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装是一种相对于传统“硬装修”的室内装饰形式。即在居室完成装修之后进行的,利用可更换、可更新的元素进行的二次装饰。软装所展现的,是业主的喜好和个性。如今,软装正在不断聚集起人气,成为一种刚需。与软装的高人气一起诞生的,是装修用户对软装设计师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一需求,移动互联网 家居 软装搭配平台—居+昨日正式上线,打破了用户和设计师之间的沟通壁垒,实现二者直接对接。
居+APP界面
找到最适合设计师的渠道
软装对设计师有很高的要求。设计师不仅要懂得如何根据不同的风格搭配光线、色彩,还需要根据客户的性格、爱好挑选产品,确定摆设位置,核实尺寸等。由于软装市场消费真正形成规模的时间并不长,很多情况下,往往是由室内设计师代替软装设计师,领着业主选购软装配饰,专业的软装设计师人才数量非常稀少。另一方面,有水准的独立设计师仍属小众。在自我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设计定位,渠道选择,设计与量产的磨合,找寻稳定的供应链以及作品被仿造和盗图等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扰。
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渠道,将对软装有需求的用户引到软装设计师面前,将软装作品推广至更广阔的空间,对于有设计理想的软装咖来说,极为重要。
为了贴近设计师的需求,居+在APP的去中心化上下足了功夫。去中心化,就是剔除中间环节,让用户与设计师直接交流。APP在操作上简单容易上手,用户可以轻松地选择自己喜爱的 家居 软装作品,并在平台上快速完成与设计师的预约和产品购买。设计师入驻居+后,上传的产品将得到平台的免费导流和推广,使得设计师能够快速得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可。设计师既可以为用户提供方案又能充当客服的角色,双方直接交流沟通。软装的成本被最大化降低,效率却得到了提高。同时,用户订购软装产品产生的收益,全部归设计师所有,最大化保障了设计师在居+平台的收益。
入驻居+的设计师李淳和孟晓
看过100个样板间却设计不好自己的房子
房屋的装饰是人生中仅次于买房的第二大消费,每个用户在一开始都充满了对新房的美好憧憬。对他们来说,大到装修风格的选择,小到一块地砖的选择,自己都要重度参与其中。他们踏遍样板房,看遍示例图,却发现,并非人人都是软装搭配达人。仅是凭一腔热情,很难设计出理想的室内软装。
用户需要专业的软装设计师。但是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能接触到的设计师都是以签单为导向的“隐形销售”,大部分好的软装设计师似乎“高高在上”,很难被普通用户触摸到。
居+的出现,让设计师实实在在“着陆”。设计师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罗列作品,分享理念,也展示他们自己。用户依靠居+这一平台,能够更容易的寻找到与自己理念吻合的软装设计师和软装产品。
李淳和孟晓的软装作品
据统计,软装的消费主力是80后、90后。这是一群重视生活质量和品位的年轻人,工作节奏的加快让他们对家的舒适有强烈的渴望。也正是这些对于居住环境有个性化设计需求的年轻人们,正在倒逼整个软装行业与互联网发生碰撞。如果居+APP只能作为电商平台销售软装商品,那它仍旧不能算是一款成熟的app产品。事实上,居+创新了社交化电商模式,打造软装设计师与用户互动的沟通平台,打通线上线下体验展示,为设计师、 家居 软装公司、用户,提供了全面的O2O解决方案。