小家电的标志和说明、输入功率和电流等指标进行检验判定。在82批次的抽样检测中,电吹风抽检29批次,有8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8%;剃须刀抽检27批次,有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7%;电水壶抽检22批次,5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3%;电熨斗抽检4批次,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50%。
据悉,本次抽检的电吹风、剃须刀、电水壶和电熨斗都出现标志和说明项目不合格,如小家电本体上没有制造商标识、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或电流、型号等标志。电水壶的问题最多,主要表现在输入功率和电流项目不合格、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项目不合格、非正常工作项目不合格。质量不合格的电水壶,容易引发漏电甚至火灾事故。
针对以上不合格的小家电产品,市工商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检测结果出来的同时立刻着手通知相关经销商全部下架,后对涉及内在质量问题的不合格商品严格立案查处,并在全市范围内对市场上的相关不合格产品组织了清查。
市工商局提醒消费者,在选购类似小家电商品时应注意,电吹风、剃须刀、电水壶和电熨斗是国家实施强制性认证(CCC)的商品,因此选购上述商品时应认明有CCC认证标志的产品;购买时应注意说明书和保修单,正规的产品一般有“三包”,有详细的制造厂或供应商的地址、电话;小家电商品上至少应有:制造商识别标志、额定电压、额定输入功率或电流、电源性质符号或额定频率、型号等标志。包装内应有合格证,包装盒上还应有商品名称、制造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及执行标准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